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類?英雄!
亂世出英雄,也出異類,有時候異類和英雄屬於同一種人。
尾張的大名織田信長就屬於這號牛人。說他是異類,是因為他的行為沒一個符合傳統的,說他是英雄,則是因為他居然改變了傳統。
1534年,這一年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事件發生,沒有洪水、海嘯,也沒有大地震。當然,像核汙染這樣的事情更不會有,一切都很太平。尾張地區的大名織田信秀家裏添了一口男丁,這個男孩就是織田信長。
信長的乳名叫吉法師。雖然他並不會施魔法,但卻有著跟法師一樣的鬧騰勁兒。比如不注重儀容儀表,成天衣衫襤褸破布條子;不注重說話語氣,管你是上級還是長輩;不重視義務教育,每天就知道打獵遊玩……總之,一個武士必須學習的禮儀規範他全不學,就好比孔子苦口婆心手把手地教六藝,學生連看都不看扭頭就走,那孔子老師得多傷心,一定會大罵:“朽木不可雕也”!又比如他突發奇想地舉辦女子相撲比賽,並揚言要將女冠軍娶過門等等,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做不出的。家臣和尾張地區的臣民一致認為:“這貨是個傻子!”
天文二十年(公元1551年),織田信秀突然生病去世,織田信長繼承了家裏的大業。在一些家臣看來這完全是胡鬧!信長哪裏像個能將家族事業發揚光大的接班人?他們看好的是信長的親弟弟——織田信行。父親去世了,做兒子的肯定是要舉辦追悼會的,信行表現突出,待人接客、默哀答禮,組織得井井有條。本來這些活兒都應該是由兄長信長來做的,但到了晚上,信長才姍姍來遲,還是被他的老師平手秀政連拖帶拽拉來的。到了牌位前,信長不跪也不拜,直接吼了一嗓子:“爹啊,你怎麼走得這麼早啊!”大家默哀,深表同情。很快,下一嗓子也響起來了:“爹,你這一走,就要分家了!”大家沉默,麵麵相覷。說完,信長自信地走出了大門,暗下決心:老爸,看我的,我不僅要統一尾張還要稱霸日本!那些不服的,我就讓他們跟你走!
事實上還真有些不服的,織田信行就蹲在大本營裏積蓄力量,等待篡位機會的到來。弘治二年(公元1556年),信長的嶽父齋藤道三兵敗自殺,齋藤道三是美濃國的實力派大名,少了這樣一個強有力的支持,“異類哥哥”一定變得弱不禁風了,信行得意地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反了!卻不想,這個眾所周知的“傻子”僅僅用了700人就把他的1700人全打趴下了!雖然這加起來不到3000人的戰爭看起來更像是聚眾鬥毆,但信長畢竟通過此戰控製了尾張全境,可謂旗開得勝。
話說織田家有一個非常厲害的鄰居,就是占據了遠江、三河、浚河的大boss——今川義元。這個人雖然不一定想要稱霸日本,但是特別想上洛。“上洛”原本是指進京看看天皇和幕府將軍,給他們彙報彙報自己轄區的情況,後來天皇和幕府將軍權力旁落,地方有實力的大名就上洛“挾天子以令諸侯”,樹立支配全國的威信。而今川義元想要上洛,必須經過尾張。永祿三年(公元1560年),他率領25000人馬向尾張殺來,其實那個時候的今川根本沒把信長放在眼裏,尾張國隻不過是他進京路上的一顆鵝卵石,隻要輕輕踢一腳,就成平坦的康莊大道了。麵對來勢洶洶的今川義元,尾張國的全體百姓也對自己的“傻子”領袖沒了信心,這不明擺著以卵擊石嘛,大夥兒普遍覺得還是早早投降,友好放行比較妥當。
內憂外患的織田信長到底能否打敗來者不善的今川義元呢?
