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丹青——存形莫善於畫(1 / 3)

丹青,說的就是畫工,即以繪畫為謀生手段的民間職業畫家。當然,以繪畫糊口的還有宮廷禦用畫家和畫院畫家。文人畫家中,也有靠賣畫度日的。不過,他們常常是隨興而畫,與民間的職業畫工“帶著鐐銬舞蹈”是大有不同的。

無名畫者——美大業之馨香

中國民間畫工的曆史十分悠久,商、周春秋之時,我國的建築業就很發達,早先的畫工同建築師的關係很密切,王室的宮殿、貴族的深宅,都需要畫工來裝飾。

“畫工”一詞,正式出現於漢代。《後漢書》中所提到的“黃門畫者”或“尚方畫工”就是指從民間招募到宮中供使的一般畫工。據張彥遠《曆代名畫記·敘畫之興廢》載,東漢明帝“雅好丹青,別開畫室”。這些畫室中的畫工,也都是從民間招募到宮廷裏的畫家。民間的畫工,多作畫於各州、縣的廳堂、墓室及其他場所。

時興紙畫

在集日或廟會時,畫工常畫些門神、鍾馗、桃板、桃符及財神等小像兒紙畫出賣。南宋木工出身的畫家李嵩,就以所畫《貨郎圖》出名。

早在漢代,作為殉葬藝術品的墓室畫就已出現。實際上,由於漢代距今已經十分遙遠,地麵建築上的壁畫早已隨著悠久的年代一去不複返了。我們現在發掘出的一些壁畫,基本上都是墓室壁畫。

在山東、陝西、甘肅、內蒙古等地的不少古墓中,都發現了令人驚歎的墓室畫,反映了漢代的生活。其中,在內蒙古和林格爾縣發現的東漢墓室壁畫,是迄今所見的漢代壁畫中圖幅保存最多、內容較豐富、圖畫場麵較大的作品。

在生產力尚不發達的古代中國,達官貴人們往往比較迷信。因而,他們對辦好自己的身後事異常重視。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活著的時候就已為自己造好了豪華墓穴,並專門雇請畫工在陵墓壁上作畫。借此希望自己死後,靈魂仍然能夠在陰間享受到生前的奢華生活。

水陸畫

水陸畫描繪道、釋人物,屬於宗教畫,但也能夠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生活。水陸法會是民間最盛大的宗教儀式之一,舉行水陸法會時,殿堂上懸掛著各種宗教畫數百幅,統稱之為水陸畫。這種繪畫集佛、道畫的大成。

陵墓壁畫的作畫方式,與佛寺中壁畫的畫法有相同之處。畫工按照雇主的要求,畫出各種內容的壁畫,一般都以表現死者生前顯赫的生活為主。如車騎出行圖,畫中有黑幘長袍的騎吏,又有兜鏊鐵甲、手執長旗長矛的騎士,列隊行進時還有各式的車輛,車上或懸大鼓,或架大鏡,或樹大斧,極為威風。畫工往往按照主人的意圖,將死者生前的差役,如門卒、門衛,或門下小吏、門下功曹等畫在墓室壁上,作為他們死後的侍從。

能作墓室畫的畫工,畫技一般比較高,並往往將當時社會風尚畫進畫中。如河南密縣打虎亭一號漢墓中室北壁的《百戲圖》,畫著兩排貴族人物,身穿各種不同色彩的禮服,列坐於席上,一邊宴飲,一邊觀看百戲。繪畫的細致,竟連席前的杯盤碗筷之類都畫得清清楚楚。《百戲圖》畫有跳丸、盤舞等,體態生動,結構嚴謹,場麵宏大,都顯示了漢畫的較高水平。

從曆代畫工的筆下,傾瀉出許多輝煌燦爛的壁畫。晉代陸機曾評論道:“丹青之興,比雅頌之述作,美大業之馨香”,又說“宣物莫大於言,存形莫善於畫。”這是對畫工相當高的評價。

畫工作品——密切聯係生活

在漢代,壁畫遍布當時的殿堂、衙署、墓室、驛站。佛教傳入中土後,人們在開鑿石窟、興建寺院的同時,也常雇用大批民間畫工在內壁上畫上佛教畫。如新疆的吐魯番、庫車、拜城,甘肅的敦煌、天水、武威等地的石窟內,都有大量的壁畫,尤以敦煌莫高窟壁畫著名。

佛教石窟,大都開鑿於古代東西經濟、文化的交彙之地。在石窟內壁上畫壁畫的工程,一般都十分浩大,需要雇用很多畫工。一般以當地畫工為主,同時也會請一些內地高手。先由高手們在石窟內壁上勾勒出壁畫的輪廓線條,再由普通的畫工填充內容,完成全畫。

畫像磚

我國古代畫像磚也很盛行。畫工們在空心磚上以刀代筆,抓住大體大貌進行刻畫,他們吸取了陶器、銅器的刻製方法,對於成批生產是很適宜的。

石窟壁畫在唐代就發展到高峰。北魏時,莫高窟僅有30多窟,而唐代建造並保存到現在的就有200多窟。唐代壁畫場麵巨大,結構嚴謹,多配置勻和以及變化多彩的經變。

在宋代壁畫中,比較著名的有陝西的榆林窟、敦煌的莫高窟及甘肅的炳靈寺壁畫。榆林窟壁畫,有畫工的題榜,如“都勾當畫院使”“都畫匠作”及“知畫手”等職位,可見榆林窟壁畫雲集的畫工之多。

宋代以後,墓室壁畫、石窟壁畫逐漸走下坡路,寺廟壁畫卻製作更精,如北京石景山法海寺的明代壁畫,神采雋永,栩栩如生,其中的菩薩畫像輕紗透體,飄逸靈動,極為精湛。

清代壁畫水平雖較之前代略微遜色,但卻完整保存下了不少。有些壁畫規模宏大,如山西定襄縣廟,就請了粱廷五等80多名藝人畫《三國演義》,一時熱鬧非凡。

畫工們還將佛經中的各種內容,與比武、百戲、歌舞、宴享、耕田、收割、飼牲、屠宰、行醫、經商、戰爭等社會生活畫麵結合起來,並賦予一定的人生意義。他們在繪畫中,有意無意地把社會現實中的某些矛盾,與人們各種複雜的思想情感都反映出來。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