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營銷管理:讓客戶掏錢變得更主動(1 / 1)

營銷管理要集思廣益

作為管理者,隻有給下屬以積極的心態,才會促使他們給你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議,去參與市場經濟的競爭。作為一個管理者,必須正確對待下屬的建議。

麵對一個好主意,人們首先的反應是排斥它,這個主意如果是別人提出的,則更有甚之。絕大部分的人都希望有創見的好主意是自己想到的,所以當他們聽到新東西,很自然會變得警惕起來。他們會這樣想:“為什麼我沒有想到這個?”接下來就會用各種借口和自我辯解來攻擊這個建議。

有個經理曾建議公司經營所謂的“大學簡介”錄像帶。

按照這個想法,他們公司將製作介紹幾十個有名的大學的錄像帶,然後,他們再將這些錄像帶投入市場向那些將要報考大學的學生家長推銷。有了這種廉價的方法,家長們就可以省去訪問學校的費用了。那些大公司作為高等教育的受惠者也許會爭著搶著來讚助這些錄像片的製作呢。從表麵上看,這是一個極好的主意。

其中的角色有年輕的學生、富裕的家長,還有那些努力接近他們的公司。除此之外,他們公司作為電影製片人以及為公司提供營銷谘詢的特長也得到了發揮。但是,想到過去的經驗,要將這些錄像盒帶銷到美國每個高中生的手中是不可能的事情。先不說家長們會僅僅根據30分鍾的錄像片來決定4萬到6萬美元的學費投資,首先他們就沒有一個經濟有效的方法讓家長們都得到這些錄像帶。

這樣一個項目要花很多錢、時間和人力,而等到他們獲得報償的時候(假如有這樣的時候),他們辛辛苦苦得來的經驗又成為競爭對手們的現成方案。

這樣一個建議可能非常好,可是它既無利潤,也缺乏自我保護能力。

董事會認為此建議不可取,就很委婉地回絕了這位經理的建議。

對他們公司而言,在商業界生存意味著時時在冒險與報償之間取得平衡。

不管一個建議聽起來是多麼的美妙,或者多麼的糟糕,他們注意的是將來的結果。

◇群策群力讓營銷管理更完善◇

“群策群力”實質上是疏通內部意見的程序,其宗旨是集思廣益,尋求共同的解決意見。最終的目的是讓各部門的各級成員都能直接參與公司目標、決策的製定。

韋爾奇曾說:“我們一直管理著比我們知道得更多、做得比我們更好的人。”“群策群力”不會隻是在一段時間內進行,必將伴隨著企業一起成長,為企業發展推波助瀾,也會大大加強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凝聚力。

麵對一個新建議,必須要經過認真考慮才能做出決定。

如果建議不經過認真分析,就盲目地投入生產,那後果就可能是白白浪費了時間與精力。但也不能因此打消職員提建議的積極性。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集思廣益”呢?下麵就是比較常規的做法:

1.給下屬機會

(1)主管人員應放下自己架子;

(2)與下屬經常談話,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想法;

(3)鼓勵下屬提建議,適當地設置一些獎勵措施;

(4)主管人員要認真聽取下屬的建議。

2.對下屬的建議進行分析

(1)把下屬的多個建議進行比較,找出其中最佳的作為計劃方案;

(2)召開常務會議,讓大家進行討論;

(3)讓下屬自己闡述他提此建議的目的以及此建議有何好處;

(4)看此建議是否有利於在市場上參與競爭;

(5)看此建議是否能給企業帶來可觀的效益,並且這個建議無損企業形象。

3.對下屬的態度

(1)對提建議的人員要友好對待,並鼓勵他繼續努力;

(2)不要以個人經驗或秉性去對待下屬的建議;

(3)采取謹慎的態度;

(4)對一些“餿主意”要苛刻地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