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19歲的葉飛首次遭遇大難,遭到了國民黨特務隊殺手的突然襲擊,身上和頭部不幸中彈4發,後經組織及時搶救,方才大難不死,但命中其胸部的一顆子彈卻因無法取出而一直留在了體內。
1933年,葉飛來到中共閩東特委,其工作重心轉為公開領導武裝鬥爭,參與創建閩東革命根據地和工農紅軍。5月28日,葉飛同中共寧德霍童地區區委書記顏阿蘭率工農自衛隊舉行“霍童暴動”,繳獲100多支槍。以此為基礎,葉飛迅即組建了閩東工農遊擊第三支隊。
當時,閩東的革命鬥爭正處在非常困難、非常艱苦的時期,葉飛率遊擊隊來到閩東福安縣。福安縣有個叫獅子頭的碼頭,距縣城約60餘裏,是個渡口,為福安縣東、南兩側進城的必經之地。
這裏有家客店,就叫獅子頭客棧,是一座孤零零的上下兩層木頭房,來來往往的擺渡人多數要在這裏休息、吃飯,然後再上路。因為交通要道往來人員很多,地下黨的同誌在這裏接頭,不容易引起其他人注意,這個店也就成了閩東地下黨的一個交通站。
一天,葉飛約一個同誌中午12時到客棧接頭。早上,葉飛扮成一名商人,從遊擊隊駐地一處隱蔽的山林中悄悄來到客店。接頭的同誌未到,葉飛先在樓下坐一坐。中午時分,店主把葉飛帶到樓上吃飯,樓上就是他們接頭的地方,隻有葉飛一人在吃飯。
他剛剛端起碗來,就聽到樓梯“噔噔”作響,有人上樓。葉飛以為是接頭的人到了,不料回頭一看,上來的3個人均不認識,他不禁大吃一驚。果然,那3個人麵露殺氣,直撲過來,葉飛來不及掏槍,就被按倒了。來人隨即朝葉飛開槍,葉飛頭部中彈,立即倒在樓板上。這3個人迅速搜去葉飛身上的手槍和筆記本,旋即撒腿跑了。
葉飛腦子還清醒,聽到他們下樓的聲音,便抬頭一看。不看則罷,這一看又壞事了。原來3個家夥,下去了兩個,一個正在看著葉飛是否真的死了。此人一看葉飛還在動彈,忙大叫:“還沒死!還沒死!”又對著葉飛連開3槍,一槍擊中頭部,一槍擊中手臂,一槍打飛了。
葉飛真是命大!連中數彈,居然未死。他接受了第一次的教訓,躺在那裏,一動不動。
不一會兒,聽到樓下哨聲響,接著又聽到有人喊:“快走!快走!”
過了好久,葉飛認為其周圍已經確確實實沒人了,稍稍鬆了口氣,頓時感到一陣劇烈的疼痛和暈眩。他的頭部中了彈,胸部與左臂各中一彈,躺的地方一片血跡,鮮血從樓板縫滴下,甚至能聽到“嘀嗒嘀嗒”的聲音。他不由想到這一次必死無疑了。
他身上一點力氣也沒有,隻能躺在那裏,想的也很簡單。他想,自己死的早了點,他還年輕,才19歲,不能為黨多做一點工作了。這時,又有一個念頭閃過:也許不會死吧,至少不能等死,要爭取活下去!要設法脫險!要離開這個地方!
葉飛的血流的太多,幾度努力想站起來,都失敗了。他拚著最後一點力氣,慢慢地爬到樓梯口,歇口氣,穩穩神,憋足勁,又順著樓梯慢慢地一級一級地往下爬。如果栽下去,那就非斷氣不可。所幸還好,終於爬了下去。一直爬到客店後麵一個小水溝邊上,他再也沒有力氣了,就昏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