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財富運營的理念真經(3 / 3)

正確的理念可以使企業選擇正確的方向,而錯誤的理念會把企業導向歧路甚至死亡,那麼對企業理念的提出和提煉,不是靠心血來潮或刻意雕章琢句就可以達到目的。確立正確的經營理念需要格外慎重,需要切合實際和眼光長遠。經理人要切忌陷入以下錯誤理念的陷阱。

(1)形勢判斷錯誤。很多企業在製定理念時,根本沒考慮到自己是要到市場上搶飯吃,動輒“一流”、“最強”、“最大”,恨不得攬全球人類供其獨家消費,有的大打“民族牌”、“地方牌”的噱頭。市場是最實際的,它可以允許有創造力的人提前入局,但它絕不會容忍貨不對板的角色霸住市場一隅不放。新生的企業往往是在倒下的企業的血泊中崛起的,因為市場競爭的原則不是先來先占,而是強者通吃。

(2)理念與經營實踐脫節。中國許多企業理念也掛在牆頭,寫在紙麵上,流淌在口頭,但企業經營管理流程中有多少行為體現了理念?因為製定理念時,大家都有滿腔浪漫主義精神,而解決實際問題,是要看實實在在的工作標準的。“一大二公”的理想很誘人,但造就的是群體懶漢和蔫人;“包產到戶”很功利,但人人成了豐收能手。海爾的“OEC管理”雖然是舶來品,但實打實的量化目標對中國企業和員工卻有特別強的針對性:就是每個人都要承擔其應該承擔的責任。

(3)理念缺乏可操作性。理念要指導企業的工作,必須具備可操作性。如諾基亞的“科技以人為本”,倡導的就是科技為人做好服務的經營哲學。所以,諾基亞推出的每一款新產品,從不追求過分超前技術應用於產品,而僅僅通過外形變化滿足消費者的審美感,或者增多一點功能,讓消費者看到他們實實在在每次都在創新,都在踏踏實實為消費者服務。另有索尼公司的“領先戰略”和“先發製人”理念,使企業對科技開發的前期投入很大,不斷推出領導消費潮流的產品,賺取“第一筆錢”。而鬆下公司倡導的是“跟進戰略”和“後發製人”理念,隻要出現新產品,它必將迅速跟進,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製造出同質產品,甚至功能更先進,價格更合理。於是他們大大方方地賺取了“第二筆錢”。

(4)理念成為教條。經營一個企業,各種環節相當複雜,公司的任何一種經營理念,都無法在各項工作中尋求統一標準以衡量績效。比如,企業經營理念要求“創新”,那麼對於具體的經營部門來講,什麼是創新呢?營銷部門對於“創新”的理解,可能是開辟更多渠道,運用更多市場競爭策略,搜集對手的更多信息,克敵製勝。這種“創新”帶有很強的挑釁性、攻擊性和冒險性。但財務部門對“創新”的理解則與營銷不盡相同,甚至相反,它要盡可能讓企業的收支兩線分配合理,保證富餘資金的投向穩健有序,進行資本運營之前要做大量艱苦、細致、審慎的評估和預測工作,這種“創新”表現為“穩妥、固守、以靜製動”的特點。如果硬性套用一個考核標準評估各方麵的工作,則企業的內部管理秩序必然引起混亂。

(5)理念誤導經營方向。理念代表公司的一種整體追求,很多理念製定者,好像就怕別人怪他不上進似的,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美好的東西都要追到手。於是,導向本身就出現了多頭導向。如某公司的企業精神是“拚搏、求實、合作、創新”,應用於企業統一追求來看,四個導向都沒錯。但涉及到指導具體工作時,則衝突肯定會因此產生。因為在同一件事情中,樣樣原則都適合的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譬如某項目組對待開發任務,如按“求實”原則,有多大能力開發多少項目,盡量滿足現有消費者口味就行,失敗的可能肯定會少些;但如按“創新”原則,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不僅開發實用功能,也要開發未來功能,要能引導消費者消費趨向,這樣,創新的風險也隨之而來。

12. 換個角度思考

企業經營管理涉及到多個層麵和環節,經理人身陷商海,有時會有“難識廬山真麵目”的感覺,其實,經理人認識視角的轉變往往是公司獲得生機的契機,也是經營理念的再創造。

當今著名的全球第七大個人電腦公司——宏基電腦公司的總裁施振榮就是這樣的典型。幾十年前,他創業時的隊伍僅有7人,如今的年營業額達到幾千億新台幣,作為一個經營電子產品的公司總經理,施振榮時刻不忘思考有關的經營理論問題,最有名的“宏基一二三理論”就是他刻意求新、勤於思考的產物。經理人在進行利益分配時,大多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其次是股東的利益,最後才是顧客和員工的利益,施振榮卻用反向思考法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將照顧利益的先後順序定位為,第一是顧客,第二是員工,第三是股東,這就是施振榮的“宏基一二三理論”。其理由是:公司的價值取決於對社會的貢獻,公司對社會的貢獻是提供高品質與服務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必須要有高素質的員工,因此公司必須照顧員工,公司經營成功,利潤自然回饋給公司。施振榮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這種新穎的想法和做法促進了宏基事業的發展。

