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袁世凱於6月30日又下令免去柏文蔚安徽都督的職務,改任柏為陝甘籌邊使,同時任命孫多森為安徽民政長兼署安徽都督。安徽革命黨人張子剛、管鵬、王孟啟、陳紫楓、孫師武、鄭讚丞等都主張即時起義,拒絕孫多森來皖。
但柏文蔚對革命黨人內部在舉兵討袁問題上始終舉棋不滿,認為大勢已去,意誌非常消沉。他以未奉孫。黃命令,不宜輕舉妄動為托詞,不讚成立即舉義。他致電段祺瑞表示交卸省親和拒絕接受新任。柏文蔚於7月10日交卸都督後,由安慶赴南京,閉門謝客,借以休息。
孫中山不甘心不戰而降,他同黃興宴請李烈鈞,動員李起兵發難。李於席間意氣自豪,謂各省如能響應,贛事尚可為。中山極力慫恿。
江西第l旅旅長林虎派遣團長李思廣到上海向李烈鈞報告;嚴倘同誌各省有意討袁,我願以本部首先發難,以報諸公持本部之苦衷。無論若何,總可望支持兩星期,過此無援,亦可退湘邊或粵邊,再想辦法。”
李烈鈞見江西部隊士氣旺盛,終於下定決心首先發難。他命李思廣迅速回報林虎:“皖、寧、湘、粵,均倚戈待命,若吾贛發難,一星期間,各省即可響應,並出援軍。”
林虎得到回報,遂將情況分別通告江西其他將領方聲濤、趙又新、耿毅、何子奇、蔡銳霆等人,密為準備。
但是,李烈鈞的活動很快被已叛降袁世凱的江西要塞司令官陳廷訓偵知。陳立即向袁世凱密報說:“九江湖口為長江要衝,匪黨往來如織,防不勝防。近聞煽惑上下六台,克期舉事,台宮中竟有為其所動者。”他要求袁世凱電商黎元洪,就近派軍隊及兵輪來潯,以滋鎮懾。
袁世凱向北洋軍駐湖北的李純部下達命令說:“嚴行戒備,一聞有警,立即馳援。”並告訴李純,已電黎元洪副總統派隊前往,並飭徐司令親率各艦先駛至潯駐守,以防意外。
實際上,李純在此之前,已根據黎元洪的密令,派遣第12旅吳鴻昌的第23團附機關槍一連,由圻春開往九江。李純隨後率第11混成旅旅長馬繼增部繼續向九江挺進,並進駐九江,占領了入贛的戰略要地。”
當李純部前鋒進入九江地區後,林虎便急電南昌,要求護軍使指示作何對付方法,並表示本團現已實行防禦。林虎已扣留了由德安開往九江的火車,並將前哨布防到沙河一線。
歐陽武雖然曾被袁世凱收買,但他得知北洋軍李純部入贛,大怒。他致電國務院抗議北洋軍入贛,並提出辭職。他說:“伏念武奉大總統令為江西護軍使,關於江西軍事,應負完全責任。我在受事之初,當眾宣布了副總統來電,決無北兵入境一步之語。今副總統即欲派兵來潯,亦當先詢情形,與武接洽。今該軍隊到潯在先,副總統電到潯在後,雖有通告,已不及時。江西軍隊現有二師有餘,萬一因誤會而生衝突,患不勝言。”
歐陽武一麵提出辭職,一麵要求黎元洪速將軍隊調回。
黎元洪電令李純撤兵,但李純置之不理,更將前鋒推進到沙河一線,同林虎的防地僅距數裏之遙。兩軍對峙,戰爭一觸即發。在這關鍵時刻,李烈鈞乘小輪來到湖口,他一麵籌組討袁軍司令部,一麵電告歐陽武及江西各黨政機關說:“鄙人免官赴滬養屙,忽聞北軍入贛,憤不欲生,現已回贛效力。”
歐陽武對李烈鈞的行動並不支持,他嚴詞答複說:丫此間皆不主戰,請君速速返滬。否則,武即會同北軍夾攻湖口。”歐陽派三人到湖口勸李烈鈞離境,表示願出3萬元作李出洋的旅遊費。
李烈鈞以生死以赴的堅決態度示意歐陽武不得阻撓起義。他對歐陽武的代表說:“烈鈞亦知歐陽武素主和平,但烈鈞已到此,決無返滬之理。請為歐陽言,好則回頭見,否則來生見可也。”
歐陽武企圖調動兩團兵力進攻湖口。他致電袁世凱說:“李烈鈞到湖口,確係實事。9、10兩團雖為所用,然此外非武之命不能調動者,似較該兩團更強,現武調集南昌附近軍隊,竭力維持省垣外,並開兩團往攻湖口。”
但是,贛之軍隊畢竟是李烈鈞的舊部,支持革命,歐陽武已經指揮不動了。這時,南昌的局麵已為江西革命黨人骨幹分子俞應麓所控製。俞曾在李烈鈞病假期間代理都督。江西議會更是李烈鈞的擁護者。歐陽武在這種情況下,隻好召集各界領袖會議,宣布辭職。他聲稱:“護軍使本係軍官,今既無調遣軍隊之能力,武何顏任此重職。”
李烈鈞在湖口作了進攻九江的軍事部署。他發布討袁檄文,對外通電及對黨團公啟,並通飭各屬與人民約法三章:其一、誓誅民賊袁世凱;其二、鞏固共和政體;其三、保障中外人民的生命財產。
江西省議會開大會宣布獨立,公舉李烈鈞為討袁軍總司令,歐陽武為都督,賀國昌為省長,俞應麓為兵站總監。扛西首先舉起了討袁義旗,醞釀已久的二次革命終於在?月12日爆發。
但是,起義一開始,李烈鈞便存在兵力不足和兵力分散問題。江西有陸軍兩個師和1個混成旅,共10個團的兵力。李烈鈞在軍隊中有較高的威信。但由於袁世凱收買分化,第1師師長歐陽武倒向袁世凱;第2師師長劉世鈞在九江與袁世凱、黎元洪暗中通氣,政治上已動搖不定。完全服從李烈鈞領導的隻有林虎的第1師第1旅(兩個團),李明揚的第10團,周璧階.的第9團,卓仁機的機關槍大隊,方聲濤的新編旅(隻有兩個連兵力,營長陳銘樞、連長蔣光鼎)。
李烈鈞自兼任正麵軍司令,命江西混成旅旅長方聲濤為右翼軍司令,第1師第1旅旅長林虎為左翼軍司令,並以江西講武堂堂長夏之麒為總司令參謀長。
7月12日拂曉,林虎兵分兩路,一路向沙河鎮挺進,一路出右翼襲擊十裏鋪的北軍。
北洋前線指揮官第6師師長李純,一麵命駐沙河鎮的吳鴻昌團阻擊,一麵命駐十裏鋪的肖安團向沙河迂回前進,抄襲贛軍後路。肖團於途中同林虎派出的部隊發生遭遇戰。激戰竟日,討袁軍初戰獲勝,占領沙河鎮,迫使敵人退守瓜子嶺。
當林虎部隊在沙河一線投入戰鬥後,方聲濤所指揮的部隊從姑塘向九江城東側進攻,因水路木船運輸困難,行動阻滯,沒能同林虎部同時發動進攻,到13日夜才進入陣地,土氣激昂,一個個磨拳擦掌,打算入九江城吃早飯。但通訊聯絡不暢,方聲濤聽沙河方麵槍炮聲已停止,誤以為是攻不上去,便下令部隊退回原地。部隊接到退回原位的命令,士氣沮喪,官兵都躺在路上睡覺了。嚴重影響戰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