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壓護法運動(1 / 3)

黃興派趙正平去南京聯絡起義事宜。趙到南京後,致電在徐州的冷遹到南京,同章梓、洪承點幾人密商。冷、章認為蘇軍的槍械彈藥全靠上海製造局供給,袁世凱已派兵1團駐紮製造局,如果上海不供給槍械彈藥,江蘇軍隊實在危險,若先將上海拿在手中,南京通電響應就有辦法。趙回上海向黃興報告。

黃興召集陳其美、鈕永建、黃郛等商議上海起事計劃問題。因上海方麵沒有軍事力量起事,隻得請南京方麵先發動。

黃興再派趙正平、何成浚赴寧,邀集駐寧的第1、8師高級將領、駐徐州的第3師師長冷遹、前安徽都督柏文蔚,開軍事會議,決定7月15日宣布討袁。冷遇的部隊散在鄉間剿匪,他匆匆北返徐州,調集四鄉軍隊。

會議之後,第8師士兵和下級軍官準備殺死師長,歡迎孫中山到南京主持討袁。那第8師師長陳之驥和旅長王孝縝、黃愷元,等,都認為第8師缺額尚多,不讚成馬上出兵討袁。孫中山對他們極為不滿,他為了起兵討袁,竟派朱卓文從上海攜款2萬元,到南京運動8師幾個營、連長,叫他們殺了師長、旅長後宣布獨立。8師的兩個旅長王孝縝、黃愷元得消息,倉皇來滬,向黃興報告說:“現在事已至此,雖準備未充分,也得樹起討袁的旗幟。希望您去南京作討袁軍總司令。”他們要求孫中山千萬不要在此混亂時期赴寧,須俟南京獨立穩固後,再去寧組織政府。

黃興應允他們的要求,決定次晨動身去寧。他立即見孫中山,說明自己赴寧舉兵討袁,請孫中山在初舉義時勿赴南京,等形勢穩定後再去寧組織政府,孫中山點頭同意後,王孝縝、黃愷元當夜趕回南京,布置起義。黃興也於次日輕車簡從,秘密地到了南京,當晚召開軍事會議,部署討袁的作戰計劃。

7月5日,1師師長章梓派人割斷了都督府的電話,8師士兵開入都督府。

尚在睡夢中的蘇督程德全驚駭異常。趙正平急忙上前安慰說,請都督安心,克強先生就要來了。即要同都督商量。……趙的話聲未落,黃興以溫藹大度的態度,踱進來了,背後跟著各高級將領。大家坐下,黃興說明討袁大義,請求協助。若幹高級將領,自8師師長起,紛紛跪下,語極誠懇。

程德全遂一變其驚駭顏色,表示附和獨立討袁,並留住和黃興同來的章士釗,起草討袁通電,由江蘇都督程德全委任的江蘇討袁軍總司令黃興宣布江蘇省獨立。

黃興沒有看透程德全是黎元洪之類的人物,他本來完全可以自己打起討袁的旗幟,但是他卻要程德全做太上皇,由程德全任命他為江蘇討袁總司令。事後,柏文蔚密告黃興說:“最好快刀斬亂麻,處程於死地,俾免後患。或為人道主義,即行拘禁,否則·必壞大事。”

黃興未采納柏文蔚的意見,放程德全托病離寧赴滬。程到上海後,即通電聲明說:“駐寧第8師等各軍官,要求宣布獨立。德全苦支兩日,舊病劇發,刻難支持,本日來京調治。”

黃興著手組織討袁軍司令部。他委任章士釗為秘書長,黃愷元為參謀長,何成浚為副官長,趙正平為兵站總監。因第1師師長章梓為文人,不會打仗,即調任都督參謀長,任命洪承點為第1師師長,任命馬錦春為要塞司令(未就任),堅請柏文蔚出任安徽討袁軍總司令,赴蚌埠部署軍事。同時令冷遇率第3師向駐韓莊的北洋軍立刻發動進攻;令第8師騎兵團團長劉建藩率該師第29團附機關槍連及騎、炮、工兵各1營,組成混合支隊,開赴徐州前線支援第3師;第1師第1旅旅長戢翼翹率該旅隨後跟進;周應時率第1師第2旅開赴臨淮關,協助安徽討袁軍進攻北軍倪嗣衝部;派洪承點進駐蚌埠,節製第8師的混成支隊和開赴徐州、臨淮關一帶的第1師的部隊,並負責組織徐州以南沿鐵路線的防禦;第l、8師的其餘部隊,負責在南京四周的防禦。

