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石勒消滅了王彌之後,西晉幽州刺史王浚成為了他的下一個目標。起初,王浚在交戰中被石勒擊敗了。王浚趕緊派人向鮮卑、烏桓這兩個少數民族的首領求救,但沒有人響應。此時,石勒的軍師張賓分析說:“王浚的士兵戰鬥力差且毫無士氣,如果我們現在表示願意歸順他,那他一定會非常高興。等到王浚消除戒心之後,我們就見機行事,一舉殲滅王浚的勢力,這樣就避免了與他硬拚。”石勒非常認可張賓的說法,立刻用非常謙恭的語氣寫了一封信,表示願意與之交好,輔佐他稱帝。隨後,石勒派自己的門客董肇和王子春帶著書信還有很多金銀珠寶,去見王浚。石勒在信中極力吹捧王浚,說王浚是天子,而自己隻是一個毫無名氣的小卒,現在起兵造反是順應天意,擁護王浚稱帝;並說自己對王浚的愛戴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隨後,董肇獻上了金銀珠寶給王浚,王子春還用重金賄賂王浚的心腹大臣棗高。王浚知道石勒這麼想歸順自己,十分高興,還給王子春和董肇等人封了官,並派出使者送他們回去。正在這時,王浚手下的官員遊統讓人送信給石勒,企圖叛變。石勒立即殺死了送信的使者,並將這件事告訴王浚,以表示自己的忠心。此事以後,王浚對石勒更加信任,完全消除了戒心。不久,王浚的使者和王子春等人一起來到了石勒的軍營。石勒即刻出來拜見使者,表現得十分恭敬。同時,石勒命人將精銳部隊和精良的裝備都藏了起來,以顯示出軍庫十分空虛,軍隊缺乏戰鬥力的樣子。王浚的使者回到幽州之後,就向王浚報告說:“石勒既沒有精良的武器又沒有精銳的部隊,並對王浚十分忠心。”王浚聽完後大喜,越來越相信石勒的忠心。
石勒看到王浚如此信任自己,便著手準備攻打王浚。他先派王子春前去幽州打探具體的情況。王子春很快便回來報告說:“幽州地區去年發生了水災,老百姓都沒有東西吃了,但是王浚將百萬擔糧食都囤積在倉庫裏,不用來賑災。同時,他還頒布嚴刑峻法,殘害百姓,苛捐雜稅十分之多。王浚自比漢高祖、魏武帝其實他殘暴不仁,經常殺害忠良,誅殺進諫的謀士,手下逃亡叛變的人非常多。”石勒聽完王子春的報告,心中大喜,認為王浚已經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了,決定出兵攻打幽州。但是石勒又害怕後方的並州刺史劉琨會乘機率兵來偷襲。此時,石勒的謀士張賓利用王浚與劉琨的矛盾,讓石勒寫信跟劉琨和談,請求劉琨讓他去偷襲王浚。石勒欣然采納張賓的意見,寫信給劉琨,穩住了後方的局勢。公元314年,石勒突然率軍襲擊幽州。話說石勒率輕騎兵日夜趕往幽州。石勒的軍隊到達易水時,王浚的守將孫緯立刻派人向王浚報告,要求準備抵抗石勒的進攻。但是王浚卻說:“石勒到幽州來,是要擁立我當皇帝的,誰要是敢阻攔他,立即處斬!”於是,王浚擺好了酒席等著石勒來。之後,石勒到達了薊縣,讓守城的衛兵打開城門。但石勒又怕城內有埋伏,便趕著幾千頭牛羊進城,說是獻給王浚的禮物,其實這是為了堵住街頭巷尾,讓王浚的軍隊無法出兵。到了這時,王浚才知道大事不妙,坐立不安。石勒迅速派人活捉了王浚,並將他殺死。之後,石勒便成功地占領了幽州,兼並了王浚的軍隊。這為石勒不久之後的稱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綜觀這場戰爭,其實是石勒連續用間的過程:石勒派門客王子春作為間諜,到王浚的軍營中,一方麵是假裝向王浚交好,一方麵是在刺探幽州的軍情和政治;同時石勒又用重金收買王浚的心腹大臣棗高,有了棗高作為石勒的內間,使王浚更加相信石勒是忠心來投靠的;另外,石勒在王浚的使者到訪時,故意製造出一些假象,讓使者回去報告王浚。因為這一係列的用間都非常成功,讓王浚對石勒的情況作出了錯誤的判斷,而石勒則完全掌握了幽州的情況,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王敖計殺李牧
這是發生在秦國統一六國過程中的一場戰役。戰爭爆發之後,趙國大將軍李牧被殺,趙國也隨即滅亡。那麼,到底是何人殺了大將李牧?趙國又是如何滅亡的呢?請聽下文慢慢說來。
戰國時期,經曆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戰亂之後,各個諸侯國之間的國力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此前還比較弱小的秦國,逐漸強大了起來。從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開始,秦國曆經六代君王的發奮圖強,終於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上取得了快速的發展。於是,秦國統治者不斷地向外擴張,想要統一六國。公元前256年(秦昭王五十年),秦國滅掉了西周,隨後又滅掉了東周。同時,秦將蒙驁還率兵攻占了韓國的成皋、滎陽地區。秦國的國土麵積一下子擴大了好多。等到秦國嬴政登基之時,秦國的國力更加強大,擁有百萬軍隊,幾千裏的土地。這些都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秦國快速發展,國土麵積迅速擴大的同時,其他六國,因為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重重,爭權奪利,政權非常不穩固,經濟也無法得到很好的發展,再加上連年的戰爭,它們的實力大大地削弱了。而趙國就是這六個國家中的一個。話說趙國在戰國時期是國力僅次於秦國的強國。趙王號稱有兩千裏土地,十萬精銳部隊。但是趙國自趙孝成王之後,因為多次經曆內亂和外患,實力已經大不如前。特別是公元前206年長平之戰,讓趙國損失了四十多萬軍隊,實力銳減。後來,趙國雖然聯合魏國打退了秦國對趙國都城邯鄲的進攻,但是已經無法再恢複到戰前國富民強的狀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