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堅決做到能者上、庸者下(1 / 1)

�\u0017|y��1999年,當馬雲收購陸兆禧的互聯網長途電話業務小公司後,陸兆禧覺得這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因此就跟著幹了。到了2003年非典肆虐,深圳人人自危,業務根本沒法開展,但即使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在陸兆禧的帶領下,阿裏巴巴華南大區迅速壯大,到2004年8月,華南大區的業務團隊已從陸兆禧組建之初的孤家寡人發展到百餘人。

對此,馬雲非常滿意,他力排眾議任命陸兆禧出任支付寶總裁。2004年12月,陸兆禧帶著手下7個人開始支付寶的初期創業。在陸兆禧的苦心經營下,支付寶開始幾乎覆蓋各個行業,長久占據第三方支付的龍頭地位。

2008年因孫彤宇的離職,陸兆禧被調到淘寶,出任淘寶CEO。在他的任期之內淘寶成交總額攀升了八倍。2012年7月,陸兆禧出任首席數據官崗位,負責全麵推進阿裏巴巴集團成為“數據分享平台”的戰略,向集團CEO馬雲直接彙報。如今陸兆禧接替馬雲成為阿裏巴巴CEO,又成為阿裏巴巴董事局副主席,馬雲對他極為信任。馬雲管理團隊的一個優點在於誰有能力他就用誰,從來不講私情。

我們來看一些著名企業家是如何求賢若渴的。360董事長周鴻禕拿出10%的股份激勵人才,周鴻禕鼓勵在公司內發掘和培養更多的創業者,給業務骨幹們提供獨立操盤一個業務的機會,最終成長為合夥人。

華為有自己的人才激勵計劃,任正非表示:華為將在10年內實現大體係支撐下的精兵戰略,逐步實行資源管理權與作戰指揮權的適當分離。這意味著,在華為企業內部,將有更多的指揮權交於奮鬥在前線、一線的員工,讓指揮更靈活機動,決策更通暢、更果敢。

一個英明果敢的領導者,在用人問題上絲毫不會有任何遲疑,建立最良好的升降製度,讓有潛力、有態度、有能力的員工不斷地上升,接觸更多更高的職位;讓態度消極、能力跟不上的員工給優秀的人才讓位。

沒能力的庸才最大的危害不是把事情搞砸,而是占著位置,優秀的人才沒有施展的空間。常言道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往往就是沒有施展才華的平台。長此以往,你的團隊會被越來越多的庸才占據,庸才做事緩慢,沒有新思路,還不會把機會讓給別人,手下的人才見此情景也大都會選擇離開。

真正的領導者敢於用人,當你覺得一個年輕人有能力完成任務時,就大膽地讓他去做,哪怕失敗了也無所謂,你需要通過這樣的舉動來尋找自己需要的人才。

1994年,張小龍研究生畢業後在一家軟件公司工作。據周鴻禕回憶,1998年左右張小龍就已是非常厲害的程序員,張小龍當時在編寫免費共享郵件客戶端軟件Foxmail,張小龍以一人之力開發出的軟件,足可與一家公司相媲美。Foxmail 3年之內積累了200萬用戶。

但張小龍不是一個喜歡創業的人,Foxmail用戶越來越多,張小龍一個人維護的任務越來越重。此時,剛出任金山軟件CEO的雷軍給張小龍發了一封郵件,談論的是Foxmail的漏洞,隨即提出收購Foxmail,張小龍開價15萬,想一賣了之去美國。可雷軍當時因為其他事情,收購就沒成。兩年後,Foxmail賣給了博大,價格是1200萬。張小龍也成了博大的技術負責人。

2005年,博大被騰訊收購,張小龍正式進入騰訊,開始了QQ郵箱生涯,張小龍將QQ郵箱打造成中國第一郵箱。2010年,張小龍給馬化騰發了一封郵件,裏麵表示即時語音通訊軟件即將崛起,建議啟動項目。馬化騰給了張小龍一億元研發資金,自己組建團隊,告訴他一定要成功。就這樣微信誕生了,張小龍被稱為“微信之父”。

馬化騰慧眼識珠,他知道張小龍很有才華,就敢於拿10億元讓張小龍試水,這樣的魄力催生出國內首屈一指的產品經理張小龍,也催生出了第一大移動社交軟件——微信。

能者上,庸者下,這樣能建立起良好的晉升氛圍,會有優秀的人才主動投奔而來,為的是能夠更好地展示自己。及早地清理庸才,或者組織培訓提高庸才的能力,一群庸才永遠都不可能幹成大事。我們看那些早已成名的企業家,手下的直係員工哪個不是精英,唯有這樣的團隊才有驚人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