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有一句諺語:“賺錢隻是徒弟,守錢才是師父。”意思就是說,能賺錢僅是徒弟階段的功夫,錢賺到後能夠將錢守住,才算藝成出師,可以成為一位師父。
“守錢”確非易事。公司如果不能繼續賺錢而發生虧損,以前所賺的錢便無法守住。如何才能繼續賺錢,甚至僅求保持不賺不賠,以免已賺的錢又歸回虛無之中,恐怕非有師父的本事不可。
師父的本領如何?
賺錢也就是創造利潤,是公司最基本的使命。賺錢之後守錢,將錢存入銀行生息,自是方法之一。但如果要更積極地“守錢”,則應將錢善加利用,產生更多的利潤,也就是以錢賺錢。如果將利潤再投入生產經營之中,擴展公司的規模,公司便不斷成長茁壯,創造更多的利潤;如果將利潤投資於其他行業或商品,累積更多的財富,尤需高超的師父本領。
賺錢積累財富之後,國人習於將財產傳給後代子孫。這是人情之常,無可厚非。但民間豪富之家,何以多敗家子,“富不過三代”?因此,更進一步說,僅是自己善於守錢,還不是真正的師父。真正的師父,應使公司傳至後代經營者後,還能繼續存在繁榮,還能繼續發揚光大。如何設立完善的製度以法治為世人治為輔,如何訓練後輩及中堅幹部,更能青出於藍,更是成為偉大的師父必備的絕招。
從徒弟與師父的觀念引申,在中小公司經營中,何者為徒弟,何者為師父,自顯明易見。可以說,在商界,僅僅初步成功的人,隻能算是徒弟;隻有獲得持續永恒成功的人,才有資格被稱為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