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綽並未退縮,連忙磕了幾個頭說:\"陛下不以為我愚昧無知,命令我執掌國家刑法。所以我隻知道按法律辦事,而不知還有什麼其他的準則。按照法律,來曠的罪不該判死罪,這樣依法辦事,不正可以體現陛下的仁愛寬厚之心嗎?\"
可是隋文帝心中的氣忿並沒有消除,他拂袖離開了朝廷,並傳下話來,不許再提來曠的處罰之事,若有其他的事才可請求麵談。
趙綽見此,隻好向通報的人說:\"臣不再提來曠的事,但有幾句其他的話要麵奏皇上。\"
經隋文帝批準,趙綽再次見到了隋文帝,趙綽一見麵就跪下磕頭說:\"臣有三大死罪,現在向您請罪。\"
隋文帝有些奇怪,不知他又有什麼要說,就讓他仔細講來。趙綽說:\"我做為大理寺少卿,不能教育好自己的部下來曠,使他觸犯了陛下了大法,這是第一大死罪。來曠的罪不該死,而我卻不能力爭,使他免於死,是我的第二條死罪。第三條死罪,是我根本沒有什麼其他的事要說,卻說假話請求您見我。所以要向您請罪。\"
這時候,隋文帝的氣已經消了一些,臉色溫和了下來,就叫趙綽起身,對他說:\"難為你這樣忠貞,我會考慮你的請求。\"隨後,他下命令免除了來曠的死罪。
馭忠改誌
【原典】
私不馭忠。公堪改誌也。
[譯文]
為了自己的私心去處理事情,是很難讓那些忠誠正直的人佩服的。隻有一心為了公眾利益,才會贏得他們的真誠擁護。
[事典]
漢光武帝建立了東漢王朝以後,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例如減輕一些捐稅,釋放奴婢,減少官差,還不止一次地大赦天下。因此,東漢初年,經濟得到了恢複和發展。
漢光武帝懂得打天下要靠武力,治理天下還得注意法令。不過法令也隻能管老百姓,要拿它去約束皇親國戚,那就難了。
漢光武帝的大姐湖陽公主就依仗兄弟做皇帝,驕橫非凡,無視法令。她的奴仆也不把朝廷的法令放在眼裏。但是,當時也出了一些執法嚴明、敢於跟皇帝貴戚、豪強地主作鬥爭的官吏,他們甚至不怕丟掉自己的烏紗帽和性命,也要維護法律的尊嚴。外號叫做\"強項令\"的洛陽令董宣就是其中的一個。
湖陽公主有一個家奴仗勢行凶殺了人。凶手躲在公主府裏不出來。董宣不能進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門口守著,等那個凶手出來。一天,湖陽公主坐著車馬外出,跟隨她的正是那個殺人凶手。董宣得到消息,就親自帶衙役趕來,攔住湖陽公主的車。
湖陽公主認為董宣觸犯了她的尊嚴,沉下臉來說:\"好大膽的洛陽令,竟敢攔阻我的車馬?\"董宣可沒有被嚇倒,他當麵責備湖陽公主不該放縱家奴犯法殺人。他不管公主阻撓,吩咐衙役把凶手逮起來,當場就把他處決了。湖陽公主氣得趕到宮裏,向漢光武帝哭訴董宣怎樣欺負她。
漢光武帝聽了,十分惱怒,立刻召董宣進宮,吩咐內侍當著湖陽公主的麵,責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氣。董宣說:\"先別打我,讓我說完了話,我情願死。\"漢光武帝怒氣衝衝地問:\"你還有什麼話可說的?\"
董宣說:\"陛下是一個中興的皇帝,應該注重法令。現在陛下讓公主放縱奴仆殺人,還能治理天下嗎?用不著打,我自殺就是了。\"說罷,她挺起頭就向柱子撞去。
漢光武帝連忙吩咐內侍把他拉住,董宣已經撞得血流滿麵了。漢光武帝知道董宣說得有理,也覺得不該責打他。但是為了顧全湖陽公主的麵子,要董宣給公主磕個頭賠個禮。
