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用最小的代價換取人心(3 / 3)

一束鮮花成了溝通買賣雙方心靈的橋梁,使汽車店裏充滿了友善和溫馨的氣息,使顧客不由得產生了深深的信任感,此時的買賣當然好做了。碰到顧客過生日當然很偶然,但這種“人情”意識每時每刻都可以在日常工作中表現出來。我們應該與每一名客戶交朋友。因為每一名客戶都有許多親朋好友,而這些親朋好友又有同樣數目的親友。失去一名客戶就會相應失去幾十乃至上百名客戶。得到一名客戶情況則相反,因為這些人會用自己的親身感受去影響他的親友。如果在交往中與客戶交朋友,就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在這社會上生存發展,每個人都離不開與人打交道,更離不開與上司、同事、下屬和客戶打交道,要想找人辦事,就要看清對象,采用不同的交際策略。

軟繩子捆得住硬柴禾

孟獲是三國時期南中地區少數民族的首領,是當地很有影響力的人物。他和朱褒、雍闓、高定等人勾結,推舉雍闓為主帥。趁蜀國對吳國作戰失敗、元氣大傷、劉備剛死的機會,煽動少數民族,殺死蜀國派往這一地區的官吏,公開發動武裝叛亂。

南中曆來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三國時期,那裏住著許多少數民族,是今天彝族、壯族、傣族、獨龍族的祖先。漢朝時,他們被稱為“西南夷”。他們和漢族人民在一起,用勞動和智慧開發了中國的邊疆,對中國的經濟和文化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孟獲等人在南中地區的叛亂,既破壞了各族人民和睦相處的願望,也嚴重地威脅到蜀漢的政權,妨礙了諸葛亮北伐中原、統一全國的計劃。為了維護蜀國的統一,諸葛亮經過積極準備,在225年,分兵三路,向南中進軍。

出兵時,諸葛亮采納參軍馬謖的建議:這次出征的目的,並不是把那些叛亂分子斬盡殺絕,占領他們的城池,而是要征服當地領袖人物的心,使他們心悅誠服地服從蜀漢的統治,以後不再發動叛亂。這叫做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諸葛亮出兵不久,南中地區的叛軍內部起了變化。雍闓被部下殺死,孟獲做了主帥。接著諸葛亮殺高定,破朱褒。這年五月,諸葛亮帶領軍隊渡瀘水,追擊孟獲。

由於孟獲在當地百姓中有一定的威望,當地少數民族和漢族都服從他的指揮,所以諸葛亮命令不準殺害他,一定要捉活的。孟獲見蜀軍打了進來,就起兵迎戰。蜀將王平跟他對陣,開戰不久,王平掉轉馬頭往後撤走,孟獲驅兵前進,沿山路追趕。忽然喊聲大起,蜀兵從兩旁殺出,孟獲中了埋伏,隻得引兵敗退。蜀兵緊緊追趕,活捉孟獲。

軍士們把孟獲押解到大營來見諸葛亮,諸葛亮問孟獲:“我們待你不錯,你怎麼反叛朝廷?現在已被生擒,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接著他親自帶領孟獲參觀蜀軍軍營,問孟獲:“你看我們的軍隊怎麼樣?”孟獲一看,蜀軍陣營整肅,軍紀嚴明,士氣旺盛,心裏暗暗佩服,可嘴上並不服氣。他說:“我不是被打敗的,隻是不知虛實,中了你們的埋伏,才被捉的。現在看了你們的軍隊,也不過如此,真要硬打硬拚,我們是能夠取勝的。”諸葛亮笑著說:“既然這樣,我放你回去。你整頓好隊伍,再來打一仗吧。”說完吩咐士兵們擺上酒席,招待孟獲吃了一頓,然後把他放回去。

孟獲回去以後,又連續和諸葛亮一戰再戰,一連打了七次,被擒七次。最後一次,諸葛亮把孟獲的軍隊引到一個山穀中,截斷他們的歸路,然後放火燒山。隻見滿山滿穀烈火熊熊,把孟獲的將士燒得焦頭爛額,叫苦連天,孟獲第七次被蜀兵活捉。

孟獲又被押解到蜀軍營帳。士兵傳下諸葛亮的將令說:丞相不願意再見孟獲,下令放孟獲回去,讓他整頓好人馬,再來決一勝負。孟獲想了很久說:“七擒七縱,這是自古以來沒有過的事情,丞相已經給了我很大的麵子,我雖然沒有多少知識,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麼能那樣不給丞相麵子呢!”說完跪在地上,流著眼淚說:“丞相天威,我們再也不反叛了!”

諸葛亮很高興,趕緊把孟獲攙扶起來,請他入營帳,設宴招待,最後客客氣氣地把孟獲送出營門,讓他回去。

由此可見,對於頑固的對手,不能一味地使用強硬的手段以硬碰硬。那樣的話即使能製服其人,也未必能收服其心。俗話說,“軟繩子捆得住硬柴禾”,采取陰柔的手段是對付強硬分子的上上之策。孟獲七次成為諸葛亮的手下敗將,作為階下囚丟盡了臉麵。本來,要殺要剮,全憑他發落,但是諸葛亮非但沒有殺他,甚至沒有羞辱的言辭,反而以貴賓的禮遇對待他。這給了他多大的麵子!如果不識抬舉,隻能自討苦吃,也對不起人家的一片誠意。何不借坡下驢?那也不失武將的體麵。諸葛亮的這個麵子賞得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