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智多謀、機巧心靈(2 / 3)

攻打曾頭市時,吳用再設伏兵之計,道:“他若今晚來劫我寨,我等退伏兩邊,卻教魯智深、武鬆引步軍殺入他東寨,朱仝、雷橫引步軍殺入他西寨,卻令楊誌、史進引馬軍截殺北寨。此名番犬伏窩之計,百發百中!”何謂“番犬伏窩”?傳說番邦有一種狩獵犬,性情狡黠、捕獵有方,常趁野獸離窩時潛伏窩中,待野獸回窩時,突然暴起撲咬,成功率極高。在這種斬草除根的計策下,曾頭市首腦被一網打盡。

攻打東昌府時,張清一手飛石讓梁山好漢吃盡了苦頭,於是吳用以糧草為誘餌,先送糧車,再送糧船。張清貪功,被林衝引鐵騎軍兵,將張清連人和馬都趕下水去了。“河內卻是李俊、張橫、張順、三阮、兩童八個水軍頭領,一字兒擺在那裏。張清便有三頭六臂,也怎生掙紮得脫,被阮氏三雄捉住,繩纏索綁,送入寨中。”

童貫征討梁山時,吳用設下十麵埋伏計,這一段情節極其緊湊,好漢們依次登場,如走馬燈般精彩紛呈,且人人都有讚語:

先是蘆葦中一個轟天雷炮飛起,火煙撩亂:鼓聲震動森羅殿,炮力掀翻泰華宮。劍隊暗藏插翅虎,槍林飛出美髯公;

然後東邊山後鼓聲響處,又早飛出一隊人馬來:二隊精兵皆勇猛,兩員上將最英豪。秦明手舞狼牙棍,關勝斜橫偃月刀。

然後刺斜裏又飛出一彪人馬來:兩股鞭飛風雨響,一條槍到鬼神愁。左邊大將呼延灼,右手英雄豹子頭……後麵又有魯智深、武鬆、楊誌、史進、盧俊義等人依次登場,終獲全勝。

這一戰是梁山泊揚威之戰,書中交代:“原來今次用此十麵埋伏之計,都是吳用機謀布置,殺得童貫膽寒心碎,夢裏也怕,大軍三停折了二停。蔡京出征時帶了八路軍馬,分別是睢州兵馬都監段鵬舉、鄭州兵馬都監陳翥、陳州兵馬都監吳秉彝、唐州兵馬都監韓天麟、許州兵馬都監李明、鄧州兵馬都監王義、洳州兵馬都監馬萬裏、嵩州兵馬都監周信、又有禦前飛龍大將酆美、禦前飛虎大將畢勝做中軍。”

此戰結束後,八路兵馬都監皆被陣斬,無一生還,飛龍大將酆美被盧俊義生擒,隻有童貫和飛虎大將畢勝逃了出去。為何下手如此之狠,隻因吳用之前說過:“到教他著些毒手,殺得他人亡馬倒,夢裏也怕,那時方受招安,才有些氣度。”吳用說這話時聞者眾多,如果有人能回想起來,大概會有脊背生寒之感吧。

除了上述戰鬥外,吳用還會將伏兵戰術與其他戰術組合使用,效果也是奇佳,這裏不再贅述。毋庸置疑的是,諸如埋伏、誘敵、陷阱之類的戰術已經根植於吳用的骨髓之中,因地因時因勢,信手拈來。

吳用另一個經常使用的戰術是內應,換種說法就叫“中心開花”,這個古老的兵家計謀在吳用手上大放光彩,他是真的喜歡這個戰術,穿花納錦般花樣無窮,從三打祝家莊開始,到清溪洞中擒方臘,吳用使用裏應外合戰術竟多達二十餘次。

三打祝家莊是梁山發展大路上的重要節點,以時遷偷雞為導火索,將梁山義軍與地主武裝之間的矛盾揭露開來。梁山與祝家莊的主線之外,又有李家莊、扈家莊與祝家莊之間的矛盾糾葛,前兩次攻打的失利,解珍、解寶被毛太公陷害,孫立、孫新大劫牢的故事,時間拉長、空間拓展,讓整個故事更加豐滿複雜。

其中最能體現智謀的片段當屬孫立主動請纓做內應,吳用順水推舟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吳用對孫立等人道:“既然眾位好漢肯作成山寨,且休上山,便煩請往祝家莊行此一事,成全這段功勞如何?”第二件事,吳用對戴宗道:“賢弟可與我回山寨去取鐵麵孔目裴宣,聖手書生蕭讓,通臂猿侯健,玉臂匠金大堅。可教此四人帶了如此行頭,連夜下山來。”

按理說,孫立等人投奔梁山,最先拜會的應該是山寨首領晁蓋,晁蓋點頭接納,才算正式入夥。而吳用直接忽略了這個關鍵環節,直接讓孫立去祝家莊。這個舉動,代表著吳用正式投向宋江,從此忽略晁蓋;要裴宣、蕭讓等四人又有何用?答案在攻陷祝家莊後才揭曉,這四人扮作本州知府、孔目、虞候,將李應一家誑上了山。在得知內應計策後便開始處理善後事宜,可見吳用對這一計策的信心。

打青州時,先用伏兵之計擒了呼延灼,待呼延灼歸降後,吳用道:“隻除教呼延灼將軍賺開城門,唾手可得。更兼絕了呼延指揮念頭。”有人問,難道就不怕呼延灼反悔嗎?別急,吳用派了秦明、花榮、孫立、燕順、呂方、郭盛、解珍、解寶、歐鵬、王英十名頭領跟隨,但凡呼延灼不傻,他就不敢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