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要大氣,感謝折磨你的人與事(1 / 3)

做人就要大氣,不能睚眥必報,即使對於那些阻擋住我們前進的人和事,我們也要去感恩。因為,事實上,正是他們讓我們變得更堅強。所以,要感謝挫折,因為它磨練了你的意誌,使你變得堅強;要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為他讓你獨立;要感謝災難,因為它豐富了你的閱曆,使你變得聰慧。每個人都有困境生活中有快樂也有悲傷,我們既要有享受陽光沐浴的信心,也要有迎擊風雨洗禮的勇氣。我們要坦然麵對生活中遭遇的磨難,即使傷痛也要快樂著,而不應該悲觀喪氣,怨天尤人。其實,命運是公平的,它在為你開啟一瓶美酒的同時,也為你備下了一杯苦澀的咖啡。你不能隻沉醉於已有的快樂,還要準備品味苦澀的憂傷,因為苦辣酸甜都是生活。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不值得我們去斤斤計較。我們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瑣事,學會把事情看開、看淡、看遠、看透、看準。當我們運用自身的智慧營造出一種超脫的心境時,自然就不會再因為小事而煩惱,就會享受到生活本應有的快樂與幸福,從而贏得更廣闊的人生。

有一天,森林之王獅子來到天神的麵前說道:“神啊,感謝您賜給我如此雄壯、威猛的體格和這麼強大無比的力氣,讓我有足夠的能力統治這整個森林。”

天神聽了獅子的話,料想那並不是獅子來訪的真正目的,於是就微笑著說:“看起來你似乎被某事困擾著,說說吧,究竟遇到了什麼麻煩呢?”

獅子輕輕吼了一聲,說:“還是您了解我啊!我今天來的確有事相求。盡管我是叱吒風雲的森林之王,但是每天早上總被雞鳴聲給驚醒。神啊!祈求您,再賜給我一種力量,讓我可以不受此幹擾!這對於您來說簡直是

易如反掌吧?”

天神笑道:“你去大象那裏找答案吧。”

獅子很不甘心地跑向湖邊找大象,還沒見到大象,就聽到大象跺腳的“砰砰”聲。獅子跑近前一看,大象正滿臉怒氣地跺著腳,還不時氣呼呼地

扇耳朵。

獅子很不解地問大象:“你發這麼大的脾氣幹什麼?”

大象拚命地扇著大耳朵,吼著:“有隻討厭的小蚊子,總想鑽進我的耳朵裏,我都快癢死了。”

獅子沒再說什麼就離開了大象,心想:“既然連體形龐大的大象都會被那麼弱小的蚊子折磨,我還有什麼好抱怨呢?畢竟我每天隻是被雞鳴驚醒一次,而大象卻無時無刻不在遭受著蚊子的騷擾。相對而言,我可比它幸運多了。”

獅子一邊走一邊回望仍在跺腳的大象,終於明白了天神的意思:世上每個人都會有困境,誰都會遇上麻煩事,天神也無法幫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隻好靠自己了!我隻需換個角度看待此事,以後隻要聽到雞鳴聲,就當成是雞在提醒我該起床、不要睡懶覺了。這樣看來,雞鳴聲對我還是很有好處呢!

生活中的每一個困境,就是一個自我的挑戰。一次次破解困境,就是一次次超越自我。無論我們在人生的路上走得多麼順利,都會以為是理所當然;而一旦遇上一些小小的挫折,就會習慣性地怨天尤人,殊不知,每個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麵價值。

每個人都會遇到困境。如果你遇到了困境,不要抱怨,不要歎息,不要總想著借助外力拯救自己,而要把困境當做激勵你起床的雞鳴聲,當做那是上天對你的恩賜。正如一位哲人所說:“欺騙你的人增加了你的見識;遺棄你的人教導你應自立;絆倒你的人強化了你的能力;斥責你的人增長了你的智慧。你應該感謝這些人,因為他們讓你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

勇敢地麵對挫折麵對無法改變的事實,麵對無能為力的現狀,徒勞的反抗往往隻會白白消耗你的精力和智慧,倒不如冷靜地接受,把這些當做命運對自己的一種考驗。這樣,反而會顯出你的氣度和智慧。

生活中總會遇到許多不如意的事。比如生病不能上班、上學、遊玩,乘車外出車突然壞了,上街買東西買到了偽劣產品,做飯切菜不小心切破了手,兩口子拌了嘴,在單位受到了批評,工作任務沒完成,戀愛婚姻失敗,親人亡故等。這些情況統稱為挫折。

