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占有利於決策的信息(1 / 1)

孫子說:“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意思是說:“明君和賢將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戰勝敵人,功業超越眾人,就在於能預先掌握敵情。”敵情就是信息,也就是說,要想做出成功的決策,就需要占有利於決策的信息。

我們以索尼為例。1947年,美國著名的貝爾實驗室發明了晶體管。相對於電子管而言,晶體管具有體積小、耗電少等顯著優點,許多專家都認為電子管將要被晶體管所取代,但他們同時認為這種改變並非短期可以實現。當時在世界電子行業中稱雄的幾家大公司,如美國無線電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以及荷蘭的飛利浦公司也認為晶體管取代電子管絕非易事。

當時,盛田昭夫領導下的日本索尼公司卻看到了晶體管帶來的巨大商機。此時的索尼公司還名不見經傳,它太小了,隻是一個做電飯鍋的小公司。盛田昭夫認為,電子管和晶體管都是電子設備的基礎元配件,晶體管的誕生,意味著一個電子應用全新領域的全麵來臨,從這個層麵上講,晶體管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如果索尼能順應形勢,將快速成長為一家大公司。

◇洞察先機有利於正確決策◇

機會有很多,最早的機會意味著最大的空間和最大的市場和最具影響力。機遇在前,把握機遇和把握先機,並製定戰略和實施戰術,是事業得到發展,財富得到積累的最佳途徑。

於是,這家當時在國際上還鮮為人知,而且根本不生產家用電器產品的公司,僅僅以2.5萬美元的價格,就從貝爾實驗室購得了技術轉讓權。兩年後,索尼公司率先推出了首批便攜式半導體收音機,與市場上同功能的電子管收音機相比,重量不到五分之一,成本不到三分之一。三年後,索尼占領了美國低檔收音機市場,五年後,日本占領了全世界的收音機市場。

顯然,索尼購買晶體管技術轉讓權並大舉進入收音機市場的決策是極其成功的。其實,盛田昭夫能夠做出如此成功的決策,就在於他獲得了兩大利於決策的關鍵信息:一是消費者具有希望電子產品越來越輕、越來越省電的消費期望,如果能夠推出質量輕、帶電時間長的收音機,一定會大受歡迎;二是晶體管的研製成功,使消費者期望具有滿足的可能。所以,盛田昭夫相信,晶體管必然會為電子行業帶來革命,誰最先占據晶體管市場,誰就把握住了未來的需求,誰就能在市場中處於主動位置。

對於企業管理者而言,要想成功決策,就需要掌握大量對決策有用的信息,從某種意義上說,決策者能否做出正確決策取決於他占有的信息量的多少。其實任何方案都需要論證的,所謂的論證就是在不斷地搜集信息的基礎上,對方案提出質疑並進行完善的過程。為了確保決策的正確性,在決策過程中還需要相關人員的參與。比如在市場決策中,讓一線銷售人員參與會增加決策的準確度。讓相關人員參與決策,其實也是獲得利於決策的關鍵信息的一種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