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飛率挺進縱隊進行的郭村保衛戰,是分化瓦解敵人的成功戰例。後來這次戰鬥拍成了電影《東進序曲》,印尼共產黨領導人艾地訪華,劉少奇請客人看了這部片子,並介紹說:這是共產黨正確運用鬥爭策略的好例子。
1939年10月,葉飛率“江抗”主力撤到蘇北揚中,與管文蔚部合編為新四軍挺進縱隊,下轄4個團。管文蔚任司令員,葉飛改名為聶揚,任副司令員。
1939年11月7日,新四軍成立江南指揮部,陳毅、粟裕分任正、副指揮。根據陳毅同誌的指示,1940年初,葉飛帶挺進縱隊一團和四團到吳家橋一帶,放手發動群眾,公開建設政權,實行減租減息,發展人民武裝,把根據地建設搞得熱火朝天。
葉飛正要向陳毅同誌彙報吳家橋地區的工作成果,然而,風雲突變,5月17日,日偽軍500多人一下子撲到吳家橋,進行大“掃蕩”。雙方戰鬥中,葉飛看準機會,命令全線出擊,大舉反攻,一個衝鋒就把日偽軍衝垮了。激戰終夜,雙方均有重大傷亡,打成僵局。此時,天已大亮,葉飛擔心大量日軍出援,將會出現不利於我的局麵,故命令撤出戰鬥。
葉飛率部隊撤出吳家橋戰鬥後,躍過通揚河,到達了北麵的郭村。在這裏,發生了有名的郭村保衛戰。
郭村是個三角邊區,西邊10裏是日軍高郵、邵伯據點,北麵10裏是韓德勤的保三旅張星炳部,南邊就是李明揚、李長江的部隊。這裏正好是三股勢力結合部。
當時蘇北國民黨軍隊的勢力中,力量最大的是韓德勤,其次是李明揚和李長江,又合稱“二李”。葉飛率部進入郭村後,這三股勢力中的任何一派,都可能借口新四軍“侵占”了他的地盤而向我軍進攻。韓德勤是國民黨頑固派代表人物,一貫積極反共,消極抗日,一有機會,就會襲擊我軍。“二李”為求發展,四方周旋,到處拉關係。當時蘇北的各種勢力,甚至日偽特務也是他們的座上客。
由此看來,郭村地區的形勢極為複雜。
陳毅同誌根據中央指示和對蘇北力量對比的分析,向葉飛提出了“擊敵、聯李、孤韓”的發展蘇北的戰略方針,並要求葉飛,在采取具體作戰行動時,要服從這個總的戰略方針。
5月19日,葉飛率領挺進縱隊進駐郭村,開展民運工作,減租減息,委任區長,擴大自衛隊,主要向北發展,向西抗擊日偽。北麵是“省韓”的保安三旅張星炳的地界,這樣做,是為讓開“二李”,準備韓德勤從北麵進攻。沒想到,挺進縱隊進駐郭村後,引起“二李”的震動。李長江多次派人索討郭村。至6月下旬,李長江單獨對挺進縱隊下最後通牒:限3天之內退出郭村!
葉飛急忙把情況電告中原局劉少奇和江南指揮部陳毅。劉少奇複電:“目前你們在蘇北的任務是在衝突前爭取政治上的優勢,力求與頑固派合作打日本。”陳毅複電指示:要盡量避免與“二李”衝突,若在郭村打,易受四麵包圍,態勢對我不利。
葉飛派出政治部主任陳同生和調查科長周山前往泰州,進行談判。李長江氣勢洶洶地拒絕談判,並把陳同生、周山扣押起來了。葉飛覺得,挺進縱隊已經仁至義盡,而“二李”卻非打不可,因此決心在郭村一戰。
於是葉飛電告陳毅:堅決保衛郭村。陳毅當即電複:“我於6月28日便衣渡江,一切俟我到時再議。”
這時,打入敵人內部的陳玉生,身份已經暴露,決定宣布起義。李長江判斷:葉飛率領的挺進縱隊已兵分三路,葉飛親率主力離開了郭村,郭村不但兵力空虛,而且主帥不在。於是他立刻改變部署:決定先打郭村,再解決陳玉生。李長江說:“他娘的,老子今天不做‘中間派’了。”
28日拂曉,李長江部隊的進攻槍炮聲果然打響了。李長江來勢凶猛。郭村西南麵是旱地,一片墳包,便於敵人逼近。果然,李長江命令陳中柱的六縱從這片墳地猛撲過來。在這裏,葉飛隻派了一個加強連駐守。李長江部隊逐步逼近我軍陣地,子彈打到了駐在村西頭的特委機關。葉飛在陣地上用望遠鏡仔細觀察,敵人的進攻隊形十分密集,在我軍密集的手榴彈群反擊下仍蜂擁而上。
葉飛判斷這裏是敵人主攻方向,立即命令特務營出擊。在猛烈的火力掩護下,特務營一個猛烈的反衝擊,將敵軍擊退。一小時後,特務營押著200多名俘虜回來了。提審俘虜後證實了這一路果然是陳中柱的六縱。
李長江命令陳才福部從東南方向來犯,也被我軍以反衝鋒擊退。激戰到黃昏,其他各路來犯之敵均被擊退。這一天,敵軍共動用了13個支隊(團)的兵力向葉飛的挺進縱隊發起攻擊。
29日,李長江發動了第二次總攻,比第一天更凶、更猛、更狠,進攻的重點放在了南麵,戰鬥一開始就異常激烈。據俘虜交待:李長江下了死命令,要陳中柱、陳才福必須拿下郭村,並許願說,拿下郭村放假3天。“所謂放假”,就是任憑部下奸淫擄掠。這就更激起郭村軍民的無比憤怒,鬥誌愈加旺盛。激戰終日,李長江部不得不退到距郭村2裏多路的王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