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東進序曲(2 / 2)

30日,葉飛突然收到劉少奇來電:八路軍第五縱隊因日軍“掃蕩”,不能如期趕到,新四軍五支隊因大刀會所阻,無法增援。葉飛看到這份電報,急得渾身冒冷汗。此時此刻,江南主力正遭冷欣進攻,打得難解難分,一時還過不了江。而惠浴宇帶了一個連去接陳毅又被隔在新老洲。怎麼辦?千斤重擔都壓在葉飛一個人身上了!

正在萬分危急之刻,突然聽到有人大喊一聲:“老葉,我來了!”

葉飛一看,是陶勇風塵仆仆地趕來了,連忙上去緊緊握著他的手說:“你怎麼也趕來了?”

“粟老總急電,疾援郭村,這不,一日一夜200多裏,趕來了。”

按照粟裕的命令,陶勇帶領1個團加1個特務連,增援葉飛。

7月1日,即戰鬥的第4天,葉飛召集陶勇、管文蔚、韋一平、張藩、姬鵬飛開會,決定利用現有7個營的兵力,抽出一部分兵力進行局部反擊,打破被包圍的局麵。於是決定由一團團長喬信明、政委劉先勝率兩個營,向揚泰線出擊,趁李長江後方空虛,直取宜陵,打通與吳家橋地區的聯係。一團的兩個營連夜出擊,插入李軍之後,發揚善於夜戰的特長,一舉攻下重鎮宜陵,殲滅李長江3個支隊(團)。

這時,在挺進縱隊四團接應下,陳玉生率部起義獲得成功。這樣,葉飛手中就有了5個團的兵力,不但打破了李長江的包圍,而且為江南主力渡江北上創造了有利條件。

李長江損兵折將,頭破血流,惱羞成怒。7月2日,李長江親自督陣,組織指揮對郭村最瘋狂的一次進攻,在葉飛的指揮下,李長江親自指揮的進攻很快被粉碎了。

李長江圍攻郭村,在戰場上被全殲3個團,被擊潰10個團。此時,戰局大變,攻守變勢,我軍5個團全部結集在郭村、宜陵一線。

7月3日,陳毅從新老洲趕到郭村,葉飛和挺進縱隊領導均到村口迎接。滿以為打了大勝仗,陳毅會很高興,誰知陳毅騎在馬背上氣鼓鼓的。待陳毅下馬,葉飛跑步向前,敬了個軍禮,陳毅一邊與葉飛握手,一邊說:“我本來是來罵你們的,1個多團與這麼多頑固派亂揪。現在,你們打了大勝仗,我還有什麼好講的!”

受到了陳毅的讚許和肯定,葉飛決定一不做二不休,順勢擴大戰果,打下塘頭。

陳毅說:“很好,就這麼辦。不過,不準打進泰州城,要留有餘地,我們還是要‘滅敵、聯李、孤韓’,這是我們的總方針。‘二李’是地方勢力,爭取他們中立是完全可能的。”

拿下塘頭後,陳毅立即派出新四軍服務團團長朱克靖赴泰州與“二李”談判。朱克靖北伐時是國民黨革命軍第三軍黨代表,李明揚是該軍副軍長,兩人交誼頗深。李明揚特地從興化趕回,接待朱克靖。朱克靖代表陳毅表明誠意,“不打泰州城是尊重友軍,特別是尊重老前輩”。並希望“二李”以“互助互讓共同發展”8個字來推動抗戰。陳毅又親自打電話給李明揚,再次表示新四軍為了團結抗日,願與他重修舊好。

李明揚求之不得,他私下裏給朱克靖看了韓德勤6月27日上午發的絕密電報:“著李總指揮(明揚)指揮所部及張星炳、何克謙、張少華各部隊,並泰州常備旅迅速將江都、泰縣境內各匪軍一鼓而殲之!”

此事說明,李明揚部進攻郭村,實際上是韓德勤逼的。同時,李明揚還釋放了挺進縱隊談判代表陳同生、周山,並賠禮道歉,派專人陪送回挺進縱隊。

接著,陳毅應李明揚的要求,釋放了李軍700多名俘虜和發還了部分繳獲的槍支彈藥。同時,也要求李明揚團結抗日,如果以後韓德勤進攻新四軍,“二李”應保持中立,李明揚對天發誓,滿口答應。

郭村戰鬥結束後,陳毅於7月9日致電黨中央說:此次戰鬥證明,曆來對兩李上層爭取,積極發展其中、下層的路線是正確的,而且將大橋鞏固南北,以便向天長、揚中、儀征地區發展,打通西路,轉而東進的路線亦是對的。在8天戰鬥中,兩李以強大兵力企圖殲滅我軍,管葉部以攻勢防禦,采取各個擊破的戰略,得到大的成功。目前,江南1支隊已渡江會合,江南指揮部已陸續渡江,造成我軍爭取蘇北發展的良好環境。”

當時的戰略任務是發展蘇北,任何戰役戰鬥必須服從這個戰略任務。沒有郭村戰鬥的勝利,江南部隊過江以後,光是吳家橋彈丸之地,無法集結,無法休整,給養困難,很難立腳。郭村戰鬥打贏了,打開了局麵,從宜陵到塘頭都占領了,把郭村地區和吳家橋地區聯成一片,陳毅同誌稱之為“我軍對蘇北之進攻出發地”,“奠定了站穩蘇北腳跟的開始”。事實證明,郭村戰鬥是東進序曲,是黃橋決戰的前奏。

新中國成立後,葉飛所部進行的郭村保衛戰拍成了電影《東進序曲》,印尼共產黨領導人艾地訪華,劉少奇請客人看了這部片子,並介紹說:這是共產黨正確運用鬥爭策略的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