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揚名之道(2 / 2)

“酒罷,宋江就留武鬆在西軒下做一處安歇。”“宋江將出些銀兩來與武鬆做衣裳。”“卻得宋江每日帶挈他一處,飲酒相陪,武鬆的前病都不發了。”喝完酒,宋江與武鬆抵足而眠,又拿出錢給武鬆做衣裳,每天陪著武鬆解悶。吃柴進的,喝柴進的,而武鬆感激的卻隻有宋江。待到武鬆離開時,宋江一送再送,又拿出銀子相贈,最後二人結拜為兄弟。

宋江在江州遇到李逵,見麵先送十兩銀子;李逵拿去賭錢,輸光後奪銀打人,宋江出麵息事寧人;李逵與張順打鬥,宋江拿出張橫家書勸和;李逵點暈賣唱女,宋江又拿二十兩銀子擺平。李逵隻管惹事,宋江盡數解決,隻是初次相見,李逵便對宋江心悅誠服,從此忠心不二。宋江的付出立刻得到了回報,他被黃文炳陷害打入大牢,從始至終隻有李逵服侍,法場問斬時,又多虧李逵第一個現身相救,才保全性命。

宋江的“義名”既是護身符,也是信譽滿滿的金字招牌,理當小心翼翼地珍惜嗬護。金錢可以買來人情和名聲,用人情和名聲來斂財卻是虧本買賣。宋江深諳“財散人聚”的道理,有人卻不懂。在奪取梁山後,晁蓋立刻派劉唐送來一百兩黃金,以感謝宋江通風報信的恩情。宋江輕而易舉抵製住誘惑,隻象征性地拿了一條(一兩)黃金,這就相當於告訴晁蓋:用錢報恩是行不通的。倘若宋江見錢眼開全都收下,非但人情沒了,於名聲也有礙。

金錢、人情、名聲,在宋江眼中都是壯大自身實力的資源,既然是資源,就是用來交換的,隻要有合適的籌碼,隨時可以舍棄,甚至連宋江極為珍視的義氣,也不是非賣品。那麼,什麼才是宋江想要的,他的終極目標到底是什麼呢?

一部作品之所以偉大,很大程度在於,文字表達極為精到。比如,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容易用幾個詞彙來概括一個人的性格,哪怕不十分精準,也大致不差;但好的虛構作品中,其主要人物往往是一個多麵體,每一麵都折射出深刻的人性與極致的情感,如曹操、王熙鳳、哈姆雷特、宋江,要描述出他們的特征,非隻言片語能做到。

宋江身上既有異姓一家、情同手足的江湖義氣,也有鏟除奸佞、順天護國的忠君思想;既有仗義疏財、雪中送炭的籠絡本事,也有揣摩人心、精於算計的權謀手段;既有建功立業、出將入相的宏大誌向,也有怯懦虛偽、自私狠辣的卑劣人格……

如此豐富、完整、詭譎的人物,在小說類作品中實屬罕見。決定並成就宋江的,一是他的階段性人生,二是作者的隱藏性敘述。階段性人生,指宋江的演變與進化,做押司時、做逃犯時、做囚犯時、做匪首時、做官員時……宋江從白到灰、從灰到黑,黑到極致時又搖身一變,成為極致的白。不同的階段、不同的角色,一步步揭開宋江的多重麵具,直到魂歸蓼兒窪才蓋棺論定。隱藏性敘述是宋江從始至終都以“仁義”為衣冠,掩蓋自己的卑劣行為,借以滿足其藏在骨髓中的欲望。搞清楚這兩點,揭開宋江的真相也就不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