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何蕙珍:異鄉一束獨自傷情的石竹(3)(3 / 3)

在梁啟超的心裏,這段愛情已經落了幕,但是在何蕙珍的心中,這段愛情似乎還有轉折。因為每天都會發生不可預測的意外,美麗的少女不相信這般的愛意濃長,竟會戛然而止。

一個女子究竟要以何種姿態行走在紅塵間,才可以不被她所愛的男子忘記?再有幾日便是到了離別之時,梁啟超坐在書房,其實他對何蕙珍一直念念不忘:“愈益思念蕙珍,由敬重之心,生出愛戀之念來,幾於不能自持。明知待人家閨秀,不應起如是念頭,然不能製也。酒闌人散,終夕不能成寐,心頭小鹿忽上忽落,自顧平生二十八年,未有如此可笑之事者。”(《梁啟超年譜長編》)

雖然此時梁啟超已經跟何蕙珍擺明了態度,但是內心深處,仍對何蕙珍心有獨情。這次離別對他而言也很傷心。梁啟超用很多理由讓自己相信,何蕙珍與自己不過是有緣無分,但他仍舊忘不了她那清秀的臉龐、優雅的談吐。

梁啟超臨走之前,保皇派的其他人為他擺了場宴席。這一次,何蕙珍還坐在梁啟超的身旁,隻是這次不再是“村姑”的模樣了,而是一位身上隱隱散著淡香的女子。何蕙珍精心打扮之後,美得讓人不願挪動目光。

這樣一位受人矚目的女子,在宴席中隻坐在梁啟超身旁與他聊天,讓宴席上多少年輕俊彥羨慕。梁啟超也很享受這樣的感覺,他越發覺得何蕙珍如珍寶一般,如果此時梁啟超能夠掙脫婚姻的束縛,或許就有了一段天緣佳配的故事。隻是現實中什麼都不缺,唯獨缺了如果,所以此時的梁啟超外表淡然,心中卻是苦澀的。

宴席間的談話,沒有說風花雪月,說的都是嚴規正矩的時事。何蕙珍大談中國女學不發達是中國落後的病根,梁啟超對她又敬佩了幾分。

宴席間,何蕙珍一時間忘卻了自己是女子,滔滔不絕地與梁啟超談教育。梁啟超細細地打量著何蕙珍,其實他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打量她了,隻是如此神采飛揚的她,似乎是認識多月來首次見到。

梁啟超一時忘了應付。何蕙珍炯炯有神的雙目中,掩去了情愛,泛出了梁啟超不可抵擋的自信與魅力。梁啟超在這個時候卻顯得有幾分小氣,偏偏提及了自己的妻兒,他說倘若有機緣一定讓女兒隨著何蕙珍學習。這話說出來,何蕙珍似乎有了片刻的怔愣,卻也爽快地答應下來。

宴席結束後,兩人肩並肩走出了門。夜色中掩去了兩人淡淡的悲傷,故作輕鬆的梁啟超與何蕙珍道別。何蕙珍卻沉靜下來,她注視著梁啟超,眼中帶著戀戀不舍,一臉認真地說道,她一直為自己不懂文言文而感到遺憾,在看過梁啟超的文章之後,她就將心付給了這一篇篇佳作的作者。說完這些似乎不著邊際的話之後,何蕙珍突然看著梁啟超,那雙眼睛裏有著抹不去的惆悵。

何蕙珍講出了心裏話,她要梁啟超不要忘記她,不要忘記這短暫的時光,雖然即將遠隔千山萬水,但一定要記住她。梁啟超此時也動了情,他點了點頭,答應了她,承諾倘若創辦了女子學堂,一定發電報邀她前去。兩個人對視,愛流淌,心相融,何蕙珍一句心裏隻有先生,卻讓梁啟超從醉夢中醒來。梁啟超不敢再接受她的一番情意了。

紅顏泣,君子悲,何蕙珍在夜色中顯出的美麗,讓梁啟超無法不動容,但是此時此刻,梁啟超隻能夠將美麗如嫣的何蕙珍記在心中。這場道別如友人一般,沒有纏綿的長吻,沒有依依不舍的相偎,沒有緊緊的擁抱,隻是揮手道別。

梁啟超走了,帶走了對何蕙珍的愛,也帶走了何蕙珍的心。

在這段“亦發乎情,止乎禮而已”的婚外戀中,隻留下了兩個人的遺憾。回國後,梁啟超開始了自己的生活,雖然對何蕙珍念念不忘,但僅限於在筆墨中思念著她,並未有任何的行動,他已經將那段唯美的愛情當作了今生已經做完的美夢。但是,何蕙珍不同,她將愛給了梁啟超,心裏再也容不下旁人。她不知,愛如煙花,逝去難尋,男子更是如無心的拂柳,隨風搖擺。

當何蕙珍再次站在梁啟超麵前時,梁啟超隻是冷漠地看著這個曾經與自己相愛過的女子。辦公室裏的梁啟超帶著重逢舊友的表情,陌生而疏遠。何蕙珍看著自己曾經愛過的男子,一舒情懷,卻被他婉言拒絕。執拗的女子多少讓男人有些措手不及,但麵對萬裏而來的何蕙珍,梁啟超為何表現得如此平靜?