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事管理:把人管好,把事做好(2 / 2)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這種競爭中,一個企業要想取得競爭優勢,必須不斷提高其整體效能和績效。實踐證明,提高績效的有效途徑是進行績效管理。因為,績效管理是一種提高組織成員的績效和開發團隊、個體的潛能,使組織不斷獲得成功的管理思想和具有戰略意義的、整合的管理方法。通過績效管理,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其績效的持續發展;促進並形成一個有績效導向的企業文化;激勵成員,使他們的工作更加投入;促使成員開發自身的潛能,提高他們的工作滿意度;增強團隊凝聚力,改善團隊績效;通過不斷的工作溝通和交流,發展成員與管理者之間的建設性的、開放的關係;給成員提供表達自己的工作願望和期望的機會。

2.可以促進質量管理

組織績效可以表現為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麵。近年來,質量已經成為組織績效的一個重要方麵,質量管理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實際上,績效管理過程可以加強全麵質量管理。因為,績效管理可以給管理者提供管理全麵質量的技能和工具,使管理者能夠將全麵質量管理看作組織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3.改革管理績效的措施

多數結構調整都是對社會經濟狀況的一種反應,其表現形式各種各樣,如減少管理層次、減少規模、適應性、團隊工作、高績效工作係統、戰略性業務組織、授權等。調整組織結構後,管理思想和風格也要相應地改變,如給成員更多的自主權,以便更快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給成員更多的參與管理的機會,促進他們對工作的投入,提高他們的工作滿意度;給成員更多的支持和指導,不斷提高他們的勝任特征,等等。而所有這一切都必須通過建立績效管理係統,才能得以實現。

績效管理的過程通常被看作一個循環。這個循環的周期通常分為四個步驟,即績效計劃、績效實施與管理、績效評估與績效反饋。經過上麵的四個環節,就經曆了一個績效管理的循環。在這個循環中所得到的績效評估結果具有多種作用。首先,績效評估的結果有助於成員工作績效和工作技能的提高,通過發現成員在完成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工作技能上的差距,製訂有針對性的成員發展計劃和培訓計劃;其次,績效評估的結果可以比較公平地顯示出成員對組織做出的貢獻的大小,據此可以決定對成員的獎勵和報酬的調整。此外,通過成員的績效狀況,也可以發現成員對現有的職位是否適應,根據成員績效高於或低於績效標準的程度,決定相應的人力資源變動,使成員能夠從事更適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