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後宮也瘋狂(2 / 2)

如此完美的周而複始計劃,老藤原家該開心得合不攏嘴了吧?不然!由於日本古代是一夫多妻製,所以位高權重的藤原氏家族那人丁何止是興旺,簡直可以用爆滿來形容。可問題是這“攝關”的位子隻有一個。為了攀登這座權力的最高峰,藤原氏家族各支係展開了激烈競爭,首要工作就是讓自己的女兒獲得天皇的寵愛,以便生下小皇子。於是他們競相收羅名門才女做自己女兒的侍從女官,說白了就是家庭女教師,平時輔導一下她們的功課,教她們學習日本和歌,進修中國漢學,抽空再彈彈箏練練琴,培養一下貴族氣質,好抬高自己的身價。受這種形勢的影響,當時的日本竟出現了一個特別重視婦女修養和知識教育的時代,不管最終有沒有坐上那把交椅,才女倒是輩出了。

但這並不表明日本女性的地位由此提高了、不再受人鄙視了。恰恰相反,就整個日本曆史而言,正是從平安時代,女性的社會生活空間開始受到極大限製,男女之間的社會地位也出現了明顯的差距。尤其是上層社會的貴族女子,連自由活動的權利都被剝奪了。貴族就要有貴族的樣,怎麼能和大街上的低賤女子一樣拋頭露臉?於是,貴族女子要謹言慎行,才華不能外露,言談要含蓄文雅,更不能和男性麵對麵交談,要說話也得隔著簾子或者屏障,甚至隔著一個房間。更誇張的是隔那麼老遠還不讓提高嗓門喊,那也有損貴族形象,可是聽的人多累啊,於是又有叫使女代為傳紙條的,這種種現象在《源氏物語》中表現得尤為深刻。平安中期的這股培養女性貴族風,其實更像是中國唐玄宗時期。中國古代女子地位也不怎麼高,哪家不想多生幾個男丁好趁早下地種田?可楊貴妃的集三千寵愛於一身,順便還帶領著全家老少跟著雞犬升天,一下子就讓全國老百姓都眼紅了,於是家家養女不養男,又哪個不費盡心思想要培養出第二個楊貴妃?

紫式部沒有這麼高貴的出身,她當然無法躋身下一任皇後的選拔,但她的才華足以成為皇後的老師。1005年,紫式部被藤原道長招入後宮,擔任後宮皇後藤原彰子(藤原道長之女)的女官,給她講講《日本書紀》、白居易的詩歌什麼的,直到1013年左右才離開。

在皇宮期間,紫式部領略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豪族生活,這讓出身於中等貴族之家的她深有感觸,其實和曹雪芹類似,家道的中落也逼得紫式部看清現實,能夠以理智的眼光去審視上層貴族的奢靡生活,而她女性的身份又更能懂得理解、同情貴族婦女一夫多妻的種種不幸遭遇。

盡管這其間紫式部也寫了本日記和詩集,但《源氏物語》直到她逝世前才成書,比較可靠的說法應是1014年左右。全書洋洋灑灑近百萬字。“物語”意為“講述”,是日本古典文學十分流行的體裁,類似於中國的唐傳奇。故事涉及三代天皇,曆經70餘年,書中人物有400多位,以男主人公源氏為核心講述了平安時代日本皇族、貴族階層紛繁複雜的生活,其中也不乏揭露人性善惡、宮廷爭鬥以及當時女性無權地位的深刻內涵,因此被譽為日本版的《紅樓夢》,盡管《源氏物語》比《紅樓夢》早了七百多年。

的確,《源氏物語》典雅的行文就像一幅瑰麗的傳奇畫卷,貴族們糜爛而又出奇優雅的生活橫陳在讀者眼前,雖相隔千年卻始終魅力不減,從雋永美妙的文字中我們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已逝去千年的古典韻味,這是日本傳統文化美麗與曖昧交錯的氣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