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男惡棍集團(2 / 3)

東條英機是典型的軍二代,其父曾參加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他的兩個哥哥很早就夭折了,所以父親就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英機身上,又是強迫他自帶木食盒徒步上學,又是請專業老師教他神刀流劍舞,從小灌輸殺身成仁的武士道精神。

可惜英機這小孩天生不愛學習,讀書長進不大,打架鬥毆倒是頗有名氣,他的母親曾經三天兩頭地被叫到學校。還有一回,英機和比他大的孩子打架,對方把他揍得連北都找不著了,可他就是不服,以至於對方最終覺得他過於倔強,反倒心慈手軟把他放了。東條英機從小所表現出的這樣一種偏執,和他後來當上內閣首相、發動太平洋戰爭不能不說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係。

初中二年級的時候,英機又像往常一樣找人打架,在被六七個人群毆之後,他終於有所頓悟,覺得一個人力氣再大,隻能對付一個敵人,要戰勝眾敵,還得靠學問。於是他破天荒地想要用功讀書了!在升入陸軍士官學校以後,東條英機竟開始“改行”寫詩。每個周末他都和那些跟他一樣閑得發慌的同學到學校後麵的操場高談闊論,不當流氓當詩人,喝茶聊天,聊到興起時還表演些他小時候學過的把式。

與此同時,這些士官學校每天都給他們洗腦,讓他們自願接受軍國主義的荼毒。畢業那天,東條英機就發誓要為天皇而死,要做天皇的盾牌,就算在滿洲的土地上粉身碎骨也心甘情願!唉,又一個天皇的走狗在流水線上加工成品了!

1933年3月,東條英機被任命為陸軍少將,然而卻遭到了日本陸軍內部對他的品頭論足。看好他的認為他是日本帝國的頂梁柱,是日本陸軍未來的重頭人物。不看好他的諷刺他為“東條上等兵”,甚至還有人嘲笑他不僅無德無能,就連相貌也令人無法忍受。這搞政治又不是選明星,長得好能當飯吃、當槍使嗎?答案竟是肯定的。1934年3月,東條英機在軍事調查部長的位置上隻坐了四個月,凳子還沒捂熱就被調到了陸軍士官學校。隨後的調動也變得越加頻繁,也越加變得不重要,最終隻落了個閑職,沒有人在乎他來不來上班,甚至連辦公桌都沒給他安排,而這時的他已經50歲了。

人過半百,相信自己還能有爆發力的信念,這需要怎樣巨大的毅力在背後支撐著。1935年,一個難得的好機會終於來到了東條身邊。他以前的校友力薦他做關東軍憲兵司令官,當時關東軍已經掌握了偽滿洲政權、軍權、財權和部分外交權力。關東軍司令官也就是名正言順的地方“藩王”。上任伊始,英機便迅速把握時機著手處理國內外事務,他開始扶植自己的黨羽,擴大憲兵隊人數和實際監管範圍,如此一來他便可以通過憲兵插手民間治安,牢牢把持住了地方管理。為了進一步樹立威信,他還發出“要忠於職守”的訓示並附上自己的肖像。一時間,東條英機這張“臉”貼滿了偽滿憲兵各分駐所的大街小巷,似乎在對昔日那些曾嘲笑他長相的人得意洋洋地宣戰。

1936年“二二六事變”,機遇再次來到英機身邊。當日,皇道派在東京發動政變,正式開始搶班奪權,其背後的精神推手就是北一輝,他們攻擊大臣官邸,釀成血案。這個時候,作為統製派骨幹的英機果斷采取行動,一麵在中國東北對關東軍中的皇道派進行肅整,一麵向天皇和軍部發去通電表明自己堅決支持天皇的心永不變。這一招不僅穩定了關東軍的局勢,而且使統製派從此牢牢掌控住了這朵“皇軍之花”。幾天後皇道派投降,政變失敗。根據東條的優異表現,他被提拔為陸軍中將,天皇發現了他的才能,首肯了他的忠誠,1937年又提拔其為關東軍參謀長。終於,這個賭徒有了大額的“資本”,慢慢地他的貪婪也將把整個日本拖向無盡的深淵!

1937年盧溝橋事變,標誌著中日戰爭的全麵爆發。英機率領的“東條兵團”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攻下張家口,建立了傀儡政權。10月份又入侵山西,攻占了大同、包頭。由於他的快速推進,這次的進軍也被侵略者吹噓為“關東軍閃擊戰”並授予東條勳章。

1938年,戰功卓著的東條英機又升任為陸軍次官,據說他連假都不休,每天就是琢磨侵略路線。不知道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還是簡單地以為戰爭就是賭大小,東條竟公開宣稱日本既要對蘇、中兩國同時作戰,同時也準備同英、美、法開戰。以一敵五?!這麼不切實際的幻想簡直可以和慈禧一拚,她老人家一聽說帝國主義列強要逼自己退位歸政光緒就火冒三丈,極不明智地公然向列強十一國宣戰,魄力倒是很大,結果呢?不幸發生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英機也沒好到哪裏去,發言的結果隻有一個:軍部對此人產生了嚴重的不信任感。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了珍珠港。大戰在即,東條英機流下了賭徒的眼淚,這是他瘋狂的最後資本,也是走向滅亡的預兆。麵對美國的強烈攻勢,日軍頹勢無法阻擋,東條內閣實在是撐不住了,而這個時候的他已經身兼首相、陸相、內相三大實權。麵對失利和國內的反對聲,東條開始鎮壓社會輿論,無論是社會上層還是普通百姓都對他恨之入骨。即便在今天,日本右翼勢力猖獗地篡改教科書,也依然沒有改掉對東條英機的憤恨,幾乎所有日本人都認為將日本帶向恐怖深淵的就是這個家夥!

