在今天的市場經濟大潮中,光靠貪圖小利隻能得一時之逞,卻不能成大氣候。若要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則必須要達到見利不忘義的大商家境界。市場經濟是要大力弘揚這種大商家境界,這是社會利益所在,是公司利益所在,更是經理人自身利益所在。
許多國際型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經營信條,這或許也是他們取得成功的一個秘訣。
“顧客第一,誠實,注意和睦,公私分明”。——日本三菱公司
“品不良在於心不正”。——日本日產公司
“IBM就是服務”。——美國IBM公司
“親如一家”。——美國德爾塔航空公司
這些經營信條與其說是經商之道,不如說是做人之道。
在當今時代,機遇很多,條件很多,所以錢易掙,名譽不易得;經商容易,做人則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要得到世界的承認與稱讚,不僅要有發達的經濟及雄厚的物質基礎,更要有良好的社會風氣,高層次的精神文明。中華民族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一個傳統深厚的民族。在漫長的衍生、發展、傳承過程中,積澱下了人類文明進步的真善美的蘊藏。今天的經理人,肩上不僅負有創造公司物質文明的責任,同時還負有建設公司精神文明的重任。因此,要求經理人一方麵要繼承民族的優良傳統,如忠誠愛國、仁愛為懷、誠信為本、謙遜刻苦、自強不息……另一方麵經理人麵對時代的挑戰、全球性的競爭環境,必須要順應潮流,勇於開拓,積極進取,以身作則,培養出一批有道德、有覺悟、技術素質高的公司員工,同時造就一個有活力、有效率、有理想、有凝聚力的公司文化環境。商道的實質就是人道。因此,對經理人提出的要求是:先做人,後掙錢。
我們承認,當今社會是一個商品化的社會。在這個被比作“戰場”的“商場”中,的的確確是充滿了挑戰與競爭,而且競爭是相當殘酷、無情的。但我們也要看到,競爭應該是科技的競爭,智慧的競爭,以及經營決策者的水平競爭,這些競爭應該是公平的,哪怕是輸得頭破血流的失敗者,麵對失敗也是心服口服。
優秀的經理人,要勇於競爭,敢於麵對各種挑戰,同時也要具有禮讓、謙和的美德,擁有大將的氣度與風采。因為有時禮讓一些,吃一點小虧,或許能給公司帶來更好的效益。劉備三顧茅廬,禮賢下士請來諸葛亮,最終為自己贏得了三分天下。當今的商戰,不亞於千年以前的群雄逐鹿;要在商戰中站穩腳跟,在商海搏擊,經理人必須是個帥才。
市場經濟是開放式的,每一個社會組織都需要在廣泛的、頻繁的社會中謀求自身的發展,爭取事業的成功;而此時,恪守經營道德既是社交的前提與條件,又是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
我們提倡競爭,它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優勝劣汰。但在競爭中,我們更提倡公平有“禮”,這對於弘揚民族文化,傳播現代文明,塑造個人良好形象,建設精神文明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今天我們對勇敢的理解又不完全同於戰爭年代。在戰場上,必須要憑著勇敢的精神置敵人於死地,自己才能取勝;這種戰爭是血淋淋的,毫無任何情麵可講。當今時代,我們仍然提倡要有勇敢精神,但並不是一定要殘酷地將競爭對手致死。若是在競爭中,能夠互相激勵,互相促進,共同推動社會的發展,最後達到雙贏的結果,又何必非要將對手置於死地而後快呢?勇敢不一定就是殘酷。
6. 雙贏是最佳結局
如果說市場經濟的真正主體是自由競爭的公司,經理人無一例外地要麵對各種各樣的競爭,這些競爭有來自於本地區、本行業的,也有來自於全國各地的,更有來自全球各國的。
為了公司的生存與發展,經理人不僅要有勇氣麵對競爭,還要有勇氣參與競爭。競爭是市場經濟的主要表現,但不是說經理人在市場競爭中可以為所欲為,無所顧忌;在競爭中同樣要講道德,遵守道德規範。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競爭道德,可以規範市場主體行為,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因此,對於發展經濟、維護社會經濟秩序都會起到積極作用。
參與市場競爭的經理人,必須要樹立講競爭道德的觀念。經理人必須清楚一點:市場競爭憑借的是物質基礎、科學技術、智慧計謀,以及公司決策人的膽識、胸懷、氣度以及人格;不能將競爭取勝依賴於不擇手段、違背道德、損人利己。正當的競爭是通過推動公司改進技術設備、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增加社會財富,來實現社會再生產的不斷擴大,消費者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不可否認,在競爭中總會產生優勝劣汰,也必定會有一些公司陷入困境,甚至破產,也會有部分勞動者因此而暫時失去工作機會,減少收入,降低生活水平。但是,這種情況終究是短期的,社會保障體係的建立,將為破產公司的員工提供應有的生活保障和再就業的機會。
