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遊戲:奴役全球的資本化危機77(2 / 2)

永遠沒有盡頭的融資需求,導致很多實際上不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上市發行股票。在中國的資本市場,從來沒有發不出去的股票。不管什麼企業,也不管多高的市盈率和發行價,從來都是滿額度發行,並且多數股票還帶來熱炒。這種現象出現的根源並不是因為上市公司資源太少,而主要是因為上市公司有政府的公信力做背書,公司上市由政府的證券監督委員會審核批準,交易所又是官辦,公眾一般會認為由政府審批的上市公司是可靠又可信的;其次,大部分投資者或投機者的經濟覺悟低,由於發行機製存在的問題,很多時候炒新股總能帶來或多或少的收益。很多股票發行之初因炒作帶來的價格高位不久就會失去。這種高位,

如果是真正好的公司,需要多年的周期才能再現,其中相當一部分會永遠成為消逝的風景。

在中國的金融圈和企業界,人們談得最多的話題之一就是某家企業正在謀劃上市,以及這家企業正在怎樣包裝自己,什麼樣的人正在擴股增資中購買原始股。一些謀劃在中小板上市的大股東,同時也在謀劃上市之後選擇什麼樣的時機拋售股票套現或轉讓股權。上市本來是為了解決擴大經營或生產規模麵臨的資金短缺,現在一些資金充盈本來並無擴張念頭的企業,也在千方百計謀劃上市,對於有朝一日融資後錢的用途,他們甚至還來不及設想。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到資本市場是如何推動通貨膨脹的。

中國資本市場20年發展的幾張圖表(見圖10-1、圖10-2、表10-1),充分說明了資本市場的掠奪能力和社會財富的轉移情況。在中國的證券市場,由於惡性的圈錢性融資,即便是經濟形勢穩定,股指也很難穩步上升。2011年10月24日,上證指數最低達到2307點,而10年前的2001年,上證指數最高曾到2245點,10年僅上漲了62點。2011年雖然有歐洲的債務危機蔓延,雖然全球經濟繼續處在一種危機狀態,雖然中國的經濟存在著明顯的問題,但中國的股指原地踏步卻不是正常的。在中國的GDP與貨幣供應量都已經攀升得很高的背景下,隻能說明來這裏圈錢的人太多了,市場容納不下,市場內的錢近於枯竭,市場外的錢害怕進來。股指的大幅波動是掠奪造成的。

股指上不去說明股票價格上不去,股票價格上不去是上市公司不斷融資,不斷稀釋或攤薄每股收益的結果。上市公司是很不情願把賺到的真金白銀分給股東的,因為分紅的錢是即時利益,股本增大後的贏利是預期利益,給股東一個未來贏利的預期,總比把當年的贏利給股東劃算。但沃倫·巴菲特的公司就不是這樣。1965年巴菲特購買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時,每股價格19美元,這家公司從不玩送股、配股的把戲,巴菲特認為這是毫無意義的數字遊戲。1965年之後40多年裏,這家公司僅在2001年和2008年有過兩個年度的虧損,其餘年度股票的收盤價都是上漲的,2007年12月11日股價最高接近每股15.17萬美元,按當時的彙率,超過103萬元人民幣,比最初每股19美元的股價上漲了7980倍。

圖10-1 1990—2009年證券市場融資金額走勢

圖10-2 1990—2009年上市公司數量走勢

表10-1 1990—2009年上市公司數量及融資金額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