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吏吏相爭隻為利(2 / 2)

“怎地得兄長與小弟出得這口無窮之怨氣,死而瞑目!隻恐兄長遠路辛苦,氣未完,力未足,因此且教將息半年三月,等貴體氣完力足方請商議。”前麵鋪墊足了,施恩最後才說出真正目的,又隱晦點出“你身子弱,現在怕是不行”,可見施恩已經摸透了武鬆的脾性。

施恩說得雖多,卻無一句廢話,他本事不濟,情商還是有的,憑借這番懇切的話語,最終成功請出武鬆出手。

由於武鬆比蔣門神強出太多,快活林毫無懸念回到了施管營手中,這時,重量級人物張蒙方登場了。作為一州兵馬都監,張蒙方和鎮三山黃信、雙槍將董平是同級別的,他掌管本地屯駐、兵甲、訓練、差役之事,屬於級別高、有實權的幹部。整個牢城營都在張蒙方管轄之內,施管營和張團練都是他的下屬。

毫無疑問,張蒙方是站在張團練一邊的,書中明言二人是結義兄弟,實際上,張蒙方就是張團練的後台。身為一州兵馬都監,他不會沾染收保護費這種上不得台麵的事,但孝敬分紅還是要收的,張團練擺不平的事,就輪到張蒙方出馬了。

同時,張蒙方和張團練的關係是隱秘的,直到武鬆被捕後,二人的關係才暴露出來。施管營也是在這時候看透了根由:“眼見得是張團練替蔣門神報仇,買囑張都監,卻設出這條計策陷害武鬆。”

這種關係是見不得光的,雖然大宋官員撈錢不是稀奇事,但總會遭同行嫉恨,就像孟州知府所說:“你倒賺了銀兩,教我與你害人!”武鬆之所以能逃脫死罪,施恩上下打點固然有一定作用,歸根結底還是孟州知府這一句話。

張都監為張團練站台,這讓施管營措手不及,很明顯,他也被蒙在鼓裏,如果他知道快活林有張都監的股份,一定不會采取這種硬剛的方式,但接下來發生的事就有些詭異了。

武鬆被發配前,施恩為他送行時說:“半月之前,小弟正在快活林中店裏,隻見蔣門神那廝又領著一夥軍漢到來廝打。小弟被他又痛打一頓,也要小弟央浼人陪話,卻被他仍複奪了店麵……”

憑施管營處事之老練,應該明白快活林已經不屬於自己了,按理來說,應該馬上撤出人手,等著蔣門神過來接收,施恩留在那裏,似乎有等著挨揍的嫌疑。不錯,施恩就是在等著挨揍!

張都監害武鬆,連戲都懶得做全套,用三分力氣就能毀你十分人生,這是權勢地位帶來的差距。但他犯了兩個錯誤,因此導致結局慘烈。

張都監顯然以為權位能解決一切:奪回快活林,施管營不敢反抗;栽贓發配並派人半道截殺,武鬆無力反抗。這種做事做絕、斬草除根的心態加上嚴重低估了武鬆的機警與戰鬥力,導致了自己走向萬劫不複的結局。

但凡雙方都能做事留一線,也不至於兩敗俱傷,但事情發展到了這般地步,已經從“官吏相爭”演化到了“黑吃黑”的爭鬥,贏家亡命天涯,輸家萬劫不複。

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兩出殺戲固然痛快,卻實在無法叫好。參與這場爭鬥的六個人中,沒有哪一方是正義的,也沒有一個是好人,包括武鬆。

武鬆的遭遇令人同情,他本想做一個幹淨人,做一個守法者,做一個秩序內的良民,卻硬生生被濁世染成殺人魔頭。但武鬆畢竟是強者,他是天罡星君轉世,身懷絕技,有仇能報有恨能雪,對普通人來說,這世道的一點兒惡意都不遜於山崩地裂,足以令人家破人亡。因為在北宋末年,最讓普通人懼怕的、最能體現官狼吏虎之惡的就是司法和牢獄。

君王再昏庸,高官再奸惡,都不是普通人能接觸到的,林衝、楊誌這樣的為官者隻是少數,梁山好漢中更多的是阮氏三雄、劉唐、白勝這樣的遊民,他們能接觸到的惡,大多來自底層小吏。“閻王好見小鬼難纏”,《水滸傳》中的小吏之惡,絕不亞於地獄中的小鬼。要想搞清楚北宋末年為何民怨沸騰、起義不斷,必須要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