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曆史比較短暫,市場發育不很健全,有序性較差。正是這種特殊的市場經濟發展史,使得現在市場中的競爭不很規範,存在著不平等競爭或是非法競爭。使用這不正當的競爭方法,隻有少數人可能從中牟取暴利,而對於社會、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則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作為經理人,在麵對市場激烈的競爭時,采用的手段應該是正當的、合法的、光明正大的。應該是以發展和采用科學技術、改進技術設備、改善經營管理辦法相結合而成的文明競爭體係。同時,必須要排斥那種以私人利益為首要目標的爾虞我詐、損人利己、落井下石的不正當競爭手段。
強調競爭道德,對於樹立公司形象、驅除腐朽、促進平等,以及實現公司的目標都具有重大意義。這種競爭道德衝擊了安於現狀、因循守舊的舊觀念和舊道德,鼓勵優者勝利、發展,劣者失敗、淘汰。這對於促進公司經營管理的改善,提高生產效益起到了積極作用。
市場競爭中的道德原則就是平等競爭原則。所謂平等競爭是指不論公司大小、地位如何,都有平等參加競爭的權利。平等競爭包括兩重含義:一是競爭的機會平等,二是競爭起跑線平等。
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社會條件下,競爭的道德規範各有不同。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引入競爭機製,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沒有競爭也就沒有提高。但競爭又必須接受道德的束縛,參與競爭必須遵守道德規範,將傳統的道德觀念與新時代的競爭意識相結合、相統一,令二者互相促進、互相改善,以最終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這自然是時代賦予經理人的一項重任。
7. 節儉是永恒的美德
成功的經理人抓住時代機遇,使自己迅速躋身富人的行列。經理人作為公司經營活動的決策者和管理者,自然是屬於中國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人,他們的薪金、紅利等各種收入可能是普通工薪階層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
有些發了大財的經理人,倚仗有錢,互相攀比,競相鬥富,養情人,包美女,精神空虛,坐吃山空。一些經理人的糟糠之妻也下了堂,吃喝玩樂嫖賭抽也都玩膩了。據說中國的“神舟”五號飛船第一次將楊利偉送入太空後,一些暴富的總經理不無感慨地說“自己就差坐飛船去太空轉轉了”。這樣的日子,沒有生活的方向,沒有奮鬥的目標,不出多久,便會感到困惑,十分乏味,不知道如何選擇合理的生活模式。這種類型的經理人混淆了一個事實,不斷積累的財富並不能帶來更大更多的滿足,不能使別人更加尊敬你,也不能使你感到快樂和幸福。如此這般,公司有了點發展,也會被這樣的經理人折騰垮。
在百姓的心目中,這些“大款”、“老板”個個都是開豪華轎車,穿品牌服裝,吃山珍海味,財大氣粗,一擲千金。當今社會確有一些“富翁”過著這種奢侈無度、醉生夢死的生活,但這些人並不是真正經理人的代表,他們僅僅是靠運氣一夜發家的“暴發戶”。因此,從嚴格的意義上講,他們不能算得上是具有現代意識的經營者。
真正的經理人是靠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以自己的辛勤努力,再加上全體員工的齊心協力,來發展並壯大公司。隻有付出了心血,才會得知成果的來之不易,才會知道如何去珍惜,去節儉。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溪,無以成江海。節儉,原本就是傳統的美德;積少成多,是永恒的至理名言。一名經理人,要具有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則更是有著雙重的意義。首先從經理人所處的位置看,他是公司的經營者和管理者,一個決策就可能涉及到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的金額。若是不本著節儉的原則,處處以節約為主,那麼由於忽略節儉而造成的損失就不是一個小數目。此外,經理人是公司的核心層,他的言語與行動勢必影響著每一名員工。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若從經理人開始就不知節儉,那麼上上下下必然都是大手大腳,公司的損失則不可估量。
一名經理人,在親自經曆了起家、創業、發展等各階段後,勤儉節約的風格就已經完全融入了他的血脈中。可以這樣說,沒有勤儉節約,就沒有最終的事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