邪惡的力量是注定要失敗的,中國人民堅強的反擊以及美國人對日本本土的轟炸,終於迫使早已失去天皇信任的東條辭職。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在戰犯的名單上,東條英機位列第一批。在美國人逮捕他的時候,他曾開槍自殺未遂,或許是冥冥之中有一股正義的力量讓他逃不掉他應該受到的懲罰。東條有一個綽號叫“剃刀將軍”。這個綽號是日本人起的,剃刀不是今天刮胡子用的剃須刀,而是一種日本武器“薙刀”(“薙”同“剃”)。這種刀往往是女子防身用的武器,日本人之所以這麼稱呼他,是覺得這類貨色能當上首相完全是因為耍陰謀詭計。同樣中國人理解他為“剃刀”則是因為他著名的“三光政策”。如此一個惡魔終於在1948年12月23日被執以絞刑,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一代戰爭狂人終成曆史陳跡,軍國主義也被釘上曆史的恥辱柱,成為極端化的反麵教材永世警醒後人。

坑爹的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的大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凡是看過美國大片《珍珠港》的都清楚下達偷襲命令的就是這廝。

說起來,美國人對五十六的熟悉要比中國人更甚,因為兩國在太平洋的海戰上可以說是“寸海必爭”,而中國人對他的了解卻大多停留在這個有趣的名字上,畢竟對二戰時期的中國而言,海軍根本就是個奢望,更別提出海作戰了。

山本五十六這名字可不是閉眼瞎起的,而是有理有據、有圖有真相。他出生於1884年4月4日,大有2012年2月2日“犯二青年節”的架勢。那一年,他老爹剛好56歲,老來添子當然備感得意。可想來想去實在不知道起個什麼樣的名字才夠勁兒。某日,老爺子靈光一閃,一拍腦門子決定就叫五十六吧,又順口又能展示自己的雄風,一舉兩得。那時候他的全名叫做高野五十六,長到32歲又過繼給了同宗的山本家,從那時起正式改名為山本五十六。這麼大的年齡過繼,通常還是挺少見的,可能對已有六子一女的老高野來講少一個也沒什麼大礙吧,更何況五十六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孝子,叫別人一聲幹爹絲毫不會動搖生父的地位。

據說,五十六當軍官後還常常回鄉給高野家祖墳掃墓,大部分薪水也都寄給老媽,接濟哥哥姐姐,有時還資助家裏的一些窮親戚。因此他遲遲沒有成家,直到35歲才和一個擠牛奶的老鄉結婚。新婚才半年多又被國家保送到哈佛大學進修,真懷疑這半年來五十六都在和托福打交道了。

海軍部的官員曆來都對“海龜”學者客客氣氣的,同年年底就把五十六提升為海軍中佐。山本被美國的繁華深深震懾住了,他頭一次明白原來“美帝”的生活可以這麼舒適,更讓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美國的女孩子居然可以出來上大學,還能夠獨立賺錢養活自己。要知道日本的家庭婦女隻能成天在家窩著替男人們洗衣做飯,靠男人來養活全家,所以他表示非常難以理解,而且對這種拋頭露臉的女性也表示深深的不讚同。另外,美國還不實行配給製,隻要你手裏有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可是在日本,人們買個糖還得要糖票,而且定期定量,十分不自由。當他參觀完底特律的汽車城和德克薩斯州的油田,更是真正明白了什麼叫做發達國家,什麼叫做發展中國家,兩個國家力量的差距恐怕要用光年計算了。

1921年,學成歸國的五十六在海軍裏任職大學教官。回國後的他不像其他將領那樣沒事兒成天吵吵要增加陸軍軍費,而是把目光投向並不完全成熟的海軍航空兵建設,眼光獨特地讓人覺得他就像一朵異時空的奇葩。要知道20世紀20年代的飛機能飛起來那就相當不錯了,而要想飛機能穩穩飛起來再對空、對地作戰那簡直就是做夢!日本飛行員對自己的前途絲毫沒有信心,成天吊兒郎當,混吃等死,而且也沒人真心願意開個飛機上高空去練,因為他們絲毫不懷疑在這種高度裏訓練飛行出事故的幾率有多大,那可真正是“一路順風”,墜哪兒都不知道。五十六看出了飛行員們的心思,他決定起到表率作用,開始每天定時定點,開著飛機出去遛彎,還告訴學員們開飛機要比開汽車拉風多了,開好了想結交美女那根本不是難事兒。被五十六行為征服了的學員們決定跟五十六一起到藍天上兜風,傳說中的嫡係部隊就這麼組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