一位女士望著手中的多功能手機,不無感慨地說:“我這4000塊錢的手機功能很多,我就用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它都快成一個成人高級玩具了。”

這種感歎,歎出了整個高科技產業所麵臨的一個重大命題:高科技究竟應該怎樣才能不令人“望而卻步”?高科技怎樣才能真正進入人們的生活?

2003年5月,由國外權威機構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球很多消費者因為產品和術語的過於複雜而不願購買新技術產品。不理解技術行業的語言,因而會因為產品和術語的過於複雜而推遲購買。為此,一家生產打印機的跨國公司旗幟鮮明地打出了“簡單高科技”的廣告語,這個口號容易讓人想起二戰後日本企業的發家史,日本人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著小巧實用,在家電和汽車生產領域奪取“半壁江山”的。

“簡單”的概念,又給我們發出什麼樣的市場信號呢?

中國的空氣加濕產業,隻是緣於一個簡單的想法:北方那麼幹燥,為什麼不能給空氣加濕呢?中國的戶式空調產業,也緣於一個簡單的念頭:既然辦公樓都有空調了,那些新興起來的富有之家又該如何調節自己的房間呢?而“康師傅”產品的成功,也緣於其老板在火車上的一個簡單念頭:為什麼非要去買那麼貴的外國方便麵,我們也該有物美價廉的方便麵!

簡單是一種思路,是一種市場理念。在這個原本複雜的社會裏,也許學會簡單些,會更加活得有滋有味,對個人來說如此,對企業的經營來說,不也是如此嗎?

簡單絕不意味著單純,不意味著固步自封。簡單的高科技,也讓人想起近年來一些新興產品的起落沉浮,諸如數字個人助理PDA、VCD、尋呼機等等。大浪淘沙之後,在技術的更迭和興衰中,雖然有些產品最終負載了眾多的功能,但是由於無法跟上技術發展,大多在時代大潮中落伍,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淡出。

簡單意味著不浪費,簡單意味著返璞歸真,簡單意味著對大自然的珍惜,意味著“貼近消費者、貼近生活”。而如今,現代綠色消費主義者崇尚的“簡單”二字不僅有著環保上的意義,更有著巨大的市場價值。

13. 突破定勢收獲多

大凡善於出奇製勝的經理人,都是不拘於常規的人,他們往往能夠突破思維定勢,在異常複雜的競爭中,抓住那些最關鍵、最本質之點,來考慮自己的經營決策,即使處於進退維穀之際,依然能發揮創造思維,從一個可能點出發,進行跳躍式或不規則的思維,常想而又反想,一下子衝破常規、成見、偏見的束縛,定出奪謀妙計,從而走出困境。成功經理人隻有敢於奇思妙想,才能在市場競爭的大潮裏縱橫馳騁,創造出連小說家都想像不到的奇跡。

2003年3月,美國《華爾街日報》在頭版位置,以兩個版麵的篇幅,專門報道了美國朱厄爾公司的經營發跡史,該公司的創始人理查森·朱厄爾也因此獲得了“經營魔術師”的美稱。文章指出,在短短的6年時間裏,朱厄爾公司能夠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生產清潔劑噴液的小公司,發展成為一家聞名全球的綜合性跨國企業,其成功的秘訣,就是緊緊抓住了一個“奇”字,用朱厄爾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在特色上大做文章,在奇字上狠下功夫”。

1.出奇的經營思想

雖然市場競爭不像軍事鬥爭那樣刀光劍影、鮮血淋漓,但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有時經理人也不得不采用一些軍事謀略,在經營思想上出奇招以搶占市場。

