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攏全國大權(3 / 3)

陳炯明討袁,已成騎虎之勢。一則,廣東軍隊已被袁世凱收買,陳炯明對軍隊失去了控製力;二則,從廣東逃出的黃士龍,已投靠袁世凱,企圖借袁之力來推翻陳炯明。他已奉袁世凱密令,回粵設立秘密機關,進行倒陳活動。鍾鼎基、蘇慎初、譚流欽、饒景華、張我權等粵軍將領亦入其彀中。

廣東海軍也被黃士龍收買,陳炯明成了光杆司令;三則,由於陳炯明對民軍采取殺逐和強迫遣散的手段,部分民黨轉為綠林,一些民軍領袖在暗地進行反對軍政府的活動。一般人民也對陳炯明屠殺民軍、解散北伐軍產生怨言,對陳失望;四則,廣東軍政府領導層處於渙散狀態,朱執信、廖仲愷、陳融、杜貢石、金章、張樹棠等都曾留學日本,被稱之為日本派。

錢樹芳、關景棠、伍籍磐、黃兆矽、羅文幹、羅灃輝、鍾,榮光等則皆卒業於歐美,被稱為歐美派。兩派相互拆台;五則,反動的龍濟光軍移駐梧州後,雖然人數不多,但為自存計,而謀求擴充和提高。他們聘請新式軍官教練,朝夕奮習。

加上袁世凱、陸榮延大量餉械的接濟,因而濟軍的軍事素質大有提高。而李耀漢、翟汪所部7營及汪道源所部10艘軍艦歸附龍濟光,更使濟軍戰鬥力倍增。

陳炯明對此種形勢缺乏清醒的估計。對內,他過份相信自己的威信和號召力。他沒有看到各軍官雖在他的壓力下發表一則討袁通電,實際上卻視他的號令如空文。陳炯明擬先派1旅,由林震、張我權統率,前往援助李烈鈞;再以其餘部隊為第二支隊,取道南雄北上。

陳複召各師、旅長到署磋商,但鍾鼎基不肯應召,他以缺糧餉為借口,公開拒絕發兵援贛。陳炯明發放彈藥和軍餉之後,各部隊的軍官仍然按兵不動。由於他們或明或暗的阻撓,援贛之師遲遲不能成行,陳僅以子彈數萬發援救李烈鈞。

袁世凱發布命令稱:“陳炯明禍國、禍鄉,竟敢通電各省,措詞狂悖,罪不容誅。”褫去廣東都督官職,並撤銷其陸軍中將暨上將銜,著龍濟光督飭各師旅長派兵聲討,懸賞孥辦。”袁世凱委任龍濟光為廣東宣撫使,龍覲光為宣撫副使。

陳炯明對龍濟光疏於防範,認為龍濟光對自己很崇拜,斷不會倒戈相向。他在報上辟“謠”說:“龍濟光不日攻粵,此說亦屬無稽。即或確有其事,濟軍為數隻有5000,決難為擁護袁氏之效力也。”

於是,他拒不采納朱執信等人的正確建議,陷後防於空虛。不僅如此,他還幻想龍濟光能為己助,打電報向龍征求討袁意見。龍在鳳、電則誆騙陳說;“如果能付給濟軍軍餉,當即率部下健兒,追隨鞭鐙,共捂國賊;”

但龍濟光又密電袁世凱說:“今日陳炯明來電雲,江西獨立,蘇、皖、湘皆響應,渠為粵省大都督,兼討袁總司令,克日興師北上,特電要約等情,狼子野心,早知叵測,今茲果然,業已複電拒斥。……粵人對於濟光感情甚洽,蕩平粵亂,責不容辭。”

陳炯明不知是計,派陳任平到梧州與龍濟光談判。龍濟光把子彈和軍餉騙到手後,就翻臉不認人,把陳任平殺死。

岑春煊入穗,陳炯明指望岑能籠絡住陸榮廷、龍濟光這兩個舊部屬,免除後顧之憂。岑下車伊始,就打電報給龍濟光,要他順天應人,宣布討袁。但龍濟光予以斷然拒絕,並公然奉袁世凱命令,率領濟軍,由梧州順流東下,進攻廣東。陳炯明因而腹背受敵,局勢更為嚴重。

