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競爭製勝新攻略(3 / 3)

現代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以外部環境為條件的,企業隻是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一個細胞,每日每時都在與外界發生著聯係。外界環境的形勢所發生的每一個變化,都會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因此,企業的經營者為了搞好經營,就不能局限於企業本身和一個地區,而是要站在一個國家和整個世界的高度來思考企業經營中的問題。可口可樂公司的成功,在某種程度上,要完全歸功於其第二任董事長伍德魯夫的競爭策略和精明能幹。

“可樂”作為一種較為高級的清涼飲料,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為越來越多的人所享用。而在“可樂”家族中,可口可樂雄居第一。目前,全世界已有206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在飲用它,每天要喝掉2億瓶,約7.5萬噸。在美國市場日趨飽和的情況下,伍德魯夫認為必須另辟市場才有出路,故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設想,就是“要讓全世界的人都能喝上可口可樂”。

第一步,他們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隊大批出國作戰的機會,讓他們帶走大量的可口可樂,借以引起所在國人們的消費興趣,繼而開辟銷售市場。美軍實際上成了義務推銷員。可口可樂的名聲由此很快傳遍了不少國家和地區,銷售量隨之大增。

第二步,伍德魯夫又製定了“當地主義”的戰略,占領和不斷擴大消費市場。他極為重視充分利用當地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為自己服務。在當地設公司建廠,工人在當地招收,資金在當地籌措,除了可口可樂秘密配方的濃縮汁外,其餘一切設備、材料、運輸和銷售部由當地人自製自辦,總公司隻派一位代表負責培訓人員,提供技術服務和製定銷售方針,這樣做大大減少了產品的遠途運輸。

據二戰後50年的統計,除了在美國本土的生產和收入外,可口可樂公司僅靠提供隻占產品總量的0.31%的原料一項,每年的經營額就多達9.79億美元,純利約1.5億美元,可口可樂成為全世界銷量第一的軟飲料。

宏觀經濟環境是經理人製定競爭策略時需要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主要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市場環境,包括人口因素、消費水平、市場競爭狀況等;二是社會環境,包括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主要有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教育環境、科技環境、地理環境等。

宏觀經濟環境因素的變動,是經理人製定競爭策略時不能忽視的重要一環,而恰恰在這一點上,容易被有些經理人所忽略。經理人也重視市場調查,但是對未來市場可能發生的變化及導致這些變化的原因則很少費心,結果吃了大虧。

企業經營環境複雜多變,外部環境的變化常常是不可控製的,但它又對企業的競爭策略起著決定性作用,而外部環境對企業的影響,最終是通過市場起作用的,通過市場的需求和競爭,來影響企業的競爭策略。市場是企業經營好壞的“晴雨表”,一個企業的經理要保證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就必須認真研究市場,科學地掌握市場發展趨勢,為企業正確、科學、及時地製定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10. 有備無患是一著妙棋

美國伯克力市有一家鑄造廠,規模不大,從業人員僅43人,既無高級的技術設備,又無雄厚的實力,主要產品是地下電纜涵道和下水管道的地麵鑄鐵井蓋。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廠,自1919年建廠以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卻始終應付自如,穩操勝券。

原因何在呢?用該廠總經理華倫·安德生的話來說,“一言以蔽之,有備無患”。建廠之初,該廠以生產刨床為主。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從軍中退役後來到該廠當了總經理的華倫·安德生,清醒地認識到,隨著和平時期的到來,城市地麵上密如蛛網的電纜必將為地下電纜所取代,於是他便立即著手調整生產格局,集中全廠生產能力生產地下涵道所需的地麵井蓋,果然很快就贏得了市場。

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高速公路的出現使行車速度不斷加快,汽車載重量不斷增大,這對地麵井蓋的質量要求更加嚴格。順應市場的需要,這個廠不斷改進技術工藝和設備,在電信公司係統中確立了自己主力協作廠的地位,其產品始終為用戶所喜愛,有了穩定可靠的市場。但安德生不滿足於現狀,針對美國下水道設施尚落後於日本、西歐的實際情況,著手實施一項為期5年的《為創造21世紀的井蓋而努力》的實驗計劃,以適應今後公路車輛對井蓋的壓力,他們不斷根據汽車工業迅速發展對道路的需求,大膽地進行模擬試驗,積累數據,以尋求最佳的原料配方和工藝技術。

