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改吧,改吧(2 / 2)

而聖德太子呢,也是佛教信徒之一,他曾經師從高僧,還親自撰寫了《三經義疏》,同時他還具有紮實的儒教功底,所以他知道如果繼續將佛教從朝廷推廣到民間,人們就會覺得當今太子原來是個具有十足善心和信仰的人,理應得到更多的支持。而且此時推廣還可以給馬子一個順水推舟的機會,讓他誤認為聖德太子很明白事理,不像那個崇峻那麼沒眼色。於是,聖德太子和推古天皇下令弘揚佛教,要求一般國民都必須虔誠敬佛,同時廣建寺廟,法隆寺的前身就建於此時。

玩命君玩兒命

聖德太子這一招不僅控製了人民、穩定了社會,還給了蘇我馬子一個台階,蘇我果然表示默認了。聖德太子嚐到了改革的甜頭、勝利的果實,便一鼓作氣開始執行玩兒命任務——擺脫蘇我氏家族對天皇的控製。

聖德太子在廣建廟宇的時候,順便把一個佛寺改造成了自己的行政大樓,這個寺廟就是斑鳩宮。斑鳩是一種鳥,常被用來寓意憎惡虛偽邪惡、崇尚友善真誠,這簡直就是聖德太子一生的寫照。就在這個地方,他運用自己良好的學術修養推行政治改革,對外派送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交流,改變以往老是和朝鮮打打殺殺的敵對政策,而且第一次驕傲地稱自己為“日出處天子”,這也是日本國名的一個由來。對內則製定了《十七條憲法》,“憲法”這個詞就是那時候創造的,中國後來也從日本借走了這個詞彙,隻不過此處的憲法和我們現在說的憲法完全不是一回事兒。這部憲法的基本內容都是照搬中國儒、道、法、釋以及諸子百家的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三綱五常”就是憲法的核心,告訴人們要有理想、有道德,講文明、樹新風,守紀律、信佛教,其用意與中國也算是大同小異,不過就是抬高皇權罷了。但這部憲法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畢竟使日本從此成為了一個永久性、統一性和倫理性的國家。

話說,聖德太子在寺廟裏成天宅著,還能寫出一部憲法巨著,那腦袋瓜子敢情得多聰明啊,智商絕對150以上!法律算是寫完了,接著開始製定冠位吧,那些官二代們,你們顫栗了嗎?冠位說白了就是授予貴族榮譽,比如發個獎狀啊、勳章啊之類的,這是好事。但改革前,隻要老爹是個貴族,後代就是腦殘也能繼承,而且那個時候日本貴族又特別喜歡近親結婚,所以官二代們是越來越讓人大跌眼鏡。聖德看著一個個占著茅坑不拉屎的官員們,一心的窩火,決定拿他們開刀了,於是規定隻有有功績和才幹的官員才能受勳,而且不準世襲,並授予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共12個職稱,統稱“冠位十二階”。這下貴族門閥的勢力算是徹底抑製了,強大的蘇我氏家族也被大大削弱。

可橫掃幾代天皇的蘇我馬子也不是吃素的,你以為你是誰?你想削弱我們家我們就束手就擒嗎?你也不瞧瞧你們家那些天皇,幾個是我立的,幾個是我殺的!你現在膽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活膩了吧!雖然蘇我馬子一直陪著聖德太子改革,但是蘇我家族對天皇的種種行為早就有所不滿,他經常公然叫囂讓聖德太子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或者直接警告他不要玩火自焚。

麵對如此殘暴的“攔路虎”,聖德太子抑鬱成疾,也再無心政事,622年,最終心灰意冷的聖德太子到底是涅槃了,享年49歲。

聖德的改革從嚴格意義上說雖不是一場真正的改革。在日本政治領域內所起的作用也十分有限,但其宣揚的封建大一統思想為後來的大化改新奠定了思想基礎,是為改革先聲。當然,聖德太子的指向是沒有錯的,隻希望在日後更加動蕩的年代裏,日本的蛻變之路仍能以螺旋式的狀態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