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之心、鼎革之才(3 / 3)

這是一段容易被忽略的時期,許多後來者甚至沒聽過王倫的名字,但誰都不能否認王倫對梁山的初創之功。正是在他的帶領下,梁山上形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生存無憂的小團體,為下一階段的蓬勃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火並王倫之後,關於發展路線之爭也有了結果,晁蓋接手後,山寨領導層大換血,梁山也進入第二階段——仗義階段。

晁蓋做事光明磊落,有俠氣重情義,他一出場的人設就是“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做了首領之位後,便教取出打劫得的生辰綱金珠寶貝,並自家莊上過活的金銀財帛,就當廳賞賜眾小頭目並眾多小嘍囉。對小頭目和小嘍囉來說,聚義廳正中交椅上坐的是誰並不重要,打工人不在乎誰當老板,隻在乎每月薪水是否按時足額發放。晁蓋上來就發了一大筆獎金,這是穩固地位的最佳手段。

然後,晁蓋與吳用等眾頭領計議:整點倉廒,修理寨柵,打造軍器、槍刀弓箭、衣甲頭盔,準備迎敵官軍;安排大小船隻,教演人兵水手,上船廝殺,好做提備。

晁蓋時期的梁山和王倫時期有很大不同。

首先,修理寨柵,打造軍器、槍刀弓箭、衣甲頭盔都是要錢的,以梁山山寨的麵積和幾百名人員來看,王倫很可能拿不出這筆錢,而剛剛奪得生辰綱的晁蓋可以。

其次,王倫時期的梁山“不義”,吳用去尋三阮時,以“如今在一個大財主家做門館,他要辦筵席,用著十數尾重十四五斤的金色鯉魚”為由頭引出話題。阮小七答道:“若是每常,要三五十尾也有,莫說十數個,再要多些,我弟兄們也包辦得。如今便要重十斤的也難得。”為何前後有別,隻因“在先這梁山泊是我弟兄們的衣飯碗,如今絕不敢去”,“如今泊子裏新有一夥強人占了,不容打魚”,“這幾個賊男女聚集了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搶擄來往客人。我們有一年多不去那裏打魚。如今泊子裏把住了,絕了我們的衣飯。”從三阮的話語中得知,梁山仗著人多勢眾,將鄰近的水泊盡數霸占,不許老百姓打魚。古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王倫的這種做法,等同於將貧苦百姓逼到了絕路,不是好漢所為。

相比之下,晁蓋則仁義許多。晁蓋本身就是個大度、善良的人,他的仁義第一次就體現在“智取生辰綱”一事上。押送隊伍中計喝了藥酒之後,隻見這十五個人,頭重腳輕,一個個麵麵廝覷,都軟倒了。麵對毫無還手能力的押送人員,趕盡殺絕才是最穩妥的做法,作為團隊首領,晁蓋沒有這麼做。三阮帶人下山劫掠客商,晁蓋提醒道:“隻可善取金帛財物,切不可傷害客商性命!”待小嘍囉報喜回來,晁蓋又問道:“不曾殺人麼?”小嘍囉答道:“……並不曾傷害他一個。”晁蓋見說大喜:“我等初到山寨,不可傷害於人。”江州劫法場時,李逵在街麵上亂殺,眾多好漢無一個開口,隻有晁蓋叫道:“不幹百姓事,休隻管傷人!”

再次,王倫的梁山是打家劫舍、搶奪客商、謀財害命的草寇窩。林衝初到水泊外酒店時,朱貴說道:“山寨裏教小弟在此間開酒店為名,專一探聽往來客商經過。但有財帛者,便去山寨裏報知。但是孤單客人到此,無財帛的放他過去;有財帛的來到這裏,輕則蒙汗藥麻翻,重則登時結果,將精肉片為羓子,肥肉煎油點燈。”梁山的所作所為和十字坡的張青、孫二娘一般無二,實在令人恥笑。

晁蓋時期的梁山則在擊退濟州府官兵之後,成為反抗朝廷的義軍。當然,聽到消息的晁蓋仍是大驚失色,請軍師吳用商議道:“官軍將至,如何迎敵?”吳用笑道:“不須兄長掛心,吳某自有措置。自古道:水來土掩,兵到將迎。此乃兵家常事。”這一戰大獲全勝之後,梁山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大大增強,在江湖上聲望漸隆。

