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蝦”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622年、626年、628年,聖德太子、蘇我馬子以及推古天皇相繼去世,但這些政治弄潮兒的隕落並沒有給國家帶來和平,反而更亂了。新鮮出爐的又一波政治明星,窩裏鬥的功夫不僅漸長而且手段也越來越凶殘,六親不認,唯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推古天皇薨了,太子也歿了,這就成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在中國古代,立嗣往往也是國本問題,太子必須得有,一來是穩定人心,二來避免外戚專權,因此可以想象突然沒了天皇和太子的日本一下子變得多麼空蕩蕩。為了爭奪這個皇位繼承權,均想成為主角的皇族王家和蘇我氏豪族在朝廷上可以說是劍拔弩張,拚得你死我活。也是,麵對著最高權力的真空,誰不想做一把手呢?
當時最有希望繼承皇位的就是田村皇子和山背大兄王。田村是敏達天皇(推古的丈夫)的嫡孫,所謂血脈純正、根正苗紅。而山背大兄王則是聖德太子與蘇我馬子的女兒所生之子,所以他得管蘇我馬子叫外公,這個孩子“有背景”、“有關係”、“有人脈”。這下可難為了推古天皇,直到臨終前也沒有想好到底該選誰繼位,就分別對兩個人都進行了囑托。她對田村皇子說:“治理天下乃是大任,不可輕易發表意見。”對山背大兄王則說:“凡事一定要尊重群臣的意見,不可輕易發表自己的看法。”坑爹啊,這說的不都一樣麼?都是不讓隨便說話。於是,“推古的遺言”成為了引發這場爭奪大戰的導火索,雖然遺言本身並沒有明確由誰來繼承皇位,但圍繞遺言展開的權勢之爭則使先皇的旨意成為了判定繼位者是否正統的一個重要依據。哎,聰明一世的推古啊,你這不是添亂嗎?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擁戴田村皇子的竟是馬子的兒子蘇我蝦夷,而擁戴山背大兄王的又是蝦夷的叔叔摩理勢,這不是蘇我家族起內訌是什麼?
蝦夷為了能讓田村名正言順地得到天皇的寶座就謊稱有遺詔在手,並以此為據堅稱推古天皇是想讓田村皇子擔當治理天下的大任,這麼“扯淡”的話,誰信啊,摩理勢又不是傻子,自然說這純屬瞎掰,因此初次交鋒便不了了之。
蝦夷不善罷甘休,又暗中請一些重臣到一家不錯的館子吃飯,酒足飯飽後趁機向他們建議推舉田村為天皇,吃得正High的大臣們一聽,趕緊收起貪婪的吃相,提議這頓飯咱們還是AA製吧。大臣們的回絕令蝦夷頗為難堪,這錢沒用在刀刃上也就罷了,誰知還被捉住了把柄,火冒三丈的山背大兄王瞬間覺得自己被賣了,心裏嘀咕著:我要是不找你算賬,我都對不起我這麼牛逼的名字!他找到蝦夷劈頭就問:“你這到底唱的是哪一出啊?”蝦夷便開始裝傻:“哎呀,這也不是老臣的意思,這是推古天皇的遺願,你看遺詔就擺在這兒,而且大臣們也是同意的呀。”看著一臉齷齪相的蝦夷,山背大兄王惡狠狠地說:“你要再跟我瞎折騰,拿這假遺詔忽悠人,我非把你捏成蝦仁不可!”
山背大兄王這強勢的一聲吼震得蘇我蝦夷差點生活不能自理,他決定要孤注一擲,準備動手了。他先是找來摩理勢,策反他倒戈。誰知道這個叔叔的忠誠度是絕對的百分百,巋然不動。就在蝦夷失望要走的時候,又冷不丁地加了一句:“你要是再這麼瞎折騰,我非把你捏成蝦仁不可!”嚇!跟山背大兄王口徑一模一樣,還是別在他們麵前轉悠了,否則真的要變蝦仁了。於是,碰了一鼻子灰的蝦夷換戰術了,他不再用懷柔政策,管你是叔還是姨,隻要擋道的一律踢飛,直接出兵滅了摩理勢的勢力,順便把那些牆頭草也都招安了,田村皇子自然登上了天皇的寶座,史稱舒明天皇。
可惜舒明天皇不太爭氣,沒幹幾年就去世了,他的老婆繼承了他的位子成為日本又一個女天皇——皇極天皇。她在曆史上還有個別名叫齊明天皇,這是因為退任幾年後又再次複辟,此話先按下後表。皇極天皇當然也要依賴蘇我蝦夷,因為此時的蝦夷早已權傾朝野,成為“蘇我馬子二號”了。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