“優勢而無準備,不是真正的優勢,劣勢而有準備,卻常常可以擊敗優勢者。”華倫·安德生說,“這使我在其後長達幾十年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點,也使我在初涉商海時很快就找到了自己事業的突破口,並使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對經理人來說,“有備無患”主要是考慮現有生產經營過程的原材料、能源、設備、技術人員、資金及銷售渠道在發生意外情況時的應急措施和手段,不斷提高企業的應急能力,應當說這些還是比較容易做到的,更重要的是要依據科學的市場預測,對未來市場變化影響企業經營方向的種種因素與可能了然於胸,先期籌劃,未雨綢繆,這樣才能使企業隨時適應市場變化,在競爭的風浪中巋然不動,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華倫·安德生的例子就充分說明了“有備無患”的重要性。“有備無患”不僅關係到企業經營的前途,更是檢驗企業決策有無遠見的一個重要標準。德國電子計算機大王勒裏茨是窮學生出身,學過物理和企業經濟學,與美國的比爾·蓋茨有著相似的經曆。2001年,他看準了網絡計算機行業的發展趨勢,盡管他當時既無資本,又無設備,仍著手籌辦自己的公司,正好威斯特伐倫發電廠委托他生產一種急需的網絡計算機設備,預付給他3萬馬克經費,並提供一間地下工作室,他的公司就從這間地下室開始發展。

正當日本、美國以其網絡計算機設備幾乎控製著全世界計算機行業的時候,勒裏茨卻另辟蹊徑,把注意力集中到中小企業普遍急需的小型局域網的網絡計算機設備上。2002年初,在德國漢諾威博覽會上,勒裏茨網絡計算機公司第一次展出了獨家生產的小型局域網網絡計算機,從而一鳴驚人。他的公司生產的820小型網絡計算機,既可以聯網使用,也可以成為獨立的工作站,用途廣泛,操作方便,價格合理,一經推出即獲得普遍好評。為了在競爭激烈的世界計算機市場上站住腳,勒裏茨公司廣泛進行市場調查,搜集用戶信息,根據未來市場需要進行超前研究、超前設計、超前準備。一年以後,勒裏茨公司推出了8855型超級微型網絡計算機,這種機身輕巧的網絡計算機,具有可移動辦公的獨特優勢,很快在網絡計算機市場上走紅。

目前,勒裏茨已是德國最富有的總裁之一,擁有網絡計算機設備生產廠家40多個,職工7000餘人,年贏利數目可觀。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比較穩定的產品和市場對企業是有決定意義的,應成為“有備無患”的重要內容,構成企業經營決策的目標。因為中小企業資金有限,如果沒有研製一次就可供較長時期生產的適銷產品,勢必很快就會陷入財政上的困境。因而中小企業的經理人尤其要重視市場信息,科學預測,周密分析,努力開發大企業所不能生產或不願生產而又確有市場的產品。

應當看到,就是經營現狀良好的企業也不是高枕無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備才能無患。國外有些企業,為適應市場變化,以免在激烈的競爭中觸礁翻船,從尖端的上天產品到千家萬戶每天都離不開的日用百貨,都進行生產,其決策思想的核心,也就是“有備無患”。

11. 征服恐懼助你成功

對於參與競爭與挑戰,每個經理人的心中都掩藏著深深的恐懼。

不少士兵,在戰前的訓練場上生龍活虎,摩拳擦掌,可一上戰場見到鮮血與死屍,就突然失去控製,像發瘋一樣想逃走。恐懼經常被生活的假象所裝飾,好像每個人都足以控製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似的。但是,當危機一旦來臨,勇敢的假象就像薄脆的瓷瓶,一碰就碎了。

戰場上,作為士兵,作為任何一級的指揮員,都必須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哪怕出現再嚴峻的局麵。

作為公司經理,同樣要求在許多亂作一團、生死攸關的時刻顯現英雄本色。

產品紛紛退貨了,企業一夜之間被大量收購了,銀行貸款到期而合作夥伴人去樓空、賴帳逃跑了,甚至被一家公司、被幾十個客戶、被無數消費者告到法院了,甚至一無所有、負債累累、無地自容了,這時,你還要生存。

天無絕人之路,最重要的是冷靜。如果完全被恐懼嚇倒,你就隻有等死了;而戰勝恐懼,你就奠定了戰勝危機的第一塊基石。

當然,麵對市場競爭殘酷,時間永遠緊張,有時確實不可能全都做得盡善盡美,這時,就要學會區分輕重緩急。在重要和次要的事情之間進行選擇,確定工作的次序。隻要專注於麵前任務的細節,就能應付內心的壓力。

壓力再向前走一步,就成為恐懼。

恐懼是一個很好的導師。它使人不再矯揉造作,不再虛張聲勢自以為英勇,它赤裸裸地暴露出人們最好或最糟的一麵。古羅馬的角鬥士麵對麵在一起,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意大利作家喬萬尼奧裏這樣描寫角鬥的場麵:

“角鬥雙方”的第一陣接觸就是可怕的:在籠罩整個鬥技場的極度靜寂中,隻聽見一陣急驟的短劍砍在盾牌上的聲音。斷裂的羽毛以及頭盔和盾牌的碎片在角鬥場上亂飛。激動的角鬥士們沉重地喘息著,一陣緊接一陣地互相砍殺著。角鬥開始後還不到五分鍾,角鬥場上已經灑下了鮮血,三個角鬥士倒在地上在垂死的痛苦中掙紮著,別的角鬥士在他們的身上踐踏著。

