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忠者直也,不馭則窘焉。

忠者烈也,不馭則困焉。

亂不責之。安不棄之。孤則援之。謗則寵之。

私不馭忠。公堪改誌也。

賞不馭忠。旌堪勵眾也。

忠者直也

【原典】

忠者直也,不馭則窘焉。

[譯文]

忠誠的人都非常正直,直率的,如果我們沒有辦法駕馭他們,他們遲早會讓我們陷入窘境。

[事典]

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楚成王死後,他的孫子楚莊王登上王位。在最初的三年裏,他整天不過問國家大事,白天外出打獵,晚上喝酒、聽音樂、看跳舞,許多大臣都把他看作昏君。

實際上楚莊王這都是裝出來的。因為他剛剛當上國君,在朝中還沒有形成勢力,可是宰相的權力又過大,因此他想通過暗中觀察,發現大臣中誰有膽略、有才華、可以信任和重用。

但是過了很長時間,雖然有幾位大臣勸楚莊王振作,可以談及如何治理國家,與群雄爭勝,這些大臣隻會不著邊際的空談,令他十分失望。於是隻得繼續打獵,喝酒,聽歌賞舞,甚至下了一道命令:\"誰再多嘴談論國政,就處以死罪!\"一晃三年過去了,楚莊王依舊那樣碌碌無為。

一天,大臣申無畏請求拜見楚莊王。楚莊王盛氣淩人地對中無畏說:\"您來見我有何貴幹哪?是想喝點美酒,聽聽音樂,還是有什麼話說呀?\"

申無畏說:\"我來此既不是為了喝酒,也不是為了聽音樂,隻是剛才在城郊散步。聽到一個謎語,我莫名其妙,想到大王您聰明過人,就到您這裏來請教。\"

楚莊王說:\"謎語?這倒怪有意思的,你快講講。\"

申無畏說:\"楚國山上,有隻大鳥,身披五彩,可真榮耀。一停三年,不飛不叫,人人不知,是什麼鳥。\"

楚莊王聽了,笑著說:\"這可不是普通的鳥。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你不用急,擦擦眼睛等著看吧。\"

中無畏聽了似乎心領神會地說:\"大王到底英明。\"就告退而出。

從這天以後,又有一些大臣陸續到楚莊王那裏,談論治理國政和與群雄爭勝的事情了。通過推心置腹的交談,楚莊王漸漸對大臣有新認識,了解了誰是可以信任重用的人才。

於是,楚莊王開始振作,一麵改革政治,調整官員,一麵招兵買馬,訓練軍隊。後來,他平息了宰相的叛亂,打敗了宋國,使楚國稱霸於群雄之中。

忠者烈也

【原典】

忠者烈也,不馭則困焉。

[譯文]

忠誠的人,往往都是性格剛烈的。如果我們沒有及時駕馭他們的脾氣,那麼他們很容易使我們陷入困境。

[事典]

漢惠帝死後,其子劉恭立為皇帝,稱為\"少帝\"。因為少帝還是個嬰兒,不能統治天下,呂太後名正言順地替少帝臨朝,主持朝政。

呂太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欲封娘家的兄弟子侄為王,故意問大臣們可不可以。右丞相王陵是個直性子,愣頭愣腦地說:\"高帝宰了白馬,大臣們都宣過誓,非劉氏不得封王。\"

呂後詢問陳平,陳平違心地說道:\"可以。當初高祖平定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為王,是正確的;現在太後臨朝,分封自家子弟為王,也是正確的。\"

散朝後,王陵批評陳平背棄高祖的盟約。陳平意味深長地說:\"現在就在朝廷上抵製呂太後,我比不上你;將來陳呂保劉,您可比不上我啊。\"

王陵隻是冷笑。可冷笑有什麼用呢?呂太後不再讓王陵做丞相,而表麵上升遷王陵為漢少帝太傅,實際上是為了架空於他。王陵肚裏沒有撐船的海量,索性謝病辭職,閉門不出,七年後病逝,非劉氏不王的盟約並沒有成為現實。

