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獄之後,葉飛便轉為正式的中共黨員,繼續從事秘密工作。在這期間,葉飛的華僑家庭背景和歸僑身份在客觀上為他從事秘密工作,提供了一些甚為有利的條件。
新中國成立後,葉飛畢生致力於中菲兩國人民的友誼。1975年中菲建交,馬科斯總統訪華,送給周總理幾盒雪茄,細心的總理知道葉飛是菲僑,特地送了一盒給他。其中含義不言而喻,希望葉飛為中菲友誼作出新貢獻。
1989年1月,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葉飛應菲律賓參議長沙隆加的邀請赴菲律賓訪問,菲方給予葉飛僅次於國家元首的禮遇,鳴禮炮17響。
阿基諾總統親切地會見了葉飛,她深情地回顧了1988年訪華時受到的盛情款待,她感謝中國政府安排她回福建尋根。她說,我有中國血統,你有菲律賓血統,我們兩人就是菲中兩國友誼的象征。
在葉飛的血管裏流淌著兩個民族的血液,中國人民吃苦耐勞,百折不撓的性格揉進了西班牙鬥牛士剛猛狂放,一往無前的精神,加上共產主義思想的指引,解放全人類的使命感,決定了葉飛傳奇的一生。
葉飛乘座的飛機在馬尼拉降落前,他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緊緊地握住女兒的手說:“70年了,真是70年了。”“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可他連小時侯的話一句都不會說了。菲律賓的親屬來看望葉飛時,必須依靠翻譯才能溝通。葉飛把一生都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而無法關照菲律賓的家庭,他對此深感愧疚。
從中國香港出發,駛進浩淼無際的南中國海,經過東沙幾座珊瑚礁,到達在碧波中時隱時現的黃岩島時,就離馬尼拉灣不遠了。這是中國貧苦人民下南洋的必由之路,也是南洋的華僑誌士回國參加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抗日戰爭的必由之路。5歲的葉飛經過70年才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迢迢萬裏路割不斷兒子對父母的思念,割不斷父母對兒子的萬結愁腸。
葉飛此次訪菲,是他70年後首次回到這個生他養他的國度。葉飛向中央報告了自己在菲律賓的家庭情況,提出在訪菲期間為父母掃墓,以表示中國共產黨人並不背棄父母。中央同意了,並通知了菲方。
葉飛的父親葉孫衛的碑文是中文的,母親麥爾卡托的碑文是英文的,這是一個菲華混合家庭的特征。在父母的墓前,葉飛身穿白色西裝行鞠躬禮。那天全鎮的人都出來了,人山人海,都希望一睹中國將軍的神采。葉飛的省親之行在菲律賓引起了轟動,當地華僑都以葉飛為榮。各大報紙都在顯著的位置刊登了葉飛的生平和他訪問菲律賓的消息。
在地亞望鎮的一座西班牙莊園裏,當地鄉親們送給“麥爾卡托將軍”一隻開了口的新鮮椰子。葉飛用吸管深深地吸了一口,無比神往地說,這下找到回家的感覺了!其實,當地早就把他當成家裏人了,鎮議會授予了葉飛榮譽市民的稱號。
葉飛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放棄了與雙親團聚的各種機會,但他並沒有忘記雙親。在他臥室床對麵的牆上,端端正正地懸掛著兩位老人的半身照片,使他一睜眼就可看見兩位老人慈祥的麵容。他用心天天陪伴著雙親,也天天讓他們省視自己的做事與為人。
1999年4月18日,葉飛在北京病逝。一代將星隕落,中國上下震動。為了紀念葉飛給奎鬆省以及整個菲律賓人民帶來的榮耀,菲律賓奎鬆省議會通過決議,專門將地亞望鎮中心公園命名為“葉飛紀念公園”。菲華商會出資在公園裏樹立葉飛將軍紀念銅像,並捐贈了第2000個職業學校,這個學校被命名為“葉飛學校”。
2000年3月,當地人民在菲律賓呂宋島地亞望鎮的中心公園,建成了一座葉飛紀念銅像。在高大椰林的烘托下和熱帶奇花異草的簇擁下,葉飛銅像巍然屹立。銅像基座上用英文寫著:“菲律賓的兒子,中國的英雄”,又用中文寫著:“中國的兒子,菲律賓的英雄”。
葉飛是中國的一代名將,又是一個純粹的革命者。他一輩子沒有為自己的菲律賓家庭做過什麼,沒有在父母麵前盡孝,沒有照顧弟妹,但他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家人,愛著自己出生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