後來宋江推薦秦明去梁山入夥時說道:“自這南方有個去處,地名喚做梁山泊。方圓八百餘裏,中間宛子城、蓼兒窪。晁天王聚集著三五千軍馬,把住著水泊,官兵捕盜,不敢正眼覷他……”

從政和五年六月到政和七年七月,僅僅兩年時間,梁山泊的規模就膨脹近十倍,名聲遠揚,連青州清風山的燕順都有所耳聞。宋江路過清風山時,燕順道:“仁兄禮賢下士,結納豪強,名聞寰海,誰不欽敬!梁山泊近來如此興旺,四海皆聞,曾有人說道,盡出仁兄之賜。”

花榮、秦明、燕順、呂方等九人上山時,梁山泊的氣派已經和普通山寨拉開了檔次。“(林衝)與船上把青旗隻一招,蘆葦裏棹出一隻小船,上有三個漁人,一個看船,兩個上岸來說道:‘你們眾位將軍都跟我來。’水麵上見兩隻哨船,一隻船上把白旗招動,銅鑼響處,兩隻哨船一齊去了。一行眾人看了,都驚呆了,說道:‘端的此處,官軍誰敢侵傍!我等山寨如何及得!’”

梁山的蓬勃發展固然與晁天王的名聲有關,但其內質的改變,還是源於管理策略及發展方向製定,直到宋江上山後作者才明示,這一切都是吳用的功勞。李逵殺四虎之後,李雲上山,此時的梁山已有六十一名好漢。吳用做了如下安排:

“還請朱貴仍複掌管山東酒店,替回石勇、侯健。可再設三處酒館,專一探聽吉凶事情,往來義士上山。如若朝廷調遣官兵捕盜,可以報知如何進兵,好做準備。

“西山地麵廣闊,可令童威、童猛弟兄兩個帶領十數個火伴那裏開店。令李立帶十數個火家,去山南邊那裏開店。令石勇也帶十來個伴當,去北山那裏開店。仍複都要設立水亭、號箭、接應船隻,但有緩急軍情,飛捷報來。

“山前設置三座大關,專令杜遷總行守把,但有一應委差,不許調遣,早晚不得擅離。

“又令陶宗旺把總監工,掘港汊,修水路,開河道,整理宛子城垣,築彼山前大路。令蕭讓設置寨中寨外、山上山下、三關把隘許多行移關防文約、大小頭領號數。煩令金大堅刊造雕刻一應兵符、印信、牌麵等項。令侯健管造衣袍鎧甲、五方旗號等件。令李雲監造梁山泊一應房舍廳堂。令馬麟監管修造大小戰船。令宋萬、白勝去金沙灘下寨。令王矮虎、鄭天壽去鴨嘴灘下寨。令穆春、朱富管收山寨錢糧。呂方、郭盛於聚義廳兩邊耳房安歇。令宋清專管筵宴。”

從這一係列安排可以看出,吳用就是梁山的主心骨,他不隻會賺人上山,還識才尊賢、知人善用。從外擴耳目的情報搜集、土木工程建設、軍隊防務及規章製度到後勤財務、衣食住行、首腦安保,吳用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吳用是絕頂聰明的人,他知道,梁山泊就是他這一生最大的事業,自己的身份地位也隨著梁山的壯大水漲船高,因此他為梁山耗費的心力最多。

吳用的社交並不廣泛,但僅有的幾個朋友都被他哄上了山,頗有“是朋友就為我兩肋插刀”的風範,如阮氏三雄、金大堅、蕭讓、戴宗。阮氏三雄是三個生力軍,也是梁山元老,他們對鞏固吳用在“劫綱團隊”中的地位很有幫助,間接地抬高了梁山地位;金、蕭、戴三人均絕技在身,是不可取代的技術人才。

一個村裏的教書先生,究竟憑什麼號令群雄,在這個一言不合揮刀就砍的凶險年代,光有心機算計和內政能力是不行的,吳用還有兩個無往不勝的獨門絕技:一是看人極準,善於拿捏人心;二是口才好,擅長遊說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