為了阻止濟軍東進,陳炯明命令汪道源出任肇慶綏靖處督辦,前往封川江口布防,還加派兵艦10艘,交汪道源調遣。但為時已晚,西江防線已在濟軍的強大攻勢下土崩瓦解。海軍背叛了陳炯明,效命龍濟光。

其他廣州各艦,或托詞至香港,入澳修理,或托詞避風,紛紛遠走。同時,陳炯明過去鎮壓民軍的惡果也顯示出來,遭到殘酷鎮壓和強迫遣散的流落在東江、西江一帶的民軍,乘機蜂起,打出反陳旗號。

在龍濟光攻肇慶,其軍尚未到肇慶,綠林已先為布置,肇慶不戰而下。汪道源率兵艦溯西江而上,穿越羚羊峽,抵達肇慶河麵時,即為濟軍包圍繳械。他帶領的艦隊,也全部投降龍濟光。陳炯明得到消息,極度震驚,不得不改變計劃,命令援贛部隊停止前進,防守廣州。

但所謂防守已經有名無實。鍾鼎基等拒不受命。陳炯明大怒,將鍾鼎基革職,鍾懼而逃之港。張我權心不自安,亦逃之港。陳炯明另委李根源接任1師師長。李見大事已去,不敢赴任。1師和獨立旅群龍無首,局勢更加混亂。

陳炯明同岑春煊結成反袁聯盟,其實,他們的合作缺乏誠意。陳炯明舉行討袁誓師大會,岑春煊作為元帥蒞臨視察,方知各軍人表露不讚同意,且有詰者,吃了一驚。岑看到陸軍軍心動搖,陳炯明已經不足依靠,因而大失所望,在發表一通“鄙人始終抱一救國救民宗旨,誓以血淚救蒼生”的慷慨激昂演說後,於當天就背信棄義,倉皇出走。這使陳炯明陷入更加孤立境地。

陳炯明派鄧澤如向李福林求援。李擁兵數幹,如果見義勇為,加入反袁行列,陳炯:明也許能多支撐幾日,等到鄧鏗把駐守瓊崖的部隊調回廣州,也許會有另一番局勢。但李福林滑如妮鰍,從來見風使舵。此時見陳炯明地位動搖,也在一旁冷眼作壁上觀。

2師師長蘇憤初對陳炯明宣布獨立,本不讚成,但他卻不露聲色,表麵上仍和陳炯明虛與周旋,暗中則與軍民人等設謀取消獨立。8月3日,濟軍攻占三水縣城,打開了通往廣州的門戶,隨即進撲廣州。二次革命的失敗幾成定局。

蘇慎初這時撕下麵具,於8月4日上午10時命令2師由沙河出發,直至牛王廟一帶布防,準備戰鬥。同時又以大炮多門,直指都督府,待一切布置就緒後,蘇打電話威脅陳炯明,要他取消獨立。陳炯明此時還抱有幻想,認為陸軍既然遷怒於己,那就隻有辭職出走,局勢或可挽救,因此趕緊派人動員姚雨平接任都督。姚雨平不願接下爛攤子,代人受過,所以一口回絕。

中午時分,燕塘炮兵奉蘇慎初命令,率先炮轟都督府,都督府衛隊奉命出防,半路上嘩變,並派出代表,與燕塘軍聯絡,一致倒陳。陳炯明手中無一兵一卒,無可奈何,隻好挾資百萬和副官黃強一起,躲進廣州石室天主教堂,然後在法國神父的保護下,秘密出走香港。

蘇慎初被舉為臨時都督兼民政長,袁世凱即加蘇慎初陸軍上將銜並給勳三位。

8月5日,張我權又驅走蘇慎初,啟稱都督,並發表取消廣東獨立電。11日,龍濟光率部3000進駐廣州,開始了長達3年的殘暴軍閥統治。

陳炯明出走後,委托鄒魯主持策反工作。鄒派人去各地聯絡,定於8月15日晚上起義,以廣東警察廳長陳景華為內應,不料事機不密,陳被龍濟光設宴誘殺,起義流產,鄒又派保定軍校學生陳銘樞潛入廣州,暗殺龍濟光,同樣沒能得手。

瓊崖鎮守使鄧鏗回援廣州,打算赴三水督率舊都葉舉旅抵擋濟軍。鄧到三水僅1日,蘇慎初倒戈反陳,鄧鏗挽救廣州的努力終歸徒勞。

至此,二次革命完全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