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眼看朝廷底下又要吵起來,萬曆帝皺了皺眉 ,不知該怎麼辦,隻能再次看向張居正,尋求他有什麼主意,張居正見萬曆帝一副完全沒有任何主見的樣子,心裏不禁一陣失望。
哪怕張居正也明知,現在的萬曆帝不過隻有十五歲,但他畢竟不是尋常人家的少年公子,而是統禦萬兆臣民的天子,所以他就必須比同齡人成熟更多、懂得更多,也要有更多魄力。然而,這所有一切帝王應有的潛質,萬曆帝都不怎麼具備。令張居正即失望又無奈。
馮保帶著責備的語氣,大聲嗬斥道:“肅靜,肅靜!朝堂之上有事議事,不顧體麵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雖然身為皇帝身邊的近臣,馮保的實際地位很高,二品、一品大員也都要賣他幾分薄麵,然而在具體官職上,他畢竟也僅僅隻是個正四品的司禮監掌印大太監,如此居高臨下的嗬斥眾臣,顯然也很不恰當。但是馮保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相反最近他是越來越迷戀這種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感覺了,見底下眾臣再次安靜下來,馮保用眼神示意萬曆帝幫著張居正說話。
萬曆帝一時不知該怎麼說,馮保在他耳邊小聲提醒道:“萬事都有利弊,不可因噎廢食。”
聽到馮保的提醒,萬曆帝這才想起來之前張居正對他的教導,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世間萬物有利既有弊,不可能有絕對完美之事,改革變法更是如此。隻有基於國家現狀權衡利弊下,符合絕大部分人整體利益的相對正確抉擇,亦不可能使所有人都滿意。自張太傅主持推行一條鞭法改革舉措以來,我大明天下漸有中興之勢,這足以證明張太傅的改革變法是正確且成功的。現在決不能因為一些小小的其他雜音而輕易廢止,這無異於因噎廢食!”
說到這裏,萬曆帝絲毫不給餘有丁等人再有說話的機會,一揮手道:“好了,散朝!”
散朝後,不等萬曆帝召見,張居正就帶著申時行、馬自強、張翰等人進宮去向皇上和太後,解釋今天王錫爵等人彈劾自己的那些事情,這是張居正獨有的特權,不用皇帝或太後召見就可自由出入皇宮。
乾清宮內,除了萬曆帝外,剛剛已經得知朝堂上所有事情的陳、李兩宮皇太後也趕到了這裏,他們都知道張居正一定會第一時間過來說清楚這些事情。
當張居正剛剛帶著申時行、馬自強、張翰等人行完拜見之禮,還未說話,李太後就率先說道:“張太傅不必解釋什麼,哀家母子自然信你。”
不過李太後雖然這麼說,但張居正卻不能真的這麼做,他還是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當時。為什麼那麼處理永年知縣的前因後果講了出來。再加上那個還有申時行、馬自強以及張翰等人在旁加以佐證,兩宮皇太後和皇上自然也不疑有他。
聽完張居正的解釋後,陳太後由衷道:“張太傅一片苦心,真是難為你了。”
張居正道:“為了我大明天下的長久利益,我張居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點小小委屈不算什麼!”
說到這裏,張居正又懷中掏出一份剛剛下朝後,書寫完成的一封奏疏,呈交給了萬曆帝。
萬曆帝拿起一看,隻見封麵上寫著《被言乞休書》,裏麵言辭懇切的要求萬曆帝準許自己請辭還鄉。
萬曆帝還沒看完,就有些慌了,繼而道:“太傅,就這麼一點兒小事,你還真打算請辭啊?”
張居正當然不想真的請辭還鄉,隻是為了以退為進而已,於是故作黯然道:“現在改革變法正在緊要關頭,諸事未安,臣焉敢貿然離去?然而,眼下朝中上下反臣之黨羽暗中串聯,到處煽風點火反對改革變法,為了反對老臣,他們甚至不知道動用了什麼手段,竟把罪臣劉台也給重新複官,隻為來對付我。為了不讓朝堂局勢陷入無休無止的內鬥之中,老臣也不得不如此。”
聽到張居正話裏意有所指,李太後有些汗顏道:“張太傅不要誤會,那個劉台的事情是哀家聽信了他人讒言,未經細查就讓皇上下旨給他複官了。哎,哀家和皇上也沒想到那個劉台剛剛複官,就膽敢勾結他人肆意汙蔑太傅你,實在是可恨至極!”
萬曆帝也趕忙表示道:“太傅,你放心,一會兒朕就下旨以誣告之罪,命錦衣衛將那劉台抓捕入獄,以平太傅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