朱厄爾公司賴以起家的是一種名叫“配方409”的清潔劑噴液,產品投放市場後,銷路很好,一時間威名大振。朱厄爾公司的成功,立即引起了另一家生產清潔劑的公司——大名鼎鼎的寶潔公司的警覺。因為朱厄爾公司已經“蠶食”掉了它的很大一塊市場,越來越成為它的心腹之患。寶潔公司決定立即對朱厄爾公司采取大規模毀滅性攻勢,在很短的時間內接連推出了一係列高質量的清潔劑,並且還把朱厄爾公司的老家——亞特蘭大市作為重點推銷對象,打算首先占領朱厄爾公司的大本營市場,然後內外夾擊,一舉致對手於死地。麵對對手如此強勁凶猛的攻勢,總經理朱厄爾迅速召集其“智囊團”成員商議對策,有的人主張同寶潔公司競爭下去,因為朱厄爾公司已不是初生嬰兒,已經具備了與強手競爭的能力,但是更多的人則對是否有能力與寶潔公司競爭和是否占有優勢表示懷疑,對公司的前途抱著悲觀態度。聽了眾人的議論後,朱厄爾沒有接受眾多人的轉行意見,他決意要和寶潔公司“鬥”下去。

然而,朱厄爾所采取的競爭方法卻令世人大吃一驚。他在開完會的第二天,就宣布立即停止公司在亞特蘭大市的經銷和宣傳活動,並且在亞特蘭大市撤出了其王牌產品“配方409”。朱厄爾的這一舉動,立即引起了公司內外輿論界的大呼:這哪裏是在同對手競爭,分明是向對手屈服!人們普遍認為朱厄爾公司已是破產在即。寶潔公司得知這個消息後,更是欣喜若狂,他們沒有想到對手如此不堪一擊,隻一個回合就被打落下“馬”。

正當寶潔公司忘乎所以、大開歡宴的時候,朱厄爾公司卻已在全國範圍發動了反擊攻勢。它把以前用小瓶裝的清潔劑改裝成大瓶,其價格比折合成小瓶的價格要便宜得多。以前,每小瓶清潔劑,消費者一般來說能用一個月,兩大瓶能用半年,省去了消費者用完後再買的麻煩,並且朱厄爾公司還不惜重金,通過廣告大肆宣傳這種大瓶裝的質量好、價格優惠以及能給人們帶來的方便。人們鑒於“配方409”的優質和使用上的方便,紛紛購買,於是銷售量大增。而寶潔公司的產品卻備受冷落,等寶潔公司從玫瑰夢中清醒過來之後,朱厄爾公司已經以一種新形象在市場穩穩地站住了腳跟。

2.出奇的廣告

廣告,是一種重要的促銷手段,是經理人打開市場大門的有力工具。經理人為了向公眾展示自己企業的形象,或推銷自己的產品,借助於出奇的廣告,便會很快引起人們的興趣,並進而達到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宣傳自己的產品的目的。

朱厄爾公司在亞特蘭大市建起了一棟32層的總部大樓,就在他們籌劃如何向社會公眾展示公司形象時,有人在大樓的兩個房間裏發現了大群鴿子。這本來是件很容易解決的小事,但公司總經理朱厄爾卻來了個“小題大做,虛張聲勢”。他指示公司負責廣告宣傳的部門經理先是關好窗戶,調適溫度,接著打電話通知“動物保護委員會”,請他們派人來處理這件有關動物保護的“大事”。這一下驚動了亞特蘭大市的新聞界,包括電視台在內的傳播媒體都派出大批記者趕往采訪。由於人為地讓鴿子飛往大樓的各個角落,所以從捕捉第一隻鴿子到3天之後最後一隻鴿子落網,新聞、特寫、圖片,以及電視錄像頻繁地將該公司展現在報紙和熒屏上,朱厄爾借機出場亮相,一時竟成為美國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當然,公司的形象也隨同一隻隻重飛藍天的鴿子而聲震天宇。

3.出奇的推銷術

在經營活動中,每一個企業的經濟實力是各不相同的。然而,在激烈的競爭角逐中,經濟實力的強弱並不是決定勝負的惟一條件。人財物僅僅是生產經營的基本條件,而要真正地在你死我活的市場競爭中取勝,關鍵是要善於用謀。企業生產出產品,是為了銷售,而要銷售就離不開推銷術。出奇的推銷術,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在英國的一個商品交易會期間,朱厄爾公司參加了該交易會的生意洽談。盡管公司的產品質量很好,但由於初涉歐洲市場,知名度不高,所以洽談生意時,幾乎是無人光顧,冷了場子。這時,公司總經理朱厄爾想出了一個奇招,他在訂貨展台前掛出了“第一季度訂貨完畢”的牌子,第二天又掛出了“第二季度訂貨已滿”的牌子,第三天掛出的牌子上寫著“請訂購下個年度的貨”。一時間,朱厄爾公司展台前擠滿了人,客戶爭先恐後前來訂貨。這樣一來,朱厄爾公司出乎意料地打進了英國市場,從此名聲大振。

