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解無聲61(1 / 2)

做北京人的這幾年

初中二年級的寒假,隨爸媽舉家遷到北京來。我記得很清楚,當我入住新家的第一夜我失眠了,這開了個非常糟糕的頭:自那以後,入睡前的輾轉反側成了常事,而失眠也不再稀罕了。做北京人的這幾年我有很多感觸,一方麵當然是喜,我隻用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愛上了這座城市;一方麵也有做北京人的悲,時至今日在一些氣氛特殊的場合我仍不能坦然地承認自己做北京人的事實。我在為誰躲閃?又在躲閃什麼?這很容易想清楚,卻實在不願說得太明白。

剛到這裏上學的時候我很緊張。我從小就是一個調皮而略有悶騷的人,對自己搞不懂的人和事可以保持24K的沉默;對自己熟識的朋友和鍾愛的東西又可以和盤托出未經任何雕琢的喜歡。剛到這裏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大堆問題,眼保健操不會做——和我在鄭州上學時做的不一樣;廣播體操也不會做,尤其做下蹲運動的時候,空曠的操場隻有我一個人直挺挺、不知所措地立著,偷學了好一陣子才終於教胳膊腿照著節奏熟練地打彎。中午吃飯更是窘,我沒帶餐具!在鄭州是讀“公辦民助”的初中,中午飯在食堂吃;在這裏讀的中學是把飯直接送到教室裏,我第一天上學就不得不放棄學校裏的飯而在大家疑惑的眼神裏跑出校門到處找吃的……我的緊張情緒延伸了半個學期,後來還是因為結交了一批要好的同學(是我在北京的第一批朋友)才逐漸知道走路該邁哪條腿。

北京城帶給我的首先是陌生。這裏的同齡人和我過去接觸到的很不一樣,老師更不一樣,校園裏的鬆樹沒有家鄉青的那麼無邪,但天光要澄澈許多……生活在北京人堆裏,在所難免成為異數;離開了熟悉的鄉土,就開始我綿延無盡的歸屬感上的漂泊。第一次坐地鐵到天安門去足足在二號線上兜了大半圈,第一次進尋常的街心花園還到處去找售票口,第一次花25塊錢吃榨菜肉絲麵,第一次覺得生命中原來還有如此之多的“第一次”就在下一步的位置等著我踏上去或邁過去……

北京帶給我的還有刺痛和傷害。記得是初中的哪次期末考試,考試還沒開始,我分在的考場有人自動鉛筆壞了,隨口就和身邊的同學調侃道:“這一定是河南人造的筆。”那邊積極支應著:“是啊,別信河南人!”當時我體內的血液“騰”地衝到了頭頂,若不是顧忌真正做河南人的尊嚴和天底下最不值錢的做好學生的臉麵,我真想上去給他們兩下“謝絕還價”的大耳刮子。縱然北京看全國都是基層地區,但也實在沒什麼可牛氣的,別的不說——河南農民稍有懈怠,全國人民都得過回新中國成立前去!等你啃樹皮那天你還拿什麼跟我逗悶子?北京帶給我的傷害絕不是“一日喪命散”,若是拿毒藥比喻,更像是“含笑半步顛”。我哭不得、笑不得,蹦蹦跳跳卻佯裝自己和其他人一樣正常地走路——這是真悲哀。還有就是高考報名的時候,眼見身邊最好的朋友因為戶口問題不得不回老家去,這邊和我們一道交學費、一道咿咿呀呀地念書,那邊卻負擔著我們無法體會的落寞和頹唐。想起父親年輕時進城亦有此等經曆,就愈發為我的這些朋友鳴冤叫屈:明明做了十幾年北京人,根都已經移栽到這裏,卻偏偏還要掘出來搗碎成飛蓬。也就在那個時候他們問我戶口的事,我說我早已隨父母遷過來,他們的眼神裏馬上替我叫出一連串的慶幸。北京的寬容絕不應體現在隨意購車就給上牌照上,或是端出國家及地區政策的尚方寶劍去順手除暴安良。盡管有一千一萬個“不可以”的理由,卻固執著不拿出半點像樣的解決辦法,你不是巴黎和羅馬——因為你的菩提果還遠遠沒有成熟。

可以說說這幾年做北京人的“喜”以及為什麼我如此之快就愛上這座城市。首先是我熱愛北京人,我的好朋友現在已有相當比例的北京人,沒辦法——人實在、同時又不小氣。北京人身上有太多值得外地人學習的地方,最簡單的:他們發明了“罵街”這個詞,卻很少見有誰當街撒潑現眼的。北京人是天字一號的順民,最守規矩,半夜兩三點坐出租車,司機師傅既不抽煙,也不闖紅燈,隻要東西落車上,願意找總能找著。也許有人說這畢竟是首都,北京人畢竟闊氣,但我得說這是文化淵源不同。在某些方麵比北京強的城市也不少,但絕對不可能出產“北京人”。三千年滄桑、漢胡混居之地,有長城、有太廟,有王府、有胡同,有關漢卿、有舒慶春,盧溝曉月、薊門煙樹——缺一則鑄北京人而不成。然後我愛北京的氣息。雖然是老城,但絲毫不透出腐朽之氣,愛極了那些宮牆腳下玩滑板的年輕人,還有朝外、中關村的勃勃生機。搬來北京後過年回老家,已很難適應那裏的生活節奏,北京給我上足了發條,我已習慣於攪拌濃稠的時間。喜愛北京還在於這裏放得下我的夢想。我是地地道道的凡俗之人,至今也瞧不出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天才之處,但這決不妨礙我做一個有夢想的人。如果我不在這裏生活,很可能終日盈耳的就是另一批親戚朋友的諄諄勸誡:勸我老老實實地過月白風清的小日子;勸我向大眾學習,追求一個趨同的短期目標;勸我放下屠刀,隨意立哪塊地,成任何一尊佛。在這裏卻完全不同,當我向別人講出我的目標,人家會問我有沒有更長遠的理想,當我鼓起勇氣說出理想,人家接著就會催問我的夢想。沒有哪種膽大包天是這裏不能接受的,大家隻會計較你看的太淺,不會埋怨你看得長遠。這也是很多外地朋友迷戀這裏的原因,這裏足夠大,足夠我們同遊於江海,相忘於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