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企業比做一艘船的話,企業老板就是船主,也是舵手和船長,而作為經理人,必須服從和服務於老板的經營意圖。在經理人與老板合作的過程中,會發生很多利益、情感等方麵的糾葛。國內一些知名企業的老板和知名的經理人剛聚到一起的時候,好像是黃金搭檔一樣,但當分手的時候,又相互罵得一塌糊塗,走到了另一個極端。為什麼很多經理人與老板不能互相信任?為什麼兩者總是相見恨晚,相別如仇?經理人如何取得老板的信任?如何維持與老板良好而融洽的合作關係?
1. 稔熟老板的秉性
不同的老板有不同的經營思路和管理模式,在混亂的局麵下,集權式的老板有利於排除幹擾,在短期內下定決心,抓住瞬間即逝的經營機遇。民主式的老板喜歡聽取經理層的不同意見,能夠集中經營者的智慧,有利於穩妥、深入地開展工作,鞏固以往的經營成果,不致使公司出現大起大落的反複。兩種老板的管理模式各有所長,經理人需要了解老板的個人秉性,看清形勢,順勢而動。
在實際的經營管理過程中,無論是集權型老板,還是民主型老板,隻采取一種模式的都比較少。但大多數老板是有著某種特定方式的傾向性的,即某種管理方式占主導,而輔之以另外的管理方式。了解這一點,對於經理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集權型老板有如下幾個特點:
(1)自主意識強,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
(2)事無巨細,大包大攬,不願下放權力;
(3)強調規則,注重程序,紀律嚴明,原則性強;
(4)自信、主觀、武斷,極少聽取不同意見。
如果經理人在集權型老板手下工作,需要有極強的服從觀念,凡涉及公司的經營事務必須及時請示、彙報;公司的各項工作都要認真嚴謹地去做,要經得起老板挑剔眼光的檢驗;要善於把自己的想法巧妙地融入老板的意誌中去,並使老板順理成章地認為這是他的意誌和智慧的體現。
民主型老板的特點是:
(1)淡化個人權威,尊重集體意願;
(2)隻抓大事,下放權力,更多地發揮經理人員的作用;
(3)注重經營結果而非過程;
(4)重視經理的素質提高和公司的文化建設;
(5)提倡自主性和自覺性、原則性與靈活性有機結合;
(6)注重情感投入。
在民主型老板手下工作,經理人要有較強的領會上級意圖的悟性,要有創造性地搞好經營管理的能力,要力求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到極至,以贏得老板的信賴和重視;經理人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善於自覺規範自己的行為,有較強的團隊合作觀念,與公司各部門的關係相處融洽。
任何一個公司都是一個團隊,經理人總是生活在這個團隊群體之中的,在群體中生活,會不自覺地產生順應多數、入鄉隨俗的趨同心理,否則就會受到排斥、冷落或驅逐。從外界看來,有些做法似乎不合情理,甚至荒謬可笑,但為了在這個公司中生存和拚打,誰也難以擺脫某一具體環境的束縛。對於經理人這個勢單力薄的弱小個體來講,隻能是適應環境,適應老板的各種習慣,如果自己的習慣與老板不同,試圖說服老板改變自己的思想方式和管理模式,是非常荒謬可笑的。
你隻能適應老板,而不能讓老板適應你。
那麼,怎樣適應老板,揣摩老板的秉性?這需要經理人具有高超的智慧和技巧。從古至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適用於任何場合的、亙古不變的規則。在大多數情況下,你怎麼去看待事物,這個事物的價值就在你的情理之中,關鍵在於你如何調整態度。所以,無論你的老板屬於哪一種管理類型的,隻要你很好地適應了,你就會少遇坎坷、前程似錦。
某公司產品銷售部的王經理由於工作出色並顯露出較強的談判能力,因而被老板召來與其一起去200公裏外的城市洽談一項重要業務。他們同乘公司的一輛小汽車,在離開公司辦公大樓後幾個小時的路途上,老板像是換了一個人。他變得開朗、隨和、健談、幽默,與辦公室裏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高深莫測的形象判若兩人。他與王經理談文學、談藝術、談人生百態、談曆史風雲變幻……王經理發現,他們兩人的知識領域很接近,有很多共同語言,思想很容易溝通,在許多問題上都能達成共識。王經理感覺生活中的老板原來是一個平易近人、知識淵博、愛好廣泛的人。這次出差使王經理對老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使他愈發敬重這位上司;而老板在與王經理的平等交談中,也進一步了解了這位下級,加深了對他的好感。
卡耐基說:“真正的管理大師從不丟棄自己的娛樂天才,這是他的精華所在。”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老板。不管一個人的出身、學識、社會地位、貧富程度與他人有多麼大的差異,他首先是個人,這是共性。而人都是有本能的真善美和以真摯情感為內涵的娛樂需求的。人都是從天真爛漫的小孩子一點點成長起來的,人的本性中有著追求浪漫的傾向。對文體娛樂的愛好,能夠豐富人的生活,調節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淨化人的靈魂。許多老板除了在事業上有著超人的智慧和膽略外,在娛樂愛好方麵也有著高雅的情趣,有的愛打高爾夫球,有的精於牌術,有的擅長釣魚……從這些人的愛好特長和藝術修養中,可以看到他們豐富的情感世界和對生活與事業的態度。
