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天真活潑(1 / 2)

v\u000b�\u001b�f有一位青年給我的信上說:“每當我讀《新世訓》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成了三十以上的人了。年輕人喜歡讀比較刺激一點的書,但他卻不問那書到底對不對。我也是青年人,我覺得《新世訓》一書很容易使一個青年老大,很容易失掉天真活潑的情懷。這點對不對,我想先生能給我們一個滿意的解答。”

此所謂使青年老大,就是說,使青年失掉天真活潑的情懷。所以為討論這個問題,我們須先問什麼是天真活潑。我們說一個人天真,可以是說一個人渾沌,易於衝動,亦可以是說一個人真率純潔。我們說一個人活潑,可以是說一個人舉動隨便,容易輕舉妄動,也可以是說一個人有朝氣,有精神,自強不息。若所謂天真是渾沌的意思,若所謂活潑是舉動隨便,輕舉妄動的意思,讀了《新世訓》的人,若失掉了天真活潑,我認為這是《新世訓》的很大的成就。若所謂天真是真率純潔的意思,若所謂活潑是有朝氣,有精神,自強不息的意思,則讀了《新世訓》的人,決不會失掉天真活潑。因為真率純潔,有朝氣,有精神,自強不息,正是《新世訓》所讚美提倡的。不過它所用的話沒有什麼刺激性而已。天真活潑本是兩個好名詞。但很有許多人,誤以渾沌易於衝動為天真,誤以舉動隨便輕舉妄動為活潑。我承認渾沌,易於衝動,舉動隨便,輕舉妄動,是青年所常有的特點,但這是青年的缺陷,正是青年所應該改正的。若以為這些不是缺陷,是天真活潑,應該保持勿失,這是很危險的。《新世訓·尊理性》,正是要人破除渾沌,不為衝動所支配,教人不可舉動隨便,輕舉妄動。《新世訓》所希望人得到的,是真正的天真活潑。

就天真是真率純潔說,《新世訓》提倡“無所為而為的人生”。在《為無為》章,《新世訓》說:“一個人一生中所做的事,大概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他所願意做者,一部分是他所應該做者。合乎他的興趣者,是他所願意做者。由於他的義務者,是他所應該做者。道家講無所為而為,是就一個人所願意做的事說,儒家講無所為而為,是就一個人所應該做的事說。”所謂“無所為”,就是不計較個人的成敗禍福。一個人不計較他個人的成敗禍福,而做他所願做的事,所謂真率,莫過於此。一個人不計較他個人的成敗禍福,而做他所應該做的事,所謂純潔,莫過於此。《新世訓》讚美提倡這種人生,並且說,有這種人生的人,心境真率空闊無沾滯,所謂胸懷灑落者,即是指此種心境說。有這種生活的人,做事是一往直前,心境是空闊無沾滯,所謂天真,宜無過於此。

《新世訓·論誠敬》章中說,敬是一個人的“精神總動員”。又說:“我們現在常聽說,人必須有朝氣。所謂有朝氣的人,是提起精神奮發有為的人。若提不起精神,萎靡不振的人,謂之有暮氣。我們可以說,能敬的人,自然有朝氣。而怠惰的人,都是有暮氣。”又說:“敬對人的做事效率及成功,有與現在普通所謂奮鬥努力等,有同樣的功用。”《新世訓》所提倡的是蓬蓬勃勃作為有效率的人生,所謂活潑,宜無過於此。

總之,《新世訓》所提倡的,是真率純潔而不渾沌的人生,是有朝氣,有精神,自強不息,而不輕舉妄動的人生,是真正的天真活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