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讓下屬把借口吞回去,辦法想出來(1 / 1)

工作中出現問題,最讓領導者頭疼的就是員工找借口。大部分員工習慣於找借口,如上班遲到是因為堵車,工作沒完成是因為團隊裏其他人沒配合好,此類借口看上去似乎無傷大雅,領導者一般都會放過。但是如果想讓你的團隊效率更進一步的話,就要建立一個不找借口的氛圍,不給下屬尋找借口的機會。遲到就按遲到懲罰,不管是否堵車,沒完成任務也要懲罰,不管什麼原因造成的。

這樣一來,下屬就不會再為自己開脫,他們會認為公司不近人情,卻會在行動中更加努力。這樣的目的並非是想懲罰員工,而是想讓員工養成一個不找借口的習慣。馬雲曾經有一個經典的發問:“公司請你來幹嗎?”馬雲直言道:“請你來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如果你不能發現問題或解決不了問題,你本人就是一個問題。”馬雲還說:“讓解決問題的人高升,讓製造問題的人讓位,讓抱怨問題的人下課。”馬雲從來不問一個人為什麼失敗、為什麼把事情辦砸,他會給對方一次機會,不問你失敗的借口,隻看你做成與否。

美國西點軍校在世界上聞名,這裏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傳統,當學員遇到軍官問話時,隻能有四種回答:“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不知道”“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說一個字。這就是西點軍校的傳統:不能找借口。隻要學員沒完成任務,西點軍校不允許學員講任何借口,直接去受罰。

著名的巴頓將軍也是西點軍校畢業的,他在回憶錄裏講述自己如果想提拔人的時候,就把候選人們叫在一起,交給他們在倉庫後麵挖戰壕的任務。然後巴頓就在倉庫裏麵透過窗戶觀察他們,很多候選人都議論著巴頓為什麼突然叫他們挖戰壕,還有人爭論著這樣的戰壕既不能當掩體又太冷,最後有一個人說:“讓我們把戰壕挖好後離開這裏吧,那個老家夥想用戰壕幹什麼都沒關係。”巴頓寫道:“那個家夥得到了提拔,我必須挑選不找任何借口完成任務的人。”

借口永遠是借口,其危害並不僅僅是表麵上的“上班遲到”“任務沒完成”這麼簡單。公司裏隻要有一兩個經常找借口、不守紀律的員工,其他人往往會效仿他。遇到問題,大家紛紛找借口,都有自己的理由,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互相推諉、互相抱怨的局麵,嚴重影響了公司團隊精神。

在處理員工找借口的問題上,不能一味地把焦點集中在員工身上,領導者還應該反思團隊的管理製度是否有問題。最關鍵的是,還要有清晰的“司法解釋”,即明確告訴員工:什麼樣的行為將被定義為找借口辯解。

一個員工如果總是習慣於找借口,這就表明他並不是偶爾失誤,而是他工作態度有問題。所以給下屬一點壓迫感,對工作有好處。王永慶對於員工的管理是這樣的:王永慶每天中午都在公司裏吃一盒便飯,用餐後便在會議室裏召見各部門的主管,先聽他們的報告,然後會提出很多犀利而又細微的問題逼問他們。主管人員為應付這個“午餐彙報”,每周工作時間不少於70小時,他們必須對自己所管轄部門的大事小事了然於胸,對出現的問題做過真正的分析研究,才能夠過關。而王永慶要聽他們的如實彙報,他隻聽結果,不聽過程,他讓那些出現失誤的主管定下時間,下一次見麵時給他完美的答案。

管理的出發點是發現問題,管理的歸結點是解決問題。一旦覺得下屬在工作當中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而交給他一些工作,他又找借口拒絕或抗拒時,就可以采取寫述職報告的方法。這種方法的目的在於讓員工原原本本地把工作經過交代出來,讓他反思自己的問題出現在何處,寫過幾次述職報告後,員工就會避免自己身上的問題了。

另外,領導者也應當對員工進行實地調查,看他是經常找借口,還是真的有突發狀況,後一種情況是偶爾可以容忍的,前一種情況則是要堅決抵製。從企業的規章製度方麵入手,把每一項任務分配都做到科學規範,時時監督員工在工作中的反饋,及時調整工作方向,不要總等到問題出現後才質問員工。

總之,領導者對員工找借口的行為不能姑息,不給員工找借口的機會,就是不給推脫責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