然而,娛樂愛好並不都是高雅的。一些低級庸俗的所謂娛樂消遣也出現在某些老板者的業餘生活中,吸毒、賭博、包二奶等,大大敗壞了社會風氣,在公司下屬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遇到了有著高雅品位愛好的老板,如果你也正好有些雅好,那麼就可以結為知音,在請教切磋中增進友誼,加深了解,這也會為今後的職位升遷創造有利條件。但如果你不幸遇到了低級趣味的老板,則應敬而遠之,工作可以談,其他少提起,否則一旦與之“同流”,就會降低自己的人格,甚至在不知不覺中滑向罪惡的邊緣。經理人為老板的罪惡“牽線搭橋”,這樣的例子是屢見不鮮的,應當引起經理人的高度警惕。
2. 成為老板的好朋友
任何一個經理人的成長進步,離不開事業上誌同道合的朋友的關懷和幫助。看一下成功人士奮鬥的曆程就會發現,他們無一不是憑借朋友的關照去捕捉一個個市場機遇,去涉過一個個險灘,去攀登一個個高峰的;在獲得事業成功的同時,他們也從朋友那裏獲取精神上的慰藉和繼續拚搏的自信。
戴爾·卡耐基說:“你知道一個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嗎?不是行政才能,不是傑出的智力,不是熱情,不是勇氣,不是幽默感。盡管它們每一項都必不可少。依我看,應該是交朋友的能力。說得更簡煉些,就是看到人們最好的一麵的能力。”古人也講:“一流之人,能識一流之善。”如果你的老板喜歡交朋友,並且結交的都是高素質的朋友,那麼這位老板的品位肯定很高,對於經理人來說,可以與老板建立超出上下級隸屬關係的友誼,並將老板視為事業上可靠的良師益友。
怎樣看出老板是否願與自己交朋友呢?俗話說:患難見真情。從老板對待落難朋友的態度就能看出其是否可交。福特公司總裁艾柯卡在其傳記中記述了他被老板解雇時的心情:“被解雇後我非常難過。我盼望有人打電話給我,跟我說,‘讓我們一起去喝杯咖啡吧!我對發生的事情感到非常難過’。但是我在公司的大多數朋友都拋棄了我。這是我一生當中遭受到的最大的打擊。”人倒黴時,就會產生悲涼傷感之情,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來自親人、朋友的理解、同情和友愛。如果在這種時候拋棄落難的朋友,而這位朋友又是因為非原則性問題,或被誤解而遭難的,那麼這樣的人是絕不可以與之深交的。尤其是老板,本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能量幫助經理人澄清問題、恢複名譽,卻采取回避的態度,這是最讓人心寒的。
市場上各種各樣的公司五花八門,也有一些公司老板自身格調不高,這些老板喜歡拉攏腐蝕下屬,與經理人相互利用,狼狽為奸,共謀私利。如某些老板愛搞權錢交易,授意經理人利用各種關係去獲取不正當利益。對於這種老板,經理人千萬要小心,從品質上說,這種喪失起碼人格的老板,不可與之為友;從事業發展前途來說,與這些老板攪和在一起,很可能會葬送自己的前程。
哪些老板能成為自己的朋友呢?最可敬、最高尚、最純粹的人是那些能夠放下架子,禮賢下士,與部屬交朋友的老板。“密切聯係群眾”是老板與經理交朋友的行動指南,否則,經理人不可與之交心。
3. 多說YES少說NO
對待老板的指示,一要態度堅決地執行,二要認真負責地執行。這是經理人應盡的職責,是尊重老板、維護老板威信的具體表現。
所謂堅決執行老板的指示,就是對老板指示不以任何借口拒不執行,不隨心所欲,各取所需。作為老板,總是希望令行禁止,各項指示、指令都能得到貫徹落實,這不僅關係到公司經營的成敗,也是事關老板個人尊嚴的問題,任何對老板指示采取拒不執行的態度,都將被老板視為對自己的權威和尊嚴的冒犯。因此,對老板指示必須堅決及時地執行。
但在現實中,有些經理人對待老板的指示往往采取不正確的態度,或者是借口本部門情況特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吹毛求疵,百般挑剔。甚至找“茬”鬧事,“頂牛”對著幹;或者是隨心所欲地閹割老板指示,專揀對自己有利的執行,對自己不利和好處不大的就棄之不提。這種情況的出現,從經理人的角度來說,有的是屬於心理品質有問題,不把老板放在眼裏,認為自己比老板高明,因而不服從老板領導。這種人為數不多,而多數有這種錯誤的經理人,是由於沒有認清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關係,沒有確立起以大局為重的思想,遇事隻考慮局部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得失而不顧全局和整體。不管經理人的主觀動機如何,這種錯誤態度和行為客觀上都構成了對老板權威的蔑視和對老板尊嚴的冒犯,使老板指示變成一紙空文或發生變形,從而破壞了公司內部上下級關係的協調。因此,經理人應牢固樹立起尊重老板、服從老板的意識,即便是老板在經營思想和策略等方麵不如自己,也要給予應有的尊重。由於老板居於把握全局的地位,掌握全盤情況,一般來說,考慮問題比較周全,做指示都能夠從大局出發。在多數情況下,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是一致的或基本接近的,執行老板指示,維護全局利益,實際上也就維護了自己的局部利益。當然,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也會有矛盾和衝突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經理人如果能拿出與老板意圖趨於一致或基本接近的可行性方案,使得老板指示的執行和自己的局部利益兩不誤,那是再好不過了,但如果二者無法兼顧,那麼,也要犧牲局部利益,以大局為重,無條件服從老板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