冷通回到徐州,立即收攏部隊。未待全師集中,就率部向徐州以北30公裏的利國驛方向運動,並拆毀韓莊以南的鐵路數處,占領徐州電報局,斷絕南北交通和通迅。

北洋軍第5師師長靳雲鵬聞訊,立刻致電袁世凱說:“徐州軍隊既經叛變,應乘其尚未集中,迅速突擊。第5師現經分紮,猝難集合。張勳軍隊聚駐鐵路沿線,可否飭令星夜進攻。陸軍集中後即行繼進,以赴事機。再韓莊支隊至今未見報告,焦甚!”

袁世凱複電靳雲鵬說;“五師嚴守準備,未可輕進。望向韓莊確探軍情再奪。”

冷遹的第3師冒雨向駐守韓莊的方玉普旅的兩營北軍發動進攻。方率部堅守待援,多次打退冷部的進攻。

張勳接到方玉普求援急電,不待袁世凱下令,立刻派他的義子武衛前軍左路統領張文生,帶步炮3營赴韓莊助戰。張文生的3營辮子兵和從兗州開來的田中玉的巡防營,先後到達韓莊前線,加入戰鬥,冷遇部遭到北軍左右夾擊,被迫退守利國驛。

北軍團長潘鴻鈞率部從濟南冒雨趕到韓莊參戰,炮團團長鄭士琦也從濟南率步兵一營、炮兵一連趕到前線,將利國驛車站轟毀。冷遹部被迫撤出利國驛,退守徐州北20公裏的柳泉。

8師混成支隊在劉建藩的率領下到達柳泉前線,從鐵路兩側向敵猛攻,激戰一晝夜,包圍敵軍右翼。敵軍急調第5師的兩個營投入戰鬥,才得突圍後撤。討袁軍1師第l旅趕到前線,與3師、8師劉建藩支隊並力再度反攻,將北軍趕回利國驛一線。討袁軍前鋒一度追到運河。

在討袁軍節節取勝的時刻,黃興聽說駐楊州的徐寶珍的第4師叛變,將從六合進攻南京,急電劉建蕃支隊撤離前線,回守六合。劉隊的撤回大大削弱了利國驛前線的兵力。

黃興幻想利用張勳忠於清室、不滿袁世凱愚弄舊朝的情緒,動員張勳倒戈。他致電張勳說:

“兗州張軍統鑒:江西、江蘇先後獨立,皆袁世凱自開釁端,過為已甚。……世凱本清室權奸,異常顯詐。每得權勢,即作奸慝。戈戌之變,說者成為寒心。前歲光複,世凱複愚異舊朝.盜竊權位,繼以寡婦可欺,孤兒可侮,假其名義,以禦民軍,旋乃取而代之。自入民國,世凱更無忌憚,陰謀滿腹,賊及太後之身。賄賂塞途,轉吝皇室之費。世凱不僅民國之大憝,且清室之賊臣,無淪何人,皆得申討。公久綰軍符,威重於內。現冷軍已在徐州方麵,與袁軍接仗,公率一旅之眾,直搗濟南,則袁氏喪膽,大局隨定,國家再造,即由-我公矣。”

黃興對張勳這個臭名昭著的封建餘孽策反,無異與虎謀皮。張勳不僅不理,反而派出騎兵,繞道台兒莊經澗頭集,配合新抵前線的袁軍向討袁軍進攻。已被袁軍收買的大土匪李扒子(李已被冷軍擊斃)餘部,也抄襲冷軍的後路,使冷軍腹背受敵,力不能支,退回徐州。冷軍剛退還徐州,又遭到受敵軍收買的冷師騎兵團團長張宗昌騎兵的突然襲擊,以致軍心大亂,被迫退出徐州。

討袁軍撤出徐州後,高級將領鬥誌消沉,無意部署節節抵抗。不久,第1師被調回南京,第3師師長冷遹脫離部隊回南京,3師由旅長伍崇仁率領移駐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