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沒有2012!(1 / 3)

每天都要抖一抖

通常到了3月,日本人都會變得非常開心,因為可以成群結隊去賞櫻花了。但不幸的是,2011年3月11日,對日本人來說不再是開心的日子,而是極度慘痛的回憶,因為東日本9.0級大地震了!

其實隻要一說起日本,大多數人都會立刻想到這是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什麼地震、山體滑坡、海嘯等等等等,就連日本人自己似乎也早已對這一切司空見慣,日本電視節目上方就經常時不時地出現一行滾動小字:xxx地發生了xx級地震,請做好防震準備等等,看這玩意兒就跟在中國看天氣預報一樣平常。

日本人正是在這樣“艱苦卓絕”的生存環境下養成了幾乎滲透到血液裏的防災意識。除了國家規定的各種防災紀念日外,日本人關於防災的各種演習、訓練、宣傳也極其頻繁,有時候排場大一點的還把客居的外國人也組織過來一起接受防災安全知識教育。日本公園裏隨處可見的鐵皮屋其實就是防災倉庫,裏麵儲藏了各種工具以備不時之需,還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更別說什麼房屋、橋梁,都要各種加固。在這樣嚴謹周到的防災工作下,日本人麵對災害的心理素質可謂大大提高,您愛怎麼震就怎麼震,反正每天都要抖一抖,抖著抖著也就習慣了,要是哪天島國真不動了,估計才會無比恐慌。

類似這種級別的地震,日本最近100年還發生過兩次,分別是關東大地震和阪神大地震。1923年關東大地震讓日本的法西斯統治者認識到日本國土狹小而且自然災害頻發,必須加緊侵略戰爭,否則到時候真被海水給吞了就晚了,所以從1923年開始他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可憐了中國善良的老百姓,一直把日本當做現代化的“老師”還不停地捐錢給他。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也是影響很大的一次地震。阪神是神戶地區當時日本屈指可數的大城市,華麗麗的大都市被可惡的地震驟然掃過,竟一下子就成了廢墟!這裏居住了將近105萬人,早上地震發生時大家還在熟睡,多可怕!一下子死了6500人!

然而,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了,伴隨著海嘯,連帶著核輻射一起殺來。就算每個日本人都是“淡定帝”,麵對如此場麵也都一時淡定不起來了,大地搖晃、海水呼嘯,核電泄漏,像極了《2012》裏的世界末日。可以說這是有史以來日本麵臨的最嚴重的一次災害,不是因為它的強級地震,而是可怕的核輻射。日本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遭受到原子彈襲擊的國家,可想而知他們對核輻射的恐慌和後怕那肯定是大大的,這次地震所帶來的災難和心理陰影都可能再次激起他們在二戰中有過的傷痛,這不是傷口上撒鹽麼?畢竟軍國主義再怎麼囂張,日本老百姓還是無辜的。

但即便如此,日本人還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進行逃亡和生存,以至於我們看到他們對震後的反應對比汶川地震時咱們的人心惶惶而感到極度不可思議。當天地震,第二天電視台仍舊該放動畫放動畫,該放電影放電影,好像完全感覺不出來這是剛剛經曆了生死一線的大地震,他們沒有搶水,沒有搶鹽,也沒有出現什麼“跑跑”,他們相信政府宣傳的一切還在可控製範圍內,雖然人們不一定真的信任走馬燈式的內閣,但他們抱團的決心,讓人覺得這個民族的凝聚力強大到令人敬畏。

麵對日本的遭遇,中國人再次選擇祈福、讚許和資助,似乎那一刻我們又像1923年的中國人一樣放棄了所謂的仇恨,又再一次開始以德報怨。不為什麼,隻因為在自然災害麵前我們每一個人都顯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卻依然做著頑強的抗爭,不管是汶川的中國人還是東京的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