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懂得如何聽人說話(2)(2 / 2)

如果她這樣回答的話,勢必會激怒那個熱心幫忙的年輕人,而必須自己動手換車胎了。然而,她很聰明地體會到年輕人話裏的意思是:“我知道你有麻煩,我能幫助你嗎?”於是,她得到了年輕人的幫助,避免了自己換車胎的苦惱。

如果因為某些理由我們不能體會出他人話裏的意思,而僅聽到所表現的內容,對這個信息就會產生誤解。

(3)傾聽非語言暗示

手勢、腿部動作、聲調、眼神、麵部表情是一些非語言信息,它們是信息傳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仔細觀察、傾聽和謹慎評價你麵前的這種信息。用眼睛去“聽”(也就是說,觀察非語言信息)有時跟用耳朵聽同樣重要。盡管有大量闡述身體語言的書籍,但是要謹慎對待,可能有些作者已經告訴你“點頭表示同意”,但並不是所有場合都是這樣,你必須根據文化背景和個人風格來理解身體語言和其他非語言溝通。

要理解副語言,它包括語音、語調、停頓和沉默等。副語言揭示了說話者已說的話語和未說出的情感之間的不一致。任何一種副語言都可以加強或削弱口頭信息。如果你對它們保持警覺的話,那麼它們將有助於你有效地傾聽。

(4)體味言外之意

在許多情況下,當你專注地傾聽時,從說話者的話中聽出他不想說出的東西則相對簡單。這樣將有助於繼續溝通或者結束這一循環。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世界著名談判家的鄰居是一位醫生,在一次台風過後,醫生的房子受到了嚴重的損害。醫生希望能從保險公司多獲得一些賠償,但他覺得自己沒有這種能力,於是想找這位談判家給自己想辦法。

經過商議後,談判家答應幫忙,並問醫生:“你希望能得到多少賠償呢?”

醫生回答說:“我希望通過你的幫助,保險公司能賠償我500美元。”

談判家點點頭,然後又問道:“那麼請你老實告訴我,這場台風究竟使你損失了多少錢?”

醫生回答道:“我的房子實際損失在500美元以上。”

幾個小時以後,保險公司的理賠調查員見到了談判家,並對他說:“我知道,像您這樣的專家,對於大數目的談判是具有權威性的。但這次你恐怕無法發揮才能了,因為根據現場的調查情況,我們不可能賠得太多。請問,如果我們隻賠300美元,你覺得可以嗎?”

談判家沉思了一下,然後對調查員說:“你的顧客受到這麼大的損失,你居然還有心思開玩笑?任何人都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條件。”

雙方沉默了一會兒,調查員打破了僵局:“好吧,你別把剛才的價錢放在心上,不過我們最多也就能賠400美元了。”

談判家嚴肅地回答說:“看一看毀壞的現場,你就會知道這點錢是多麼可憐,絕對不可能!”

“好吧,好吧,500美元總該行了吧?”

“小夥子,別隨便說出結果,我們再一起去看看現場吧。”

在談判家的一再堅持下,這一樁房屋理賠談判,最終竟不可思議地以1500美元的賠償費了結,這簡直太出乎醫生的意料了。

聰明而富有經驗的談判家從理賠員說話時的口氣裏,發現了隱含在對方談話中的重要信息,找到了突破口。理賠調查員一開口就說:“如果我們隻賠你300美元,你覺得怎樣?”注意,關鍵就在於這個極易被忽視的“隻”字上,它表現出了理賠調查員自己也覺得這個數目太小,不好意思張口。因此,他第一次所出的價格隻是一種試探,絕不是最後的出價,在第一次出價後一定還有第二次,乃至第三次。在作出了這種判斷後,談判家在和調查員談判過程中牢牢地控製住了局麵,不輕易鬆口,最後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成果。

(5)有耐心地聽

為了正確地傾聽說話者表達的內容,你必須認識自己對所討論的主題的傾向。你並不需要改變你自己的觀點,但是你要能衡量並了解別人的觀點。聽眾經常隻是聽到開始幾句話就馬上得出同意、友好、敵對或無關緊要的結論。相反,我們應該傾聽信息,評價說話者的觀點,然後在作出判斷之前想想是否符合事實並小心分析,不要急於得出結論或放棄自己的想法,隻需以開闊的胸懷去自由地傾聽。

(6)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地點

外在幹擾的副作用很大,如果可能的話,一定要避開幹擾並找到合適的時間和地點以達到有效傾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