挫折的產生是不由人的意誌決定的,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它都是必然要發生的。它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古今中外,即使貴為天子、坐擁天下的皇帝,也無法逃脫挫折的侵襲。

實際上,一個人在一生中不知要遇到多少挫折。人生道路上,風風雨雨,坎坎坷坷,酷暑嚴寒,沒有誰能逃避得了。為什麼挫折具有必然性呢?因為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困難是無限的。戰勝了舊的,新的困難又會冒出來。

其實,在人類發展史上,每一項成就,每一次進步,都伴隨著許多挫折和失敗。比如人類在發展生產力的過程中,對環境保護問題的深刻認識,就是在挫折中發展起來的。

人們的智力差別往往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一些被公認的天才人物,與其說他們智慧超群,倒不如說他們戰勝挫折的勇氣超乎常人。比如愛迪生,在試驗電燈的材料時,反複嚐試了幾千次才成功。他那麼聰明,怎麼會失敗那麼多次?其實他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沒有被挫折打垮。執著地試驗下去,直到成功。

隻要在前進,就不可能避免挫折。因為幾乎任何一個進步都是挫折帶來的。正是因為過去的水平遇到了不可戰勝的困難,才讓我們意識到需要提高水平。沒有挫折,人隻會停步不前。所以進步必是與挫折同在的。

因此,一位名人說:“成功的次數比失敗要多一次。”也就是說,成功與失敗隻是跌倒再爬起的不斷更迭而已,而最後一次爬起來,就是成功。

...........

有人在挫折麵前會喪失鬥誌,甚至喪失生活的勇氣,認為自己是不幸的。但幸與不幸並非是根據一個人所遇到的挫折的多少或大小來評判的。

有人說,活著就是一種莫大的幸福。擁有如此胸懷的人,定是經過無數大風大浪,能坦然麵對命運的智者。

生活中,許多事情並不會按照我們預想的方式發展。許多不期而遇的磨難,給予強者堅實的臂膀;而給予弱者的,則是無限的畏懼與退縮。

僅存微弱的視力。他看書的時候必須把書本貼近臉,而且不得不把那隻眼睛盡量地往左邊斜過去,因為他隻能透過眼睛左邊的一個小洞去看東西。

願意讓別人認為她“異於常人”。

........畫的白線,隻好在別家的孩子回家後,趴在地上用眼睛仔細地搜索,盡量把小朋友們所玩過的每一個位置都牢牢地記在心早,很快她也成為玩跳房子遊戲的好手了。

以至於眼睫毛都會碰到書本。但是,她從來沒有放棄過,也正是憑著這一股子頑強的拚搏勁兒,她先後獲得了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的學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碩士學位。

對於心中滿懷希望、對人生有著美好憧憬的人來說,挫折在他眼裏隻是前行路途中的一粒粒小小的石子,偶然被踩到腳下,隻是微微發硬,抬起腳,向前邁一步,一切都將成為過去。顯然,在很多的人眼中,波紀爾·戴爾是不幸的,但是波紀爾·戴爾卻並沒有把這種不幸當成自己不求進取的借口。在她看來,她是幸運的,因為相比那些完全失明的人,她還可以看到一些光明,盡管很困難。她接受這種現實,並不抱怨上帝不公平。憑借自己的努力,她取得了驕人的成就。

所以說,當挫折侵襲,悲傷、膽怯和退讓是改變不了現狀的。一切都不可能複原,與其悲傷,不如振奮精神,轉換思路,積極向前開拓新的人生。這樣,才有可能走出現狀。

對手也是幫手

我們中國人講究“和氣生財”。不論在商場上、官場上都很忌諱拉幫結派,這樣容易造成敵對局麵。有一位商界精英說過:“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朋友。”

茨的微軟公司違反了《反壟斷法》,並要求其賠償10 億美元。但在官司望得到微軟的技術支持,好讓自己的音樂文件能夠在網絡和便攜設備上對方真的想要整合軟件的話,他很有誠意合作。這樣能使雙方優勢互補,銷售額均能大幅提高。

麵對敵人,常人一般會選擇不屈不撓地與其抗爭到底。但明智的比爾·蓋茨選擇了另一種方式:站到對手的身邊去與他牽手。

比爾·蓋茨的做法是明智的。因為,當你決定打敗敵人的時候,敵人也在想著擊垮你。他既然能成為你的敵人,就一定與你實力相當,不好對付。退一步來說,就算你曆盡艱辛將他打敗,可是誰能保證某天他就不會東山再起?誰能保證沒有第三個對手的異軍突起,到時候你又要拿出多少的精力去應戰?所以,把對手變成自己的朋友,實現雙贏,這才是最好的結局。

