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運用四種創新決策(1 / 2)

盡管管理者每日麵對的事情繁多,需要決策的事情五花八門,但是總結歸納起來,有四種決策方法可供借鑒。

1.項目決策法

管理者有許多項目的日程要安排,但如何安排則成為一個難題。

項目是指公司在日常事務之外所進行的研究、報告、試驗、實驗以及其他活動。項目由於不同於平常的單調的工作,所以會吸引高級管理層的注意力。許多項目對於管理者來說是顯示智慧和能力的機會,它們也可以是引起別人注意的方式。找到一個引起高級管理層興趣的項目,出色地完成它,並且確保你做出的成績顯而易見。當然如果事情弄糟了,引起的注意也就完全成為負麵的了。

負責一個項目,從一開始就必須明確目標,同時要製定實施項目的日程。日常的規律性任務是沒有時間限製的,與此不同,項目應該有一個時限。一旦受命負責一個項目,在開始之前就要建立一個有效的日程並且獲得高級管理層的同意。建立的日程應當有明確的標誌,這樣管理者就能知道項目是否在如期進行。一般的項目日程包括項目名稱、目標、標誌、完成日期這幾部分。管理者詳細列出以上項目日程,就能一帆風順地完成好每個項目,達到有備無患的效果。

要想保證項目如期完成,除了依靠豐富的經驗以外,管理者還應建立一個報告係統部門,使自己每天都能確切地知道該項目當前處在什麼階段。

如果進行的是長期項目,就要建立短期和中期目標,從而幫助管理者了解工作是否按期進行;每天監督生產進度和工作質量。建立及時彙報重點工作環節的製度,以獲得這方麵的信息;如果發現遺漏了某個影響進度的問題,應立即采取行動進行補救;確定問題的“瓶頸”所在,給予它們以特殊的密切關注;做這種類型的部門主管,不要在員工中引起恐懼感,要時刻觸摸業務進行的脈搏;在員工的工作場所花費一些時間,詢問他們有何問題和擔心,記住他們告訴了你什麼。

2.直覺決策法

直覺型思維,具有感覺問題敏銳,能在缺乏信息情報的情況下洞察事物的本質,思維軌跡簡潔,以及能“省略”許多不必要的決策程序等優點。它屬於一種非邏輯性思維。在夜色朦朧中,人腦能根據模糊的視覺形象識別自己熟悉的親友和同事,而以“精確”見長的電腦卻“不認識”此類目標。可見,特殊的靈感和直覺,是決策者必要的條件。經營者在許多情況下,必須以直覺的方法才能迅速地對事物做出快速、準確、無誤的決策。

卓越的直覺型思維能力,不僅能夠使管理者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麵前迅速地做出某種抉擇,而且還能幫助管理者敏銳地洞察事物之間的內在聯係,對某一決策方案可能產生的中遠期影響以及某一事物在今後的發展趨勢,做出比較接近事實的預見。

在管理者中,有些人天生就有這方麵的強大潛能,他們處事決斷往往會有意料之外的神來之筆。有時直覺能夠產生新思想、新認識、新理論、新見解,從而有力推動管理活動的開展。

◇有效決策離不開創新意識◇

決策是在不斷變化的內、外部環境條件下,為變革現狀和開創未來,樹立新目標和采用新方法與措施的活動,其實質是一種創新性的活動。

決策者能否創新取決於三個條件:1.創新意向,喚起創新努力;2.合理的知識結構,是產生創意的基礎;3.創造性思維能力,從多角度進行發散式思維的能力。

創新:方式一變,效果立現。

但直覺,畢竟是一種待證的事實,有時觀察範圍比較狹窄,有時容易將不相幹的事物生拉硬拽,強加搭配。因此,直覺並不是準確無誤的,隻要條件允許,就應該盡可能運用科學手段進行審核和驗證。一位高明決策者,要經過長期鍛煉,積累經驗,培養一種臨事立刻判斷事實真相的能力,在緊要關頭造成奇效。

3.現場決策法

為了加快決策速度,管理者可做出現場決策。現場決策是指管理者或管理集體親自深入現場,對某種事物、問題、方案當場做出決定,以推進管理工作的進程。現場決策具有經驗性、靈活性、時效性和複雜性等特征。在現實工作中,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適合管理者現場決策,隻有當管理者對遇到的問題真正了如指掌,而且下屬無法解決或不去解決、自己又能解決時,這種決策方式才是有效且必要的。

現場決策有以下幾種情況:

(1)當管理者解決某一問題,但情況不太明了、條件不太成熟時,於是到現場去邊觀察、邊研究、邊解決。

(2)當管理者深入下屬單位檢查指導工作時,碰到下屬單位無法解決的問題,當場拍板,就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