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強調利潤目標,將會誤導管理者,甚至危害到企業的生命。因為管理者會為了眼前的利潤,而毀掉企業的未來。他們也會拚命去擴張那些目前銷售最好的產品生產線,卻忽略那些未來市場的重要商機。
追求利潤是每個企業都不能忽視的目標,但企業不能一味強調利潤,領導者管理企業要平衡各種需要和目標,利潤隻是一種比較重要的目標,企業為了戰略需要、長遠發展,都不會把利潤作為第一目標。過度強調利潤,就會使管理者重視短期利益,為了今天的利潤,不惜犧牲明天的生存。一個不擇手段的企業很難建立信譽、一個隻重視眼前利益的管理者也很難取得大的成就。
德魯克把一味強調盈利看成是管理中最愚蠢和糟糕的辦法。然而環顧現實生活中的管理者,一味強調盈利性的大有人在。很多企業,為了利益不惜損害企業的信譽和形象,甚至鋌而走險,肆意踐踏法律、道德。前幾年頻繁出現的毒奶粉、毒大米,各類的假煙假酒,以及黑煤窯、黑磚窯,等等,這些現象都充分說明,任何企業的管理者都不能把利潤作為第一目標,都不能隻重眼前利益,犯短視的毛病。
不強調盈利性,本質上體現的是管理者的一種品格和修養、一種眼界和視野。
這是發生在一戰時奧地利的一個故事:有一位先生非常喜歡美術作品,他拚命工作、節衣縮食,就是為了多收藏幾幅名畫。皇天不負有心人,數十年來,從倫勃朗、畢加索到其他著名畫家的作品,他應有盡有,收藏頗豐。
這位先生早年喪妻,隻有一子。時光流逝,當奧地利卷入戰爭。他依依不舍地送走了遠赴戰場的兒子。兩個月後,他收到了一封信,信上說:“我們很抱歉地通知您,令郎在戰爭中犧牲了。”兒子是為了背回受傷的戰友,而被敵人的子彈打中。這個消息對他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
老人一下子蒼老了很多,終日在家發呆。就在此時,有一個和兒子同齡的年輕人登門造訪。原來這就是他兒子舍命搭救的戰友。他說:“我知道您愛好藝術,雖然我不是藝術家,但我為您的兒子畫了一幅肖像,希望您收下。”老先生淚流滿麵,他把畫掛在大廳,對年輕人說:“孩子,這是我最珍貴的收藏。”
一年後,老先生鬱鬱寡歡而終。他收藏的所有藝術品都要拍賣,消息傳開,各地的博物館館長、私人收藏家及藝術品投資商們紛紛慕名前來。
拍賣會上,拍賣師堅持先拍賣老人兒子的畫像。他說:“這幅畫起價100美元,誰願意投標?”會場一片寂靜。他又問:“有人願意出50美元嗎?”會場仍然一片寂靜。這時有一位老人站起來說:“先生,10美元可以嗎?我雖沒有多少錢,但我是他家的鄰居,從小看著這個畫中的孩子長大,說實話,我很喜歡這個孩子。”拍賣師說:“可以。10美元,一次;10美元,兩次;好!成交!”
會場立刻一片沸騰,人們開始雀躍,認為名畫的拍賣就要開始了。可拍賣師卻說:“感謝各位光臨本次拍賣會,這次的拍賣會已經結束了,根據老先生的遺囑,誰買了他兒子的畫像,誰就能擁有他所有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