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典]

春秋時期,魯國大夫郈成子為了希望可以與晉國建立深厚的友誼關係,攜帶著大量禮物出訪晉國。

郈成子在前往晉國的途中路過了衛國,衛國大夫右宰相穀臣便將他挽留了下來,希望他能夠暫住一萬,並且還為他設下了家宴,做了很多的美食用來款待他。

兩個人把酒交談。宴會上,雖然有家樂助興,可從右宰穀臣的臉上卻看不到一絲喜色,喝到最後,右宰穀臣把一塊玉璧送給了郈成子。

在家宴上,兩個人邊喝酒邊聊天,交談甚歡,穀臣讓家裏的樂師演奏美妙的音樂來烘托喜悅的氛圍。不過,在二人愉悅地交談程中,郈成子還是從中看出了一絲異樣。雖然有美妙音樂的環繞,但在穀臣的臉上絲毫看不出一絲喜悅。

等他們喝完酒,右宰相古臣又給郈成子獻上了一塊品質上好的玉石,並且說道:\"這塊玉石是我的一點心意,還望先生不要推辭,可以收下。\"

郈成子看了看穀臣的神情,感覺到穀臣應該有些難言之隱,也就沒有再說什麼,伸出雙手接過了玉石並且將玉石放進了懷裏。

第二天清晨,郈成子從穀臣家離開,繼續向晉國前進。等郈成子到達晉國隻有,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返回魯國的路上,他再次路過衛國,但是他並沒有和右宰相穀臣告別辭行,而是直接回到了魯國。

一直陪伴郈成子出訪的隨從感到非常不解,問他:\"咱們在前往晉國的途中經過衛國,受到了右宰相穀臣的熱情款待,而且當時你們交談得非常開心,感情也很融洽。如今咱們為了返回魯國再次經過這裏,為什麼您不去向他道別辭行呢?\"

郈成子歎了一口氣,說道:\"他為我安排了設下家宴,是為了讓我開心。他讓樂師演奏美妙樂曲但是他自己卻不怎麼開心,這表明他心中存有憂慮。在酒喝的正暢快的時候,送我玉石,這是對我有所托付。從這一係列的種種表現來看,衛國大概是要有混亂了?\"

他們一行離開衛國三十裏,就有人飛馬傳來消息,說衛國發生了\"寧喜之難\"。

就在他們離開衛國三十裏之後,有人騎快馬給他們送來消息,說魏國大夫寧喜挑起叛亂,殺死了衛國君主,右宰相穀臣為保護君主不幸被殺害。

聽到這個消息,郈成子立即調轉車頭,回到右宰穀臣的府上,在他靈前三次哭吊,然後才返回。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郈成子立即命人掉頭返回穀臣家中。他們來到穀臣家後,在他的靈位麵前哭了三次,然後才返回魯國。

回到魯國後,郈成子又特地派人把右宰穀臣的妻子和孩子接來,把自己的宅院分出一部分讓他們居住,把自己的俸祿分出一部分以供他們的費用,右宰穀臣的兒子長大後,邱成子還把那塊玉璧送還給了他。

邱成子回到魯國後,特地派人將穀臣的妻子和孩子接到他府上,並且還留出一座宅子給他們生活居住。他還將自己的一部分俸祿拿出來給他們當作生活費。等穀臣的兒子長大以後,邱成子便將當初穀臣贈送給他的那塊玉石還給了他的兒子。

君子宜惕然

【原典】

察者智,不察者迷。明察,進可以全國;退可以保身。君子宜惕然。

[譯文]

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明察秋毫,就說明這個人是明智的。如果不能做到明察秋毫,那麼這個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感動困惑。

能夠洞察到機會的人,在從政做官可以讓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歸田隱退也能夠保護好自己。一名賢德的君子應該在明察這件事情上給予足夠的重視。

[事典]

漢景帝時期,吳國、楚國聯合其他五個諸侯國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了叛亂。漢景帝任命周亞夫為太尉,率領大軍向東平定叛亂。

