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家浜遊擊隊(1 / 2)

陽澄湖畔,葦葉青青,稻穀飄香。葉飛率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活躍在東路地區的抗日戰場,當地軍民配合部隊傳遞情報,救護傷員,十分活躍。著名京劇《沙家浜》,逼真地演繹了“江抗”遊擊隊的英雄事跡。

葉飛的槍傷痊愈之後,從1935年起,他在閩東地區堅持對國民黨反動派的鬥爭,曆任中共閩東特委書記、閩東軍政委員會主席兼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政委,領導軍民堅持了3年艱苦的遊擊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12月,新四軍在南昌設立了辦事處,葉飛經福州至南昌,接受了新四軍軍部的命令。葉飛所率部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葉飛為團長,阮英平為副團長,全團共1300餘人。

1938年2月14日,葉飛奉命率六團前往江蘇省東路地區,屬陳毅指揮。所謂東路地區,是指常州以東京滬鐵路兩側的長江三角洲地帶,南起太湖、北至長江、東接上海。它交通方便,經濟文化發達,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1939年2月間,周恩來到皖南新四軍軍部,傳達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精神,陳毅到軍部聽了周恩來的傳達後,命令六團向東作戰。陳毅在交代任務時說:“根據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精神,要放手向敵後發展,抗擊日寇。我們不要依靠國民黨發餉、發槍,要獨立自主地發展隊伍,壯大自己。你們這次到東路去,一要發展隊伍,二要搞到武器裝備自己,三要籌集款子。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人、槍、款。有人說這是機會主義。這不對!有了這些,才好抗日嘛!”

陳毅又說:“還要相機建立抗日根據地。”同時,他確定葉飛以“江南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的名義出征。

5月5日淩晨,領受任務後的葉飛,率領全團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向東路地區挺進。

6月24日深夜,葉飛率部打響了挺進東路地區的第一仗——偷襲滸墅關火車站,這個車站是日軍在滬寧鐵路中段的重要據點,葉飛決定第一仗就在這裏打。一組負責炸鐵路,一組負責襲擊營房。敵營房門崗正在打盹,沒等醒來已被解決了。接著戰士們來到營房邊,向窗內扔手榴彈,數十枚手榴彈同時爆炸,一間教室大小的營房裏沒有一個日偽軍活著出來。這時,炸鐵路也獲成功,鐵路邊的房子被炸著了,火焰燒紅了半邊天。鐵路被迫停駛3天,上海、香港各報都刊登了這條消息,還刊發了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關於這次戰鬥的通訊。從此,“江抗”的旗幟打出去了,日軍大為震驚,廣大人民歡欣鼓舞。

滸墅關戰鬥後,“江抗”乘勝向東發展,進入常熟境內。在陽澄湖邊,葉飛與常熟黨組織及其所領導的“民抗”部隊取得聯係,在湖上的集散地東塘寺一帶初步建立了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