4.出奇的產品

現代企業要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立足,在產品上出奇翻新往往是取勝的重要條件。競爭是產品的競爭,從製定計劃到售出產品,最難的是市場上的短兵相接,而出奇製勝正是這場“肉搏戰”中爭取主動、奪取勝利不可不知、不能不用的法寶之一。當市場上需要某種產品時,別人尚未想到時你先想到,別人尚未看到時你先看到,別人尚未行動時你卻捷足先登、成果先出,你在市場競爭中,就能收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效果。

朱厄爾公司下屬有一家製筆公司,麵對全美國圓珠筆、自來水筆的供應基本飽和、市場疲軟的情況,朱厄爾製筆公司卻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勢頭,他們高出同行一籌的地方,就在於善於在時間上出其不意,率先想到、開發了許多別人沒有想到的產品,走在了同行們的前頭。如書寫後兩三個小時內字跡可擦去的圓珠筆,書寫出的字跡有兩種顏色的鑲邊記號筆,書寫流利潤滑、剛在世界上流行的微孔塑料墨水筆等等。這些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奇”產品適應了時尚青年和年輕學生求新、求奇的需求。

朱厄爾公司之所以在強大對手咄咄逼人的攻勢麵前沒有失敗,就是運用了出奇的經營思想和策略,最終在一切競爭中擊敗了對手,保全了自己。

14. 快速賺錢,出新是法寶

經理人在經營過程中,要不拘常法,大膽創新,愈是競爭激烈的市場,愈是需要創新的頭腦。如果一個經理人隻知道按部就班從事經營管理,不注意信息反饋,及時革新工藝,進行產品更新換代,那麼就必然會在市場競爭中遭到失敗。成為一個在經營管理上不斷開拓創新的經理人,自始至終充滿生機和活力,勝利者的桂冠就永遠是你的。

泰國大利公司是以生產隨身聽為主的小型企業,年產隨身聽100多萬件,30%在國內銷售,其餘出口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公司注重產品質量,講求信譽,出售的隨身聽凡顧客不滿意的,給予退換,然後研究毛病所在,不斷改進。同時,他們不斷推出新產品,一件新產品往往隻維持3年。該公司認為:產品多年一成不變,這是在走自殺的道路。因此,他們每年都有兩三種新產品投放市場。大利公司正是以其富有創意、不斷創新的精神,才在激烈的隨身聽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為了不斷創新產品,有的企業在技術開發上嘔心瀝血,不惜花費巨大的代價。日本卡西歐公司成功的秘訣是“在產品上不斷創新”。該公司創始人杜屋忠雄說:“開發就是經營。”一個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敗,關鍵在於能否不斷研製出受市場歡迎的新產品。卡西歐公司的電子計算器,每年以2000多萬台的銷售量進入國內外市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該公司每年都能多次向市場提供獨具特色、對廣大消費者有吸引力的新產品。

晶體管的電子計算器最早由夏普公司於1964年研製投產,當時每台重25千克,價格昂貴。卡西歐公司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將計算器的體積縮小到可裝入上衣口袋,重量不足一包香煙,售價比一張電影票還便宜,而功能則由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發展到日曆、計時、定時以及跑秒表等多種用途。正是靠著這種創新精神,卡西歐公司才從1957年創辦之初的一個街道小廠,發展成今日享譽世界的大公司。

在市場競爭過程中,企業產品之間的差異,本身就意味著一種明顯的新舊對比。而這種差異的得來,就必須依靠經營者不停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在產品與工藝的創新上爭奇鬥豔,吸引顧客,奪取市場。不斷創新產品,並不是都需要改革工藝,更新設備,投入大量資金,也有些產品無需大動,隻要做點“小手術”就會使性能提高、外觀改善。比如,以前家家戶戶都使用搪瓷臉盆,在使用過程中,盆底經常碰擊受壓,容易損壞。日本一家搪瓷製造公司針對這個弱點,在盆底上加焊了3隻腳,腳上又套橡皮頭,避免了盆底直接與硬物接觸,橡皮頭壞了,可以更換。這樣就大大延長了搪瓷盆的使用壽命。產品投放市場後,自然比其他廠家的無腳臉盆更受歡迎。

在企業經營中,創新思維更是經營成功所不可或缺的。隻有創新,才有活力,才有生機,才能先聲奪人,才能在競爭中獲取勝利。英國企業管理研究學者沃爾特·戈德斯密斯和戴維·克拉特巴克合著的《致勝之道:英國最佳公司成功的秘訣》一書中說:“毫無疑問,即使在一個成熟的行業中,災難的根源是缺乏創新。”這是十分深刻的論斷。經理人都應當樹立明確的創新意識,以新取勝,去推進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