“披頭士”樂隊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演出結束後,保羅批評約翰唱得不對,吉他也彈得不好,約翰很不服氣。於是保羅用左手進行了一段精彩的吉他演奏,向約翰展示了他的天才實力,而且他能記住所有的歌詞,這讓約翰大為震驚。

其讓這小子成為自己將來的對手,還不如現在就邀他入夥。就在當天,20世紀最成功的音樂組合誕生了,約翰和保羅攜手合作,組建了風靡全世界“披頭士”樂隊,成為曆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樂隊。

聰明的納翰真有遠見:在對方還未成為對手之前,快步上前,站到他的身邊,和他握手成為朋友。

當你因為競爭對手而煩惱時,學一學這些成功人士的經驗吧,試著把對手變成自己的幫手,把敵人變成自己的朋友,這樣,你便不必再擔心鬥爭的勝負,隻需考慮強強聯合後,如何讓雙贏實現最大化。

生活因不幸而多彩

人們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快樂多,痛苦少,順利多,挫折少,可是命運卻往往是個愛捉弄人的家夥,總是給人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

有個人發現草地上有一個蛹,蛹上有一道小裂縫,透過裂縫可以看到裏麵的蝴蝶在苦苦掙紮著要出來。這個人不忍心繼續觀看蛹中的蝴蝶痛苦掙紮的樣子,就掏出小刀把蛹殼剪開,幫助蝴蝶破蛹而出。然而蝴蝶很快就夭折了。因為它沒有經過破蛹前必須經曆的痛苦掙紮,以致出殼後身軀臃腫,翅膀幹癟,不會飛翔,自然就失去了生存的本領。可見,沒有破蛹前的痛苦掙紮,就沒有蝴蝶以後的翩翩起舞。

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不難明白這樣的人生道理:痛苦和挫折是歡樂的前提。因為痛苦和挫折能夠磨煉人的意誌,促使人們在成長過程中盡快地成熟起來,讓人變得堅強、勇猛、果敢。

人生在世,難免遭遇不幸,適度的厄運可以消除人的惰性,促使人奮然前行,它是一種挑戰和考驗。我們的生活因不幸而變得豐富多彩,我們的性格因坎坷而錘煉得成熟而有韌性。可見不幸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經曆是一種財富。人生的意義在於經曆。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奇跡多是在不幸中出現的。可見,遭遇不幸時如何麵對它是最關鍵的問題。“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是眾所周知的至理名言。縱觀古今,許多著名人物、成功人士大都經曆過艱難坎坷,在不幸中備受磨礪,最終才讓他們創造出了輝煌的成果;同樣,人類在創造文明並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中,要經曆鮮血與烈火、挫折與失敗。事實證明,戰勝了不幸就是征服了生活。

我國漢代科學家張衡發明地動儀時,曾遭到無情的嘲諷。有人說他搞科學是不務正業。更令人痛心的是朝廷也對他實施政治上的打壓,給予降職處罰。但張衡並沒有被眼前的不幸擊倒,他置功名利祿和嘲笑諷刺於不顧,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和決心,終於發明了領先世界水平的地動儀。

說過,“失敗”兩個字最能代表他50歲前在科學成就上的奮鬥曆程。他說,強者會在失敗中產生憂慮,但不是失望;天生的才能常會帶來一種特別的興致,這種興致會使他掙脫憂慮的困擾,從而讓他體會到生活的美好。有人曾經對300個成功人士的傳記進行過調研,結果發現,有近一半的人都在生活中遭遇過重大的挫折,而他們又都是戰勝不幸的強者。

失敗是跨向成功的階梯,成功的瓊漿往往在失敗中醞釀。

不幸能促使人發現自己,它能夠測出你的思想和明確的目標之間的距離,並且能使你繼續為目標努力。挫折和失敗之間不能畫等號,除非你自己執意這樣做。

愛默生說過:“我們的力量來自我們的軟弱,直到我們被虐待,甚至有一種撕心裂肺的疼痛時,才會喚醒潛在的神秘力量的憤怒。偉大的人物總不願意被別人看重,當他坐在占有優勢的位置上時會無精打采、昏昏睡去;當他被搖醒、被折磨、被擊敗時會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堅韌不拔的性格去了解事實真相。最後,他會調整自己並且學到真正的技巧。”

不幸是一種磨礪,失敗是一種財富,痛苦是上天的恩賜,磨難是生活的插曲。等不幸過去之後,再細細品味,你就會感受到生活因不幸而多彩多姿。

用豁達與命運抗爭

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在不斷地變化著,誰也無法預言下一刻將會是怎樣的情景,又將會有什麼事情發生。所以我們要以平常心麵對現實。當你身處順境時,要憑借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施展才華,向目標奮進,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成就;而當你身陷逆境、麵臨苦難時,就要保持一顆平和、豁達的心,去平靜地欣賞身邊的風景,細細地品嚐生活的滋味。

