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者在這些調研活動中發現問題並及時指導,幫助解決,對推動全局工作是大有裨益的。苗頭性問題有時是某一事物的本質反映,有時可以預示事物的發展趨勢,有時是某一傾向性問題的前兆。決策者通過調查研究,發現苗頭性問題,區分好的苗頭和壞的苗頭,通過苗頭看到傾向,發現實質,對好的苗頭及時引導扶持,對壞的苗頭及時製止糾正,這樣才能保證全局工作的順利進行。
4.“解剖麻雀”,點麵結合
“解剖麻雀”法是從一般到個別,再從個別到一般的工作方法,也是決策者在調查研究中運用較多的一種方法。決策者進行調查研究,要注意解剖典型,就是從具有某種共性的總體事物中,選取一個或若幹個有代表性的單位作為對象而進行調查研究。
一個好的典型就是一麵旗幟、一種精神、一個路子、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個壞的典型就是一種警示、一麵反光鏡。通過對正麵典型的調查研究,可以得出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一般方法;通過對反麵典型的調查研究,可以得出具有普遍製約意義的一般原則。
決策者首先要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把對解決全麵工作有較大影響的問題作為調研目標,從而確定能夠反映問題本質和規律的典型。準確地選擇典型,可視情況采用擇中選點法、擇優選點法、擇劣選點法和劃類選點法等方式。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調查就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有係統地搜集、記錄、整理有關信息和資料,進行彙總分析,為戰略預測和經營決策提供客觀的、正確的資料。
(1)擇中選點法:是在總體事物中,選擇發展程度處於中等水平者作為調研的典型對象,用典型對象的調查結果來認識總體的共同本質和一般規律。
(2)擇優選點法:是選擇在同類事物總體中處於優勢或領先地位的事物作為調查研究的對象,總結成功的經驗予以推廣。
(3)擇劣選點法:是在事物的總體中選擇薄弱點或問題較多、矛盾較複雜的事物作為調查研究對象,主要是總結教訓,提出改進工作的措施。
(4)劃類選點法:是把總體中差異很大的各個單位按一定的標準劃分為幾個不同類型,再從不同類型的單位中選擇合適的典型。
5.把握目標,解決問題
決策者進行調查研究之前,應先圍繞中心目標擬定若幹問題,然後組織聯合調研組帶著這些問題著手進行調查研究。決策者要親自到田間地頭、到車間工地、到市場中、到周邊地區進行調查,不恥下問,尋求問題的答案。要注意多與群眾交談,多接觸一些思想活躍、有獨到見解的人,多聽取有關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的意見。與此同時,決策者必須邊調查邊發現、思考和分析問題。
決策者圍繞中心工作進行調查研究,就是為了解決中心工作發展中出現的難題和阻力,就是要促進中心工作健康有序地發展。調查研究如果不能解決問題,那麼調查研究就沒有什麼意義和價值了。決策者通過調查研究,了解和掌握了中心工作在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表現形式、主要特點、製約因素等,做到了心中有數,就可以根據調查研究的情況,研究對策,提出措施,找準辦法,做出正確的決策,然後再對決策實施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如此循環往複,中心工作的發展就會越來越順利。
另外,中心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其他方麵的工作有著緊密的聯係,其他方麵的工作如果出了問題,必然會嚴重影響中心工作的發展。所以,決策者對這些問題同樣不可忽視,同樣要帶著這些問題去調查研究,拿出解決辦法,為中心工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