王陵免相後,升陳平為右丞相,命辟陽侯審食其為左丞相,呂太後的內侄和內侄孫先後被封為王,出現了諸呂當權,一統天下的格局。

審食其是沛縣人。當初漢王劉邦在彭城戰敗向西轉進時,楚霸王到沛縣虜取漢王父親和妻子為人質,審食其則以舍人身份侍候劉妻,相處日久,兩人關係暖昧。現在審食其得幸於劉妻才當了左丞相。陳平深知審食其底細,亦深知太後欲讓審食其掌權,就故意不管朝事,國家大事全由審食其決定。

呂須因為以前陳平替高帝出謀拘捕樊噲,曾多次向太後進讒,說:\"陳平當了右丞相,卻天天酗酒、玩樂。\"

陳平知道這件事情後,更加縱情於酒色之中,這正中太後下懷。太後曾當著呂須的麵對陳平說:\"常言道,''''小孩和女人的話不能聽'''',你不用畏懼呂須進讒。\"

陳平為了保全祿位,凡事都稟承呂後的意旨,不敢專擅,照樣吃喝玩樂。表麵上有些麻木不仁,其實,他心如刀絞。無奈諸呂專權,日盛一日,不敢輕舉妄動。

陳平的憂思獨被大中大夫陸賈看出,並對他說:\"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將相和睦,眾情歸附。\"又說:\"今日社稷大計,在兩個人的掌握之中,一是足下,一是太尉周勃......\"

陳平本來與周勃不和,當年他歸漢時,周勃曾說過他受金盜嫂,當然心存芥蒂。但諸呂日盛,勢必危及國家和自家安全,陳平決定摒棄前嫌,以五百金厚禮向周勃祝壽,博取將相交好。周勃也隻是表麵上忍受諸呂,自然與陳平情投意合,兩人常在一起議事,決計合力對付諸呂。

公元前180年,呂太後重病,臨終前立呂產為相國,呂祿為上將軍,分別統管南軍、北軍。呂太後死後,諸呂果然謀亂,弄得天下烏煙瘴氣。

陳平得知曲周侯酈商之子酈寄與呂產、呂祿有交情,遂托稱議事,把酈商邀了過來。軟禁酈商後,再召酈商之子酈寄脅迫他誘勸呂祿,交出將印,回朝就職。呂祿本來沒有什麼才識,又因與酈寄是好友,乃信以為真取出將印,匆匆出營,直奔長安。

酈寄把將印交給太尉周勃。周勃手持將印,召集北軍,下令道:\"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北軍紛紛袒露左臂,表示要忠於劉氏。

這時,陳平已與朱虛侯劉章取得聯係,與周勃聯手,以勢不可擋之勢衝進未央官。劉章殺了呂產,周勃殺了呂祿,然後鞭殺呂須.斬殺諸呂。

不責不棄援之寵之

【原典】

亂不責之。安不棄之。孤則援之。謗則寵之。

[譯文]

當情況混亂的時候,我們不要責怪他們。

當情況從危險變到安全的時候,我們不要拋棄他們。

當一些人孤立他們的時候,我們應該站出來幫助他們。

當別人誹謗他們的時候,我們應該不斷地表揚他們。

[事典]

隋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趙綽的人,在隋文帝當朝時曾任大理寺少卿。

一次,奸臣來曠誣告趙綽。隋文帝根據誣告派人做了調查,發現所告都是些誣蔑不實之辭,十分生氣,就下令把來曠斬首。

來曠得知皇上的決定,嚇得魂不附體。可是趙綽得知此事後,卻主動出麵,為來曠求情。

隋文帝聽了趙綽的懇求並不高興,很不愉快地說:\"他誣陷了你,你反而救他。這樣一來,倒顯得你很寬宏大量,我這個皇帝卻不能夠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