人生之路曲折而漫長,路途中並不都是一馬平川,必然有重重困難。因此,我們應該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麵對逆境不要垂頭喪氣、隨波逐流,而要看到光明,看到希望。或者抱著努力進取的人生態度勇往直前,開辟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陽光大道;或者以不變應萬變,用樂觀的心態與命運較量,用豁達的心胸與命運抗爭。要相信,一切都會成為過去,未來屬於具有堅強意誌的強者。

一天,一個人正悠閑地在森林漫步,突然,一隻饑餓的老虎大吼一聲撲了過來。這個人立刻用最快的速度逃開,並一直拚命地往前跑。饑餓難耐的老虎在後麵窮追不舍,最後把這個人逼到了斷崖邊。這個人站在懸崖邊上,心想:反正已經無路可逃,與其被老虎捉到,被活活咬死,還不如跳下懸崖,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於是,他縱身跳下懸崖。

結果,這個非常幸運的人被卡在一棵長在斷崖邊的梅樹上。

他備感慶幸,當他正準備緩一口氣時,忽然聽到從斷崖深處傳來一聲巨大的吼叫,不禁往崖底望去,原來一隻凶猛的獅子正張著血盆大口抬頭看著他。獅子的吼叫讓他心驚膽戰,血盆大口更是令他不寒而栗,但他轉念又想:獅子與老虎是相同的猛獸,無論被誰吃掉,都是一樣的結果,懼怕又有什麼用,和它們耗著吧,還有三分之一勝利的可能呢。想到這裏,他倒感覺無所謂了。這個人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心裏平靜了許多,這時他又聽見一陣“哢吧、哢吧”的聲音,仔細一看,兩隻大老鼠正用力地咬著梅樹的樹幹。他先是一陣驚慌,接著立刻又放下心來,他想:被老鼠咬斷樹幹摔死,總比被獅子活活咬死好受一些。這個人重新平複了情緒,他看到樹上的梅子長得正好,就順手采了一些,很認真地吃起來。他覺得那是他吃過的最好吃的梅子。他吃啊,吃啊,直到再也吃不下去為止。之後,他找到了一個三角形的枝丫休息,心想:即使死,也要在死前美美地睡一覺!於是便靠在樹上沉沉地睡著了。沒想到一覺醒來,處境完全發生了改變:兩隻老鼠不見了,老虎和獅子也不見了。他伸了伸懶腰,然後順著樹枝,小心翼翼地攀上懸崖,終於脫離了險境。

原來就在他酣然入睡的時候,饑餓的老虎實在按捺不住,就大吼一聲向他撲去,卻直接摔下了懸崖,正好砸中了崖底的獅子。老虎和獅子雙雙負傷離去,那兩隻大老鼠也在怒吼聲中逃之夭夭。

其實人生路上難免會遇到類似的境遇:苦難就像饑餓的老虎一樣對我們窮追不舍,一直把我們逼向生活的懸崖,讓我們無路可走,而偏偏這時眼前又有新的困難出現,或許還有小人在一旁火上添油。所有的不幸和磨難仿佛已經把我們逼到了生命的絕境,看不到一絲支撐生命的希望。

這時候,請不要悲觀、絕望,別忘了,我們還有一種選擇。既然最壞的可能就是掉下深淵,那麼在還沒有掉下去時,為什麼不在還擁有生命的時候好好享受生活的快樂、體味生存的榮幸、感受生命的意義呢?

冷靜地麵對災難

災難來臨之前,通常不會有任何征兆,因此會讓人感到措手不及。麵對災難,有的人驚慌失措、怨天尤人、無端發泄;有的人則冷靜地麵對,開始更多地思考人生、磨煉意誌、陶冶品格,用以豐富戰勝困苦災難的經驗,然後努力掙脫殘酷的現實,開辟出生活的新天地;還有一些人努力創造出有利條件,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等待時機成熟時,再創新業績。

一對恩愛的夫婦,在婚後第11年終於有了一個男孩。夫妻倆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孩子成了他們生活的全部。一家人和和美美,其樂融融,生活得很幸福。在男孩兩歲的時候,有一天,丈夫急著去上班,看到桌上有一瓶打開了蓋子的藥,由於時間太急,他隻囑咐妻子把藥瓶收好,就匆匆地關上門上班去了。妻子在廚房忙得團團轉,很快便忘了丈夫的叮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