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壓護法運動(2 / 3)

袁世凱任命馮國璋為江淮宣撫使兼第2軍軍長,負責統一指揮江蘇方麵的作戰。馮國璋將北軍主力集中在徐州一帶,準備向南推進。

袁世凱命令張勵率全軍由運河水路南下楊州,會合南京叛軍徐寶珍的第4師進攻鎮江;命令馮國璋率第4、5兩師沿津浦路南下,速取臨淮關;再趨浦口,與張勳聯合,會攻南京。同時要求馮國璋注意與安徽的倪嗣衝聯絡,配合作戰。

袁世凱見程德全與革命黨人離心離德,便下令恢複他和應德閎職務,他在通電,中說:“該都督有治軍守土之責,似此稱病棄職,何以對江蘇人民。姑念該都督從前保全地方,輿情尚多感戴,此次雖未力拒逆匪,而事起倉猝,與甘心附逆者迥不相侔。應德閎因事先期在滬,情亦可原。”

袁世凱命令程德會、應德閎即在就近地方暫組軍政、民政各機關行署,要程德全選擇得力軍警嚴守要溢,迅圖恢複。

程德全見袁世凱下再追究他在南京獨立問題上的責任,又看到討袁軍在徐州戰役失敗,就活躍起來。他通電聲明說,南京獨立的一切電文,都是黃興假借他的名義鎬的,並說黃興跪泣哀求他宣布獨立,他始終不允。程德全、應德周密召蘇屬舊部水陸軍警,策劃配合袁世凱的活動。

7月26日,程德全通電黃興,要求“取消討袁名義,投戈釋甲,痛自引咎,以謝天下。如尚堅持成見,必以江蘇之生命財產,為孤注一擲,即違全國公意,即係江蘇公敵”。

徐州前線的失利和程德全從政治上的打擊,使坐鎮南京的黃興,麵臨著嚴重惡化的軍事、政治形勢,一籌莫展。南京軍界不但接到了程德全取消獨立的密電,南京衛隊營營長張鵬翥還接到了程德全捉拿黃興的電令。張把程的電令報告了黃興。黃興悲憤萬分,企圖自殺,經部下一再規勸,遂於夜間乘日輪靜岡丸離開南京,一走了之。何海鳴對黃興的出走惋惜道:

“南京之獨立,即借此一迫而成功,章棒猶不為功首也。彼等玩克強於股掌之上,一方欲脅其出走,一方又畏士兵之反對。乃思得一極妙之策,對克強則曰:‘事不可為矣,兵心悉變,衛隊且將不利於公之身,公曷不速去,為明哲保身之計’。及克強已許離寧,乃又派出許多兵士雲:‘護衛總司令出城有要公。’不使其知‘底細。江幹一別,黃克強之要公乃辦到東瀛去,真奇劇也。斯時克強如果以鎮定處之,或與下級軍官、兵士向無隔閡,側彼等又何能售其奸。後各軍官兵士多語予。若克強曾以此情告之,必能力衛克強,而直取奸人之顱。克強既不出此,而其身近又無一沉著之人與親信之兵,徒恃一不招兵,不增加人民負擔之文告,以取悅於人,究與實事奚蓋。”

離開南京後,章梓、洪承點、冷通亦當即出走。

代理江蘇民政長蔡寅、8師師長陳之驥、代理l師師長周應時等當即宣布取消獨立,連發兩電與袁世凱聯係,並派人到上海要求程德全迅速返回南京處理善後事宜。程德全急派杜淮川前往南京接任1師師長職務。撤退到風陽的3師也宣布取消獨立。

何海鳴、韓恢等赴江北發動起義,道經鎮江時得知黃興已離南京,就星夜入寧,謀補救。是時8師已全部由陣地開回,l師悉數在城,即吳浩之衛戌團亦分紮下關各處。兵士對無端停戰、克強等無端出走,南京取消獨立,懷強烈不滿。韓恢與1師士兵有廣泛聯係,所有1師及憲兵、巡警等非其同鄉,即與同事,韓恢之名無人不識。於是,何海鳴、韓恢就從運動l師著手。

