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個性千差萬別,有的含蓄、深沉,有的活潑、隨和,有的坦率、耿直。含蓄、深沉者可以表現出樸實、端莊的美,活潑、隨和者可以表現出熱誠、活潑的美,坦率、耿直者也有透明、純真之美。人生純樸的美是多姿多彩的。在各種美的個性之中,有一種共同的品性,就是真誠。
這裏所說的真誠就是心術正,表裏如一;對人坦率正直,以誠相見。應該說,真誠是人生的命脈。做人失去真誠,不僅會失去別人信任,而且也會失去自信。真誠首先是人的內在素質中的道德品性,最根本的要求是心正、意誠、做事正派,忠於自己應負的社會責任,堅持真理和正義的原則。
這裏強調了為人真誠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具有社會責任感,忠於自己的社會責任。沒有社會責任感,不忠於自己應負的社會責任,就不會有真誠。真誠固然要自我坦白,自己對得起自己,但它必須首先肯定自己的社會責任,在自我與社會、他人的關係中,自見其真誠。
真誠不是天生的,沒有所謂“自明誠”的天性。真誠隻能是後天的,在社會關係及其所要求的責任中,養成真誠的品格,即所謂“自明誠”“明則誠”。因此,真誠不但要求一個人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更要用自我犧牲的精神去履行自己的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說,否認自己應負的社會責任,隻求潔身自好,這是一種虛偽的表現。
不同的環境條件下,真誠所體現的自我意識也深淺不一,其表現的人格和境界也程度不一。真誠的最低層次的要求是不說謊,直接地說出目的。在複雜的社會事物和人生活動中,目的和手段要有一定的分離,即使用“說謊”的手段,達到更高的正義的目的。醫生為了減輕病人的負擔,以利於治病救人,往往向病人隱瞞病情,編造一套謊話欺騙病人。這樣才能使病人早日康複。它表現的不是虛偽,而是更高、更深層的真誠,是出於高度的社會責任的真誠。
純樸和真誠,就是要求人們如實地認識自己,表現自己,中國有句古話“鬻馬饋纓”。就是馬賣出去以後,並隨之把披在馬身上的漂亮的帶子贈送給買主。企業中的“纓”泛指售後服務。美國企業家吉拉德曾為他的發跡訣竅自豪地說:“有一件事許多公司沒能做到,而我卻做到了,那就是我堅信銷售真正始於售後,並非在貨品出售之前。”
這種始於產品銷售之後的營銷謀略,有人稱之為“第二次競爭”。世界上許多優秀的企業無不注意這種售後服務。如美國的凱特皮納勒公司是世界性的生產推土機和鏟車的公司。它曾在廣告中說:“不管在世界上哪一個地方,凡是買了我公司產品的人,需要更換零配件時,我們保證在48小時內送到你們手中,如果送不到,我們的產品就白送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