董宣寧願把自己的頭砍下來,怎麼也不肯磕這個頭。內侍把他的腦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用兩手使勁撐住地,挺著脖子,不讓把他的頭摁下去。
內侍知道漢光武帝並不想把董宣治罪,可又得給漢光武帝下個台階,就大聲地說:\"回陛下的話,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
漢光武帝也隻好笑了笑,下命令說:\"把這個硬脖子攆出去!\"
湖陽公主見漢光武帝放了董宣,心裏很氣,對漢光武帝說:\"陛下從前做平民的時候,還收留過逃亡的和犯死罪的人,官吏不敢上咱家來搜查。現在做了天子,怎麼反而對付不了小小的洛陽令?\"
漢光武帝說:\"正因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平民時候那麼幹了。\"
漢光武帝不但沒辦董宣的罪,還賞給他三十萬錢,獎勵他執法嚴明。董宣回到官府把這筆錢全分給了他手下的官員。
以後,董宣繼續打擊不法的豪門貴族。洛陽的土豪聽到他的名聲都嚇得發抖。人們都稱他是\"臥虎令\"。
馭忠勵眾
【原典】
賞不馭忠。旌堪勵眾也。
[譯文]
通過物質方麵的獎賞,並不能做到駕馭忠臣。通過在精神方麵表彰忠臣,可以激勵團隊中所有的人才。
[事典]
趙奢擔任趙囤的田部吏時,負責征收農田租稅。
可是,趙王的兒子平原君依仗自己的顯赫地位,不肯向國家納稅這件事在趙國反響很大,大家部想看趙奢的熱鬧。如果對付不了平原君,趙奢的稅官也就當不下去了。
趙奢命人把平原君家的管事找來,管事根本看不起趙奢:\"天下都是趙家的,平原君交不交稅,你趙奢管得著嗎?\"
\"不錯,天下是趙家的,\"趙奢的說話聲音並不高,卻很有力量,\"可是,你知道交稅的規定是誰製訂的?\"
\"當然是趙王製訂的。\"管事輕蔑地說。
\"那麼,你知道不交租稅有什麼罪呢?\"趙奢問道。
\"不知道!\"管事不耐煩起來,\"快別羅嗦了,我要走了。\"
\"抗拒國法,不交租稅,該當何罪?\"趙奢大聲地問左右的幕僚。
\"殺!\"幕僚們齊聲回答。
\"你趙奢敢嗎?\"管事不以為然地說。
\"我敢!\"趙奢令刀斧手把管事推出去斬了。
接著,第二個管事又被叫到趙奢衙中,還是不肯交稅,又被趙奢殺了。
一連殺了平原君家9個管事。
消息傳到平原君那裏,平原君咬牙切齒大罵趙奢,一定要殺他以泄心頭之恨。
趙奢知道平原君要殺自己,就自個兒走到平原君的府上,說:\"我這樣做,完全是為了維護趙國的利益,其中包括維護你平原君的前途。\"
平原君說:\"你一連殺了我9個管事,還是為了我好嗎?\"
趙奢解釋說:\"你在趙國是地位很高的公子,如果我縱容你家不按法交稅,大家一定要爭相仿效,趙王製訂的國法就沒有威嚴了,國庫也就日益空虛。這樣必然遭到其他國家的侵略,趙國輕則損兵割地,重則遭到覆滅。如果沒有了趙國,怎麼還會有你平原君的一切利益呢?相反,如果你能帶頭按國法交稅,趙國上下都會令行禁止,國家就會強盛,趙國就會鞏固。你平原君的地位富貴,就不會受到一絲一毫的損失。兩者比較,到底怎樣做對你有利呢?\"
平原君聽到這裏,完全理解了趙奢的忠心,立刻補交了稅收,又把他推薦給趙王。趙王提拔趙奢擔任管理國家賦稅的官。在趙奢的努力下,國家倉庫得到了充實,趙國的老百姓也過上了安定的日子。後來,趙奢又被提拔為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