每一位企業經理人都會碰到需要冒險的時候。風險越高,情緒就越接近於恐懼,要訓練自己在重要關頭處理恐懼的能力。處理恐懼、戰勝恐懼的訓練主要有幾大技巧:

(1)想像所期望出現的場景。在內心裏反複顯現希望有的表現和它帶來的成果,比如,完美的推銷台詞,做成生意後的大家歡宴的興奮,問題解決以後的放鬆。

(2)調節自己對壓力的反應。找出自己最感恐懼的部分,反複體味,感受自己的緊張,作為第三個人“旁觀”自己的緊張,漸漸恢複平靜,加強對壓力的控製。

(3)建立目標。建立具體可行的目標,一點一點地逐漸進步。比如,每周學習一種拳擊技巧,解決問題的五個步驟幾天內先完成第一個。

(4)排除幹擾。弄清對自己最大的幹擾是什麼,撇開它。弄清最根本、最必須處理的當務之急是什麼,從而心無旁騖地專注於此,其他不進腦子。

(5)自信樂觀。相信自己實力,加上充分的練習和準備,戰勝危機的可能遠超過事先就認為自己不會成功的人。

(6)學會放鬆。在恐懼達到頂點以後,拋開有意識的自製,自然地讓平日反複練習的結果表現出來。

最有效的克服恐懼的手段還是自己戰勝恐懼的親身體驗,有時小小的勝利對於心理的成熟其實是很大的一步。

不少原始的民族至今還保留著這樣的習慣:讓十幾歲的少年到大森林裏單獨過夜,體驗孤獨和恐懼的滋味,作為“成年禮”的一部分。那一夜,真是漫漫長夜啊。可這一夜經曆對於少年的成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企業熱衷於讓自己的經理人參加極限訓練,正是為了讓他們體驗恐懼,克服恐懼。

泰山崩於前,麵不改色。有這份鎮定,商海起伏的狂濤巨浪,又能奈你何?

“除非你能麵對恐懼,否則恐懼會永遠如影隨形跟著你,永遠限製著你的發展和成就。”請牢記斯坦利·佩斯的這句名言,做一名勇於克服恐懼、敢於承擔責任的經理人吧!

12. 有“智”者,事竟成

競爭是人類前進和發展的重要形式,也是社會進步的動力。競爭在相當廣闊的範圍內培養進取心、毅力和大膽首創精神。長期以來,我國重農抑商的傳統壓製了人們的競爭行為,計劃經濟模式限製了人們的競爭精神。當前,時代賦予了經理人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一個在充分的條件下自由競爭的機遇。經濟發展的巨浪推波助瀾,使得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

市場就是戰場,充滿了風險和競爭,有了競爭,聰明與智慧才能派上用場,這就是“有‘智’者事竟成”的道理。放眼市場,多數競爭的獲勝者,都源於競爭意識的緊迫感,競爭意識成為經理人必須具有的精神和心理氣質。正在中國走紅的以保健茶為核心發展起來的“青清集團”,在創業初期是一個虧損800萬元的小型茶葉公司,如今成為年產值超億元的現代化公司集團。公司總經理說,他們成功的主要經驗就是在關鍵時刻依靠競爭取勝。“青清集團”在全國首創了減肥茶係列飲品後,全國突然冒出50多家減肥茶生產廠,青清集團馬上決定開發新產品。集團高薪聘請了全國26家醫學院(所)的近400名專家教授組成智囊團,推出了“青清新效減肥茶”,不久,公司又接著推出了葆春茶、男子漢茶、抗感冒茶等保健係列及茗飲易拉罐裝茶等10多個新品種,在市場中獲得了強有力的競爭能力,推進了青清事業的發展。正是由於總經理永立競爭的潮頭,使集團以競爭促發展,多年來一直處於全國同行業的領先地位。青清集團還提出了“研製一代、創優一代、鞏固一代、構思一代”的方針,將創新作為競爭的命脈。

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公司經理人提供了空前好的競爭機遇。作為站在改革浪尖上的經理人,必須從心理上、思想上做好在激烈的環境中求生存的準備,從決策上和經營上準備迎接殘酷競爭的挑戰。

中國加入WTO後,中國的市場經濟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洪流,向中國經理人發出了更加強有力的競爭呼喚。中國麵臨著世界強國的競爭,中國的經理人必須迎接世界經濟巨子的挑戰,而且是近距離的麵對麵的競爭。市場與競爭已成為中國企業界一組高昂的音符。在這樣空前的機遇和挑戰麵前,中國的經理人不能再用老一套思維方式來思考和處理問題了,不能再僅僅將眼光局限在國內的市場上了。全新的時代背景和市場環境需要經理人做出全新的選擇。經理人不僅自身要在心理上敢於同高水平的對手競爭,敢於在競爭中求發展,而且要善於調動公司員工掌握競爭的精髓,使員工在競爭中激發起巨大的生產熱情、工作豪情、創造激情。這一切,都屬於經理人的基本素質,競爭對於經理人來說,已經是責無旁貸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