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們有必要探討一下,那些經常跟領導打交道的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氛圍,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謙虛,才能給領導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
轉移對象
如表揚或讚美使你感到在眾人麵前窘迫的話,你不妨想辦法轉移領導的注意力,使自己巧妙地“脫身”,把表揚或讚美的對象“嫁接”到別人的身上。
妙設喻體
直言謙虛,固然可取,但弄不好會給人一種虛假的感覺。特別是兩個人之間,如果僅僅說“你比我強多了”這類話,容易產生嘲諷之嫌。遇到這種情形,你不妨用比喻的方式,巧妙地表達自己的謙虛。
自輕成績
任何稱讚和誇獎,都不可能毫無緣由,或者因為某件事,或者因為某方麵的成績。這時你不妨像繪畫一樣,輕描淡寫地勾勒一筆,卻在淡泊之中見神奇。
巧改詞語
在稱讚和誇獎你的語言上做文章,也是表現謙虛的一種好方法。
相對肯定
麵對領導的稱讚,如果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不但起不到謙虛的作用,反倒給人一種傲慢的感覺。正如俗話所說:“過分的謙虛等於驕傲。”現實生活中,類似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所以,謙虛要掌握一定的分寸。
征求批評
批評與讚美是一對反義詞,但它們並不是“冤家對頭”,在表現自己的謙虛時,讓它倆“聯姻”會取得更好的效果。那就是麵對人們的讚美,你卻去誠懇地征求他們的批評,這就更能表現你謙虛的態度。
以上關於表現謙虛的言語方式,各有特色,但這尚未概括所有謙虛的方法。我們在社交生活中,可以根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交際對象,不斷自我創新,不斷地總結和摸索,找到最適合和最恰當的表達方式。隻要虛心而誠懇,努力追求謙虛的品格,就一定會贏得領導的好感。
掌握讓領導器重你的方法
任何一個領導都力爭使自己主管的單位、部門作出卓越的成績,拿出一些光彩的東西來,這樣,他就自然而然地需要幾個乃至一批兢兢業業、埋頭苦幹的下屬,為他創出業績。所以,要想成為領導的得力助手,成為領導的“紅人”,那就需要我們首先做好本職工作,有較強的敬業精神。這是我們在需要領導幫忙辦事的時候,說得上話的根本所在。隻有這樣,才有可能得到領導的幫助,實現自己的目標。
對工作要有耐心、恒心和毅力
時常聽到一些老同誌告誡說“年輕人要能吃苦,沉住氣”,的確有一定道理。經常為眼前利益所動的人能安心工作嗎?有些人憑熱情工作,情緒來了就好好幹一陣,但堅持不久,三分鍾熱度,沒興趣時應付應付了事,或者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在領導眼中,這樣的下屬是靠不住的。偶爾表現一把,“過把癮就死”的下屬是成不了大事的。
苦幹要加巧幹
勤勤懇懇、埋頭苦幹的敬業精神很值得提倡,但必須注意效率,注意工作方法。有很多人不能不說他工作認真、兢兢業業,但忙忙碌碌一輩子就是沒幹出多少成績,不僅沒得到領導的提拔,反而在領導和同事中留下了“笨”的印象,實在很遺憾。苦幹是領導喜歡看到的,但領導更喜歡巧幹、高效率的下屬。不妨設想一下,領導有同一項任務,交給甲需要一個月才能完成,交給乙可能僅要兩周時間就能完成,那麼領導在用人時首先考慮的就可能是乙而不是甲。所以說苦幹還要加上巧幹,必須善於動腦子、想辦法,提高工作效率。
敬業也要能幹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