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建設部大把賺著沒心沒肺沒腦的黑錢,林業部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提到日本的綠化,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大談中國真該學學日本的植樹造林活動,少砍些樹木。的確,在濫砍濫伐方麵我們國家是應該收斂些,但是我們真的應該去學習“日本式”的造樹活動嗎?
隻能說這一切都是假象啊,假象!首先第一個誤區:日本人也砍樹,而且砍得也很不科學。當年林業廳為了能夠方便經濟林的砍伐,花了10多億美元修了林道,這簡直就是大卡車、伐木車們的福音,然而伐木的貢獻隻占GDP的1%,得不償失啊。其次再來爆料什麼才是日本人口中真正的“植樹造林”:從經濟角度而言,這完全就是一場浩劫,他們先是天真地把大麵積的自然植被都砍了,然後花幾百億美元種上單一的經濟樹木,1997年的調查顯示,日本43%都是杉樹和針葉林,然而木材的價格卻不斷下降,把這些樹砍了那可是賠錢的買賣,所以政府欠下了3.5兆億的巨額債務。這些樹不能砍,可國內少不了要用木材,所以隻能不斷進口,而不明其中事理的人還單純地以為日本是為了保護樹木而選擇從外國進口,他們是不敢砍啊!
浪費的、無用的、不必要的、折本的……如此鋪張無序的花錢,就是金山銀山也有坐吃山空的時候,正如之前所說,日本很多地方開始欠債了。於是,政府的“喉舌”們又出來辟謠了:我們國家的負債性質與其他國家不同,大家不用擔心。這種宣傳你信嗎?反正我是不信,很多有良心的經濟學家也不信,他們紛紛跳出來為陷入困境的日本指了三條“明路”:一、提高GDP的增長速度,這是以穩定社會為前提的最佳途徑,但日本作為一個發達國家很多大型項目早已上馬,而且市場相當成熟,不可能有大量的熱錢進行投資。二、增稅,這個辦法最遭老百姓鄙視,不滿肯定是大大的,苛“稅”猛於虎啊。三、通貨膨脹,既然前兩條路都行不通,政府隻能被迫搞起了通貨膨脹,於是“磚家叫獸”們又發言了:隻要開足馬力印鈔票就能萬事大吉,管他什麼通貨膨脹,隻要債務還清就可以了,這樣的惡性循環使泡沫變得越來越大,隨時有爆破的可能。
果不其然,日本房地產、股票、不動產等其他理財產品都開始變得虛大起來。1989年入冬,日本平均股票價格居然突破了39000日元大關,市盈率高達80倍!一時間舉國歡騰,奇跡再次誕生!新年過完後,1990年開始,股市開始狂瀉,兩年內下降了60%,漫漫熊市深不見底。與之相同境遇的是房地產企業,泡沫經濟下降以後,1991年地產的估值隻有泡沫的五分之一,就好比上海的房價從兩萬跌到四千,心動了嗎?然而沒有人買!而那些占地更加瘋狂的高爾夫球場更是賠了個精光。這種泡沫經濟可以說是199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一個主要原因,而島國的這一大筆爛賬隻有在吃了個悶虧後才有所覺悟,但一切是否已為時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