五月間,麵對今川大軍壓境,織田信長召集已經張皇失措的家臣們,就說了兩個字:“跳舞!”曲終人散,問他們這個舞跳得怎麼樣?家臣們倒也直言不諱,說敵軍都壓境了還在這裏跳舞,我們是寧肯戰死沙場的武士,不是貪圖享受的佞臣!信長聽到這樣的回答非常滿意,告訴他們得到前線的情報今川義元本陣就在桶狹間附近,隻要組織一支驍勇的騎兵,突襲今川的本陣擒賊先擒王,就能打退敵人。大家聽後頓時一掃頹靡之氣,個個摩拳擦掌想要奪取首功。
據記載,當時信長一方的奇襲部隊隻有6匹馬和200人,而對方至少有2萬人!開赴戰場後,信長的其他部隊大約2000人在正麵牽製對方的2萬大軍,信長則率領另外200人悄悄地在叢林處潛伏,尋找今川義元的本陣。桶狹間位於低山和丘陵之間,道路很窄,大軍不容易正麵對攻,碰巧當日又突發暴雨,山間小路泥濘不堪,今川義元習慣乘坐轎子,更是寸步難行。十九日下午,在林中埋伏的織田奇兵突然殺了出來,雖然信長隻有200人,但由於雨水很大,根本難辨敵我,戰場瞬間亂作一團,而在部隊後麵的今川義元因為道路泥濘難行早就跟前方部隊脫節了。天時地利全都向著織田軍一方傾斜,這200多人直撲今川義元本陣,織田軍大將毛利新介第一個發現了今川並砍下其首級,大喊:“你們的主將已經被我殺死了!”前方的今川家臣和士兵聽到今川義元被殺,紛紛作鳥獸散,2萬人的大軍在一個小時之內幾乎全部跑光。原來,信長的尾張國竟是顆滑溜溜的絆腳石,今川義元不僅沒能踢走它,還不慎栽了個大大的跟頭,再也爬不起來。
桶狹間奇襲的勝利使織田信長一戰成名,其勇猛和智慧終於得到認可,27歲的他確立了自己的根基,並且開始“天下布武”(織田信長為自己刻製了一枚圖章,上書“天下布武”四個字,表示以武力平定亂世、取得天下之意),試圖以武力征服全日本。之後,織田信長的勢力發展很快,接連消滅了今川家、武田家,甚至控製了天皇和足利幕府,版圖伸向了西邊的四國等地。
然而,就在織田信長的權勢如日中天的時刻,卻遭遇了背叛的定律,不幸被他的家臣明智光秀殺害了。
明智光秀是織田信長的心腹,也是信長的妻舅。當時,織田家和毛利家爭奪西日本的利益,織田信長前去督戰,途經本能寺時,在寺廟落腳歇息,陪著他的僅有幾十名隨從。天正十年六月二日(公元1582年6月21日),原本奉命前往高鬆城援助豐臣秀吉的明智光秀突然掉轉方向將本能寺圍了個水泄不通,並對著所有手下說出了他生平最著名的一句話:“敵在本能寺!”(敵は本能寺にあり!這句話後來成為了日本有名的諺語)僅僅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明智光秀就攻破了本能寺的防守,織田信長死於這次叛亂之中,時年49歲。
一代將星的隕落的確令人感到惋惜,但更加遺憾的是,本能寺之變竟成了日本曆史的未解之謎。為什麼明智光秀會殺掉織田信長,曆史學界曆來爭論不休。第一派認為這是德川家康和豐臣秀吉的陰謀:本能寺之變後,豐臣秀吉立刻率兵從前線跑回織田領地,200多公裏路程竟然隻用了5天,同時德川家康也神速退回,如果不是提前知道內幕,從當時的交通情況來看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很多人猜測他們是明智光秀的幫凶,後來兩人又都反咬明智光秀的弑君之罪。陰險啊!第二派認為是明智光秀個人的問題:光秀在後期並不太受到織田的重用,這個人疑心很重,總覺得信長會找個莫名的借口背後捅自己一刀,所以先下手為強。第三派認為這是阻止信長奪取皇位:信長的行為曆來比較奇特,往往不被大家的常識所理解,在他的勢力達到頂峰之時,朝廷想頒個稱號給他以資鼓勵,但他全部拒絕了,所以很多人都猜測他想篡位,天皇暗中指使光秀對織田發動政變也不是沒有可能。第四派則認為是以千利休為主的織田家臣暗中指使反叛:千利休是一位茶道商人,他有很多機會和信長以及一些上層人物接觸,不喜歡傳統的信長以及他的殘暴,總是令這些商人們感到極度恐懼。所以提出和光秀合夥謀殺信長,也好趁早安了自己的心。
然而,無論是哪一種陰謀,織田信長的的確確死了,死在自己家臣的手下。回望其一生,雖然殺人如麻,但他對政治、軍備的改革卻卓有成效。他鼓勵吸收外來文化,鼓勵穿著外國服飾,鼓勵使用洋槍洋炮,也都說明了他的開明。另外,他還奠定了日本近世的基礎,帶領日本逐步走出傳統的窠臼。可以說,他是一個不屑於傳統的異類領袖,同時也是一位名垂千史的英雄豪傑。“猴子”的崛起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第一出人頭地之人,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而他的晚年卻充滿著爭議。
1537年豐臣秀吉出生於一個純粹而貧困的家庭,因為從日本有曆史以來他們家就是世代農民,從沒翻過身。他身材低矮,臉盤瘦削,酷似猿猴,所以從小就被人叫做“猴子”。信長甚至還當著眾人的麵叫他“禿鼠”,似乎在豐臣秀吉出頭前,沒有人會正眼瞧他一眼。不過興許他心中也時常會想“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