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說服力大運用 (5)(1 / 3)

在此例中,店主將“吃肉”的概念偷換成“聞肉”,這種混淆是非的詭計被聰明的文學家看穿了,他即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錢聲”付“肉味”的錢,自然順理成章。讓店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還有一個這樣的例子:

羅斯福總統也能言善辯。一天,一位朋友向他打聽海軍在加勒比海一個小島上建立潛艇基地的計劃。

羅斯福不便直接回絕,於是,煞有介事地向四周環視了一圈,然後,神秘而小聲地問:“你能保密嗎?”

朋友回答:“當然能。”

這時,羅斯福微笑著說:“那麼,我也能!”那位朋友先是一愣,接著很快便領悟了羅斯福的言外之意,尷尬一笑,便不再追問了。

因此,以牙還牙的戰術具有絕妙的說服效果。

五、家庭交流

你可以說出令人愉悅的話,也可以說出令人惱恨的話,全在於你的語言表達能力。

——狄更斯

夫妻交流

夫妻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是一個人事業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基石。然而,這種理解來自溝通,溝通是一種藝術,夫妻可以從良好的溝通中獲得無窮無盡的樂趣,使家庭成為快樂和舒心的“大本營”,釋放現代社會快節奏帶來的緊張,為迎接社會的挑戰養精蓄銳。

按心理學家的說法,夫妻對話常用四類語言:

第一類是日常生活對話,例如“這鬼天氣,天天下雨。”這類語言不涉及感情色彩,具體而實際,不帶風險。

第二類是表達說話者的意願,希望別人為了自己而改變態度。例如“不說了,不說了,我累了,該休息了。”這類語言中的權力大於協商,比第一類語言更加情緒化。

第三類語言是理性的對話。常用“你認為”、“你想”等說法,給人以不反對異議的印象。

第四類是雙方直接陳述自己的感覺而不是發問。這類陳述很不安全,因為很可能帶來麻煩。例如:妻子說:“我看你越來越不關心我了。”丈夫可能反唇相譏:“那你什麼時候關心過我呢?”

因此在這四類語言中,第三類是最保險的,給人以空間和選擇,表現出寬容和大度,這份容人之情是人與人交往中最受歡迎的。

有人說,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兩口子沒有不說話的,說話本身就是交流、溝通。平時兩個人聊的話題天南地北,可大可小,可以是國家大事,也可以是風花雪月,可以是工作大事、家庭目標、人生計劃,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小事。

當然,最重要的是,兩人談話時,盡量避免責備對方,少說一些可能傷對方感情的話,多說一些鼓勵和稱讚的話。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對方。

夫妻之間的溝通不僅僅是語言,包括一切夫妻之間進行交流的行為。如果丈夫一邊吹口哨一邊洗碗,這意味著向妻子傳遞自己很快樂,並不討厭洗涮的活兒;家裏來了客人,丈夫當著客人的麵,對忙碌的妻子,摟摟妻子的肩頭,是丈夫以特有的方式對妻子招待客人表示感謝,同時也是在向客人炫耀自己有一個夫妻恩愛的幸福家庭;而妻子則對丈夫報以微笑,這也意味著表示自己很高興給別人帶來歡樂,即便是忙了點,累了點也沒關係,雖然這一溝通隻在瞬間完成,但卻寓意深長。如果有朋友來家做客,丈夫直呼妻名,對妻子呼來喚去,一會兒讓妻子端茶倒水,一會兒讓妻子拿煙,就像對待飯館裏的女招待,肯定會引起妻子的不滿情緒,妻子自然也就不能心甘情願地招待客人。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夫妻的良好溝通。

首先夫妻之間說話時,相互尊重不可忽視。

在慶祝十月革命15周年的晚宴上,情緒極好的斯大林當著大家的麵,對妻子娜佳喊道:“喂,你也來喝一杯!”

如果是在家裏這麼說,是一句充滿人情味的話。可是,當著前蘇聯黨政高級官員和外國代表的麵,這樣就顯得不夠莊重得體,甚至可以說太隨便了。

偏偏娜佳是一位個性極強且年輕氣盛的女人,從來就不認為自己是什麼附屬物,聽了此話,感到了羞辱,一時,又未找到化解的方法和語言,於是就大喊:“我不是你的什麼‘喂’!”接著便站起來,在所有賓客的驚愕中走出了會場。

第二天早晨,人們發現,時年22歲的娜佳躺在了血泊裏,手裏握著“鬆牌”手槍。

一句話,斷送了一條正值青春年華的生命,實在令人惋惜。從斯大林方麵說,他的過錯在於不尊重妻子,在自尊這個人際關係的巨大暗礁前不知如何退讓和繞行。禍根是他潛意識中的大男子主義。從娜佳方麵看,作為第一夫人,且不論個性,單就化解突發交際矛盾和處理意外事變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方麵看,確實存在著較大的欠缺。其實,這個尷尬場麵用一句笑話就可以處理了。但她選擇的方式令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