周亞夫與漢景帝商討平亂之策的時候,提出建議說道:\"楚軍士兵凶猛強悍,行動非常敏捷,短時間內很難迅速取勝。微臣打算暫時放棄梁國,用它來牽製敵軍,之後我軍可以繞到楚軍背後,切斷他們的糧食運輸道路。隻有這樣,楚軍才可以被製服。\"

漢景帝聽完周亞夫的分析判斷,認為他說得非常道理,微微點頭並且說道:\"那就這樣吧,就按照你說的方法去做。\"

得到漢景帝的同意之後,周亞夫立即率領軍隊前往楚國,並且決定在滎陽與楚軍作戰。而這個時候吳國的軍隊正在進攻梁國,梁國危在旦夕,梁王向周亞夫求救。

周亞夫向東北方進軍,在占領了昌邑之後,天邊堅守城堡,暫時不準備外出打仗了。由於兩國的形勢非常緊急,梁王派出使者請求周亞夫可以出兵營救,但是周亞夫仍然堅持駐守要害之處,因此他拒絕了出兵營救梁國。

梁王聽到周亞夫拒絕營救的消息,他既感到氣憤又感到無奈,別無選擇,他隻能向漢景帝上訴。

漢景帝得知此事之後,立即命令周亞夫趕緊去營救梁國,但是周亞夫拒絕服從命令,仍然堅守屏障不出兵,隻是派出弓高侯等人率領的輕騎兵進攻,很快就切斷了吳楚兩軍後麵的糧食運輸路線。

由於糧食運輸路線被切斷,吳軍和楚軍的導致糧食非常短缺,將士們也都非常饑餓,甜蜜多次向周亞夫的軍隊發出挑戰,但是周亞夫從沒有做出回應。

一天晚上,周亞夫的軍營裏麵發生了騷亂,很多人都相互殘殺。這種騷亂很快就蔓延到軍隊主帥所住的帳篷旁邊,不過周亞夫依舊安靜地躺在床上。

過了一會兒,騷亂平靜了下來。後來,吳軍趁著天黑襲擊了周亞夫營地的東南角,但是周亞夫卻命令部隊前去守衛營地的西北角。

不久之後,吳軍的精銳主力果然向西北角發起了猛烈進攻,但是最終並沒有攻破。吳楚兩國由於軍營中食物嚴重短缺,便率領軍隊撤回了。周亞夫趁著這個機會出兵追擊,打敗了吳楚聯軍。為了逃命,吳王劉濞丟下了軍隊,趁著夜色逃到了江南丹徒。

漢軍利用這一勝利準備擴大戰果,迅速追擊並且消滅了所有楚軍,還收獲了吳國管轄的郡縣。由於周亞夫沒有抓到吳王劉濞,便發出了懸賞令,說道:\"如果有人能夠抓到吳王,並且帶他來見我,就獎勵他一千兩黃金。\"

在懸賞令發出一個多月之後,東越人斬殺了吳王,並且拿著吳王的頭顱前來領功請賞。這場平亂之戰,隻用了三個月就結束了。

在平定吳楚之亂的戰爭中,西漢著名將領周亞夫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正是因為他能夠冷靜分析,不急於求成,穩紮穩打。同時,他能夠正確分析出楚軍凶猛強悍,吳軍精煉勇銳的實際情況,采取積極的防守策略,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

察不明國必殆

【原典】

察不明則奸佞生,奸佞生則賢人去,賢人去則國不舉,國不舉,必殆,殆則危矣。

[譯文

如果我們不能清楚地看到問題的本質,那麼我們周圍就會出現奸佞之人迷惑我們。如果我們的身邊出現奸佞之人,那麼我們身邊德才兼備之人就會離開。

如果德才兼備的人離開,那麼國家就不會繁榮昌盛。如果一個國家不能夠繁榮昌盛,那麼它自然就會衰落,而且肯定會滅亡。這是非常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