詹大悲、戴天仇也從上海到南京在8師中進行活動,但雙方未通聲氣。

何海鳴、韓恢同1師的代表經過緊急會議,決定在是夜發難,並規定以富貴山信炮為號。但是,由於所放之炮係40磅之空炮,聲響不巨,何、韓所在的指揮所大觀樓在門簾橋,耳不能聞,都督府附近則聞之,以致未能按時發動,但這聲空炮卻嚇倒了程德全派任的1師師長杜淮川,使他倉皇出走,告急於浦口馮國璋軍。

8師兵士聞空炮聲,均躍躍欲試,何海鳴率100餘人占領都督府,貼出布告,宣布獨立。1師士兵全部擁護宣布獨立,8師騎、炮隊,29團已疏通意見,決不反對。反對者惟8師之陳之驥與l師中上級軍官耳。

何海鳴方了爭取陳之驥,自任江蘇討袁軍總司令,推舉陳之驥為江蘇都督。何派代表迎陳就職,陳開始不答應,後表示接受,並通知何海鳴來都督府辦事。但到了晚間,陳卻派參謀長袁華選帶兵將何海鳴劫往8師司令部,將何囚禁起來,再次宣布取消獨立。

陳之驥是馮國璋的女婿,他雖然囚禁了何海鳴,但由於何得到8師29團的支持,卻不敢加害於何。

陳之驥由於不能完全控製自己的部隊,便通過英國駐南京領事館聯係,在憲兵司令茅乃封的陪同下,於夜間渡江到他嶽父馮國璋軍營,商談和平解決方法。

陳、茅出城後,8師29團下級軍官和士兵舉行起義,擊斃企圖阻止起義的代理團長李浚,又與1師聯合起來,擁入8師司令部,斷絕陳之驥的歸路。8師司令部士官紛紛卷行李而逸,軍需處之款為此輩拐去不少。旅長王孝縝躲到船上電告陳之驥部隊嘩變。陳見大勢已去,在日本領事館參讚護送下,乘日本艦經上海流亡日本。

戴天仇在何海鳴被囚禁後,本想返回上海。但他在下關遇到8師參謀長袁華選,得知何海鳴再次宣布獨立,就折回城內。29團營長王兆鸞將戴接到團部後,一般同誌聞天仇來,亦莫不欣欣然有喜色,交相告曰:“天仇先生,中山先生代表也,天仇來,經濟問題有著矣。”

何海鳴懇求戴天仇留南京相助,並希望得至上海方麵的支持。戴則說;“予須田滬一次力籌之,此間事項,以知兵之人為司令,鈕永建可承其乏,爾可退賢讓路也。”

何表示同意,希望戴返滬盡快派人來支援。但事實上,戴返滬後,他和鈕永建並未來南京,上海來的經濟支援也十分有限。

由於師長及上攝軍官多逃去,軍隊漫無統率。何海鳴召集1、8師軍官開軍事會議,舉出徐濤為1師師長,王兆鸞為8師師長。但舉徐為1師師長,隻不過二三個軍官的意思。

熟悉l師情況的韓恢去上海未回。何不知1師何人可用,故暫時不能不以徐濤承其乏。徐握權後,反複無常,其結果亦不過如陳之驥而已。而經戴天仇推薦被舉為。

8師師長的王兆鸞,竟於被舉後的第2天,忽不別而去。何海鷗令8師再舉,李可鈞乘勢而出,以師長自命,其黨徒附和之,出入都督府,其勢洶洶,8師中人鮮承認之者。

1、8師雖然未獲適當之人任師長,士兵們卻戰鬥自覺性高,不待將校指揮,人自為戰。軍士每日荷槍巡行街衢,甚為嚴密。無論晝夜,處處皆見軍服者徘徊在警備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