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法令法規,從總體上對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利用進行了規劃,從法律的角度對能源農業發展給予保障。
2.市場供應
2005年的能源法提出了汽油必須添加一定比例的燃料酒精,能源部門也通過政策規定,聯邦、州和公共部門必須有一定比例的車輛使用生物柴油。為保證燃料酒精的市場供應,美國加快了乙醇加油站布點建設,2006年乙醇加油站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目前境內的乙醇加油站已達到1000個。此外,美國的汽車製造商也十分配合生物燃料的推廣使用,2006年向市場投放的可變燃料汽車就達到100萬輛。
3.稅收優惠
為了推廣燃料酒精的生產銷售,美國製定了十分具體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涉及兩種稅的減免:一是燃料貨物稅的減免,減免幅度根據燃料中酒精含量確定,例如E85酒精(85%酒精與15%汽油混合)減免57美分/加侖;二是對生產、銷售、使用燃料酒精的企業減免聯邦所得稅,減免幅度因企業類型不同而異,例如對酒精生產商減免所得稅10美分/加侖,對酒精汽油配製商減免所得稅54美分/加侖,對酒精汽油零售商或不通過零售商直接使用酒精汽油的機構,E85酒精減免所得稅5.4美分/加侖。積極的稅收優惠政策有效地刺激了生物燃料的應用。
4.資金支持
據USDA統計,2001年以來,其農村發展基金已投放資金2.9億美元,資助酒精生產工廠以及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項目。2005年的新能源法規定,在未來的5年內政府將為可再生能源項目提供30億美元以上的資金。2006年1月,在美國最大的農業組織——美國農業社團聯盟(American Farm Bureau Federation)年會上,USDA宣布將提供1900萬美元作為無償補助資金支持可再生能源生產計劃,鼓勵農場主與中小企業從事可再生能源項目的開發,對可再生能源項目優先提供貸款。
5.技術開發
美國加大了能源農業的研發投入力度,並取得一係列重大進展。在能源作物選育上,美國科學家利用甘蔗和熱帶草本植物雜交選育了能源甘蔗,其生物量比一般的糖料甘蔗高一倍左右,酒精發酵量高達23~26噸/年·公頃。在生物質能源生產工藝上進行技術創新,采用先進高效發酵工藝,使酒精生產原材料成本在過去的15年中降低了2/3。考慮到糧食酒精生產本身需要消耗大量的石化類燃料,近期美國的生物質能源發展計劃進行了戰略性轉移,從糧食酒精向農林纖維素酒精過渡。由於纖維素酒精的原料——纖維素酶價格較高,在成本上不合算,近期美國在提高酶的生產活力方麵進行了重點攻關,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對生產成本進行了有效的控製。
(二)巴西的燃料酒精發展計劃
目前,全球生物質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平均比重為13.6%,發達國家為6%,而巴西已經達到44%。巴西具有發展能源農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該國國土麵積851萬平方公裏,牧場2億多公頃,農田6200多萬公頃,這些土地都非常適宜種植甘蔗、玉米以及大豆、油棕櫚、蓖麻、向日葵等能源作物,此外還有大量能夠種植能源作物、但尚未開墾利用的